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宮
長樂宮,原為漢長安城的主要宮殿之一,位於漢長安城內的東南角,因位於未央宮的東側而得別名「東宮」。該宮始建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漢高帝七年(前200年)建成,呂后掌權之後成為太后的專屬宮殿。更始三年(25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城並焚毀了長樂宮。現長樂宮的遺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1961年作為漢長安城遺址的一部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世紀以來,考古人員已發掘了部分宮內西北部的建築遺址[1]。
目錄
歷史
長樂宮的原址是始建於秦昭王時期的興樂宮,漢高帝五年(前202年),漢高帝劉邦決定定都關中,並在興樂宮的原址上修建長樂宮:107。漢高帝七年(前200年)二月,長樂宮正式建成,漢高帝也搬入長安。因長樂宮位於未央宮的東側,因而得別名「東宮」。漢高帝去世之後,漢惠帝搬入未央宮,呂后則入住長樂宮,自此「皇帝住未央,母后住長樂」的格局一直持續到西漢末年。新朝時,王莽將長樂宮更名為常樂室。更始帝入主長安後,即居住在長樂宮中。更始三年(25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後焚毀了長樂宮,此後長樂宮再無史籍記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61年,長樂宮作為漢長安城遺址的一部分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7-359。21世紀以來,長樂宮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其中2002至2003年,長樂宮二號建築遺址被發掘;2003年至2004年,四號建築遺址被發掘;2004年10月至12月,五號建築遺址被發掘;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六號遺址被發掘。
整體結構
長樂宮位於漢長安城的東南角,平面略呈方形,根據早先考古復原的結果,其東宮牆2280米,南宮牆3280米,西宮牆2150米,北宮牆3050米,北宮牆和南宮牆都略有曲折。四面宮牆正中應開有宮門,東宮門和西宮門有門闕的遺蹟,北門遺蹟並未找到。宮內有與大門相連的南北向和東西向大道各一條,其中南北向的道路自南門起,至東西向大道結束。這些道路有可能沿用了原興樂宮的道路基址。宮城內地勢南高北低,主要酒池等池苑位於北側,其水系與未央宮的滄池相連。主要宮殿的名稱和未央宮相似,這些宮殿的名字同樣為名為前殿、椒房殿等。但在近年的考古研究中,有意見認為長樂宮東西向道路以北的區域均屬於明光宮,其中包括原認為屬於長樂宮的西北部的數個建築遺址。這種意見將長樂宮的範圍壓縮在了東西向道路的南側。
出土文物
各個建築遺址都發掘出了大量的磚瓦等建築材料。除此之外,二號建築遺址發掘出了陶製紡輪,鐵釘、鐵刀等鐵器、銅鏃等銅器和五銖錢、布泉、貨泉等貨幣。四號遺址出土有鐵釘等鐵器,紡輪、陶球等陶器,鋪首、鏃等銅器,五銖、布泉、貨泉、大泉五十、剪輪錢等貨幣,以及部分壁畫[2]殘片。六號遺址的主殿的一塊地磚上繪有博局紋,疑似為當時的古代遊戲圖案。六號遺址另出土有日用陶器、鐵器、銅器以及錢幣等文物。
視頻
長樂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西漢考古人員長樂宮遺址內發現規模最大建築遺址,新浪網,2006-01-20
- ↑ 漢長安城遺址內首次發現漢代宮殿壁畫,中國網 , 2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