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福德祠
沿革軼聞
該祠所在地位於筏子溪下游,地勢平坦,常犯洪水,舊稱「過溪仔」。清朝初期,佃農張養在溪裡墾荒時挖到一顆形狀貌似土地公的黑石,便安置於田間供民眾膜拜,稱其為「石頭公」。自此之後洪水有所減退,使信眾大為增加,廟宇得以擴建。
又該田邊種植兩株細葉榕[1] ,樹齡距今已有百餘載。左樹主幹間另分出一枝幹,形似男性的陰莖,故稱為公樹;右樹則稱母樹,兩樹合稱「夫妻樹」。據傳觸摸夫妻樹可求生子。
土地廟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复兴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