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锅台连着炕(许学琪)

锅台连着炕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锅台连着炕》中国当代作家许学琪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锅台连着炕

那一年砌窑,选在庙沟坝梁下面的阳湾老宅旧址。拆了塌陷破旧的烂土窑,在土灶台下的灰坑中挖出一堆铜钱,大多是“乾隆通宝”,不值什么钱。父亲没有声张,半夜又去挖了,却一无所获,要不然……

《博物志》说:“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陕北的窑洞是从祖先穴居演化而来的。挖土窑洞,要选择向阳山崖上土质结实紧密,土脉浑然一体的。择个宜动土的好日子,把选好的土坡斩齐,开挖。有时几个人合作,十来天功夫就能打出一孔窑洞来。家里经济宽裕的,还要给窑洞接上石口,叫接口窑。土窑的顶上,还要凿出几条壕,箍上粗木加固。土窑洞遮风避雨,冬暖夏凉,经春历冬,百年不塌。沟、梁、塬、峁之间,散落着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各式窑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山里的百年土窑大多废弃,宽敞明亮结实耐用的石窑取代了原来的土窑。

窑洞前面,留炕。上好门窗,垒起炕墙,安上石头炕棱,砌成长方形土炕。炕内留出三条深壕,用来走烟,上面盖石板,再用泥糊住缝隙,以防漏烟。

炕头连着锅台。锅台四四方方,看似构造简单,营造起来难度很大。要省柴省碳,又要火旺火足,还要出烟顺畅,它的高低大小都有讲究,不得马虎。锅台最下面是圆肚子的炉炕,用来存灰。炉炕向上收缩成碗大的圆口,安置炉刺,有时胡乱拿几根粗铁棍子代替。炉刺上面是炉灶,层层外延成一大圆坑,用猪鬃和黄土和泥抹实,上面覆盖一整块石板,中间凿出圆孔安锅。家沿大人口多的要安大号锅,人少的安个三号锅也就行了。大锅后面还要留下一个小锅的位置,可以捎着烧水,或热猪食。绥德薛家河有上好的青石板,平整宽展,薄厚均匀,手感玉润,青光莹莹,是制作灶台炕棱的绝佳环保石材。得天独厚,周边几个乡镇的人家一般会将锅台做的超大,用来切菜擀面包饺子,特别是过事情采糕或擀杂面,非常方便,让本地的人自豪不已。其他地方的灶台一般就没有这般奢侈讲究了,大多只能放下一个案板。

锅台下面,还要安置风箱,也叫风匣。长方体匣子内,安缚了鸡毛的风板,风板中间用单根或双根拉杆,通过前挡板方孔(单杆)或圆孔(单杆)延伸到箱匣外面,顶端部位安了拉手。风匣底部靠近炉炕一边,留风口,敞口四方木孔锲入炉炕风道,加黄土覆盖防止漏风。一手拉风箱,一手添柴火,风匣推拉之间,呼呼生风,熊熊的烈火便怒吼起来。风催火起,锅滚汤翻,熬煮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山村梦想。

家暖一盘炕。红红的灶火舔着黑黝黝的锅底,炊烟便沿着炕道穿行于炕底,将土炕烧的滚烫,再汇聚到炕尾后沿墙体内的烟囱爬升,在垴畔上袅袅升起,消散于山村干净的上空。冬天窑外冷窑里热,出烟顺畅;春夏窑外热窑里冷,冷灶生火,烟就出不去,从灶口扑出来,满窑浓烟大罩,呛的呼吸困难,熏的眼泪直流。没办法,就要去垴畔,在烟囱口点一把柴,把下面的烟引出来。折腾几翻,往往会误了饭时,男人收工娃娃放学,回来吃不上饭,一家人灰溜溜的。

锅台、炕和烟囱浑然一休,形如卧虎。有字谜说 ,“头小,肚大,尾巴一格乍”,十分形象。

炕上要铺席子,过去大多是村里人自已编制的。用高粱箭箭,就是撑着高粱穗子的那段细杆,剥下皮来,编织而成。编好的席子表面光洁,条纹优美,天然环保。

席子上面,铺毡。农闲时请了毡匠,在空窑内挂了大弓,弹羊毛。羊毛弹开,兑清油、黑豆面,把竹帘子铺在地上,羊毛叠放平整,卷起竹帘捆实,两人拽了绳子,一收一放,滚动着用脚蹂踩,最后收边成毡。羊山毛擀制的毡呈灰褐色,绵羊毛擀制的呈玉白色,绵羊毡品质更好一些。根据炕的大小,满炕毡要擀三四条,经济不宽裕时,就擀制一两条,待以后再擀。毡上面还要铺毯,铺炕单。靠墙摞了被子褥子,枕头搁在最上面。晚上睡觉时铺开,打早起床先要叠被子,扫炕。家中来了客人,赶紧的让脱了鞋,坐在炕上。盘腿坐炕是老年人的功夫。炕头最热,往往是一家之主的地盘。旧时过红白事坐席安客,也大多在炕上安了炕桌,一桌坐8人。

打席擀毡,都是就地取材,自给自足,穷尽了先人们的的智慧和想像。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新媳妇娶回家,要坐在炕中间,拿馒头围在四周,叫盘儿女馍馍。还要在席子四角下面压上吉祥物,让一对新人去抢,叫“抢四角”,谁抢的多,谁就有福气。这个风俗至今尚存,成为人们多年以后羞涩的回忆和回味。洞房的吉祥物有花生、红枣和叫作“蛇盘兔”的花馍,它们无不明确的指向一个清晰的目标——生儿育女——儿女满炕。以后,会有一个接一个的孩子在这土炕上孕育、出生、成长,如同当初围着的馍花一样,睡满炕头,嬉戏膝下。

过了腊月二十三, 家家开始打扫窑洞。选上个天晴无风又暖和的日子,全家人一起上手,给住了一年的窑洞来个大扫除。锅台、柜子、顶箱、水瓮拿报纸或塑料布蒙住,被子褥子绵毡席子全部搬到院子里。大人们笼了毛巾,戴了口罩,举着绑了木棒的笤帚,把窑洞顶上的灰土、丝丝线线清扫下来。再把炕板石撬起,掏出积累了一年的炕灰后赶紧安好,和泥抹实缝隙,生火烧炕。赶天黑就要把炕烧干,要不没法铺席子铺毡,一家人就要受冻了。大点的孩子要爬到靠窑洞一面的门窗上,扯下隔年的窗纸,用刮子刮净窗格上的干面糊和纸屑,再一张张粘上崭新的窗纸。外面的立柱粘贴对联,窗格子上贴窗花。劳碌一天后,窑洞变的焕然一新,宽敞明亮了许多。

记得西安上学时放假回家,和同学坐在火车上,看着远处闪过的那些窑洞,上了灯,窗子黄亮而温暖。知道那一个个的窑洞,就是一个个人的家,都有着讲述不完的故事。无论远在天边或近在咫尺,这家都会牢牢生长在人们的心里,时时迷幻在人们的梦里。其实谁的心里不曾安放着一个遮风避雨、温暖温馨的家呢?

高原沟壑交错,窑洞星罗棋布。今天,一处处,一片片齐整的窑洞,如同雨后梨花,绽放在山川沟塬之间。寂寂的岁月在不慌不忙中流逝,嗒嗒的风箱在浅吟低唱中迷醉。往日的艰难与辛酸早已消融于历史,处处明亮的窑洞骄傲着高原异样的风情。

山村靓丽,乡愁浓郁。[1]

作者简介

许学琪,男, 陕西绥德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