长辛店
长辛店 |
中文名称: 长辛店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 辖区面积: 58平方公里 所在国家: 中国 |
古镇长辛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这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在北京市卢沟桥畔,距天安门仅19公里,是西南距京城最近的乡镇,也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大街上商贾旅客云集,店铺酒肆林立,无论打店歇脚的商客,还是进京赶考的儒生,或是穷困潦倒的乞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混杂其间,人来人往,车马声啸,热闹非凡。[1]
目录
地理位置
古镇长辛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卢沟桥畔,距天安门仅19公里,是西南距京城最近的乡镇,也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这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追溯它成街的历史,恐怕比近在咫尺的卢沟桥建立的时间还要长。
古时,北京小平原与华北大平原之间水网密布,河泊众多,沼泽散布其间,纵横交错,因而造成人马劳苦,车履难行,交通十分困难,成为南北交通的严重障碍。从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到达北京小平原,只有沿太行山东麓山间的台地北上,才能顺利到达。而进入北京小平原之前,必须经过永定河上的渡口(卢沟桥建立之前)这唯一的通路,别无他择。随着南北交流的日益频繁,古老的渡口,也就是后来的卢沟桥,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而渡河的前一站就是长辛店。
名称由来
长辛店是北京西南的重镇。这一地名的来历,比卢沟桥的历史还长,它是从"常新店"谐音而得的。
明清时期,沿卢沟桥桥东以南至现在的长辛店以北,酒肆林立、车水马龙。这里是京城官员出京和外埠官员进京及各地商人歇脚之地。因为这块地界多大的官都住过,所以店家几乎天天是清水泼街,总给人一种气象一新的感觉,俗称"客有常来,店要常新",于是地名也被叫成了"常新店"。但不管怎么说,"常新"也只能崭新一段时间,不能永远"常新"下去,后来就被谐音为"长辛店"了。
古镇长辛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卢沟桥畔,是西南距京城最近的古镇,也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这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长辛店的五里长街上,现存有很多古迹遗址和与"二七"大罢工有关的历史遗迹。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距离北京城最近的古驿站,也是进出北京西大道的门户,俗称"九省御路"。那时,街上商贾旅客云集,店铺酒肆林立,无论打店歇脚的商客,还是进京赶考的儒生,或是穷困潦倒的乞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混杂其间,人来人往,车马声啸,热闹非凡。
史料记载,长辛店由长店和新店两个小村落组成,随着南北交流逐渐连成一片,后衍化为"长辛店",寓意商旅长途跋涉,一路艰辛之意。另一种传说即"常新店",因为很多大官居住于此,此地居民天天用净水泼街,称为"常新"。
小镇的地形地貌像一条小船,东西高峙,中间低洼,西山坡上有西峰寺,不过寺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名字。保留至今的一座建于金代的镇岗塔依然耸立。古塔周围汉白玉围栏浮雕上,刻有这座镇岗塔的记载。
"长辛店砾石层"系第四纪形成的沉积层,已成为地质学中一专有名词。沉积层面积30平方公里。有代表性的第四纪沉积。
相传云岗地区属龙脉所在,龙脊就在云岗制高点的土坡上。当初在此地建塔并不是因为龙的兴风作浪,而是唯恐龙脉塌陷或迁徙。有传说讲,自打镇岗塔建成后,这里风调雨顺,离它20多里的永定河历次水灾,从没有漫过长辛店。
老镇"鱼骨"状街巷保存完好,商业活动仍然活跃、传统格局基本完整,但存在诸多问题。长辛店大街集中了大量的商铺和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了周边的生活服务中心,但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受传统产业外迁和国有企业改造等影响,部分企业停产或倒闭导致该地区居民收入普遍较低。
此外,老镇内有大量胡同以垂直于长辛店大街的方向排列,呈现鲜明的"鱼骨"状街巷体系,大街宽8米,两侧树冠在半空相接,形成拱形空间。虽然传统格局保存较为完好,但是文化特色发掘利用不足。例如一些石碑被搭建房屋包围,传统民居建筑被广告牌和新建房屋所遮盖。
老镇建筑以平房和危旧房居多,建筑质量较差,违建普遍,存在严重的卫生防疫和消防安全隐患,也缺乏基本的燃气、热力等供应设施。由于雨污水排放存在问题,"7·21"事件时,长辛店大街水深1.5米,有125户被淹。
古镇特色地区建筑不超12米高,城市道路对老街风貌产生了一定的破坏,而客货运交通混行的京周公路贯穿于此对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
革命遗迹
祠堂口有1921年邓中夏在这里开办的工人讲习所遗址;
铁路桥北的长辛店公园内有刘少奇、邓中夏早年领导二七大罢工的纪念馆等。
二七工人俱乐部
紧邻清真寺南边的长辛店大街174号,是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1922年4月9日,在这里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一次筹备会。俱乐部组织了工人纠察队、调查团、讲演团等组织,领导和指挥了1922年的"八月罢工"和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现在这里是"二七"革命遗址也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工人劳动补习学校:校址坐落在长辛店大街祠堂口1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三合院。坐南朝北,东面正房三间,南北厢房各两间。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李大钊派邓中夏、张国焘来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来此筹办成立劳动补习学校。1921年1月开学,同年5月1日成立了长辛店铁路工会,会址设在补习学校。由于报名人数增多,同年10月,改工会为俱乐部,并迁到长辛店大街174号刘铁铺开展活动。1979年8月这里作为"二七"革命遗址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这是一座坐落在长辛店铁路中学内的法式二层红砖小楼。原是火车房总管郭长泰的住宅,1918年建成后,改做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教室。预备班设铸造、机械、钳工三个班,学员有一百多人。毛泽东在1918年冬和1919年3月先后两次来到这里,宣传革命真理,播下了革命火种。后来成为共和国地质部长的何长工等人,都曾在这里学习。学员实行半工半读,重点学习法文。经受劳动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了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这批学员1918年暑假入学,1919年冬赴法。1984年此地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