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兵工廠舊址
發展
1865年,江蘇巡撫李鴻章升任兩江總督。在從蘇州往南京到任時,將他所創辦的蘇州洋炮局的一個廠及主持的英國人馬格理(Dr. Halliday Macartney),劉佐禹一起遷往,廠址設在江寧(南京市)聚寶門(後改稱中華門)外雨花台, 即瓷塔山,稱為金陵機器製造局[1]。
1866年8月興建工程完工。直隸州知州劉佐禹擔任金陵製造局的第一任總辦,李鴻章於9月奏請給英人馬格理三品頂戴,道員虛銜以資獎勵。聘為督辦。常年額定經費銀10萬兩, 其中江南海關撥解製造二成洋稅銀五萬兩,江南籌防局撥銀三萬兩,揚州淮軍收支局撥銀二萬兩。 開工之時,有員工役夫、匠目、親兵約四百人。
李鴻章於12月調任湖廣總督,專任剿捻事宜。
1870年7月,建成火箭分局,11月添造鐵爐房5間,汽爐房1所,砌爐12座。
1872年,添造翻砂廠屋6間,翻砂坑屋1間。
1874年,為籌設江防,設立烏龍山機器局,款項由江防炮台附銷。 兩江總督李宗羲飭金陵機器製造局造水雷數十座,洋式火箭(Hale Rockets)一千枝。
1875年,郭道直任總辦。1月在大沽炮台試放大炮,有2門68磅炮彈的炮身炸裂,當場炸死士兵7人,馬格理又試放南炮台的一門,又同樣爆炸,但沒有傷人。馬格理不肯認錯,8月7日,李鴻章將其撤職。其餘4門均成廢鐵。
1879年,將烏龍山機器局併入金陵機器製造局[2]。當時有機器3廠,翻砂,熟鐵木作各2廠及火箭分局。
1881年11月2日,兩江總督劉坤一提出奏章,建議在金陵設廠製造洋火藥。
1882年春季由洋匠購買機器,7月開始興建洋火藥廠(黑火藥)。建造提硝,提磺,燒炭和藥,磨炭,碾磺,碾藥等各廠,及洋匠住所,局屋,藥庫,木鐵工作等。廠內並開發引河,修築碼頭。由劉坤一向德商瑞生洋行(J. J. Buchheister & Co.)採購,瑞生洋行又轉向英商黑魯洋行(S. P. & Hall Co.)向英國購得每日生產1,000磅火藥的全套機器,並由洋行的波列士哥德(G. Bracegirdle)負責設計監工。金陵製造洋火藥局的建設工程,由孫傳樾、郭道直和龔照瑗等人負責。廠址在南京通濟門外七里街靠近九龍橋的地方。 廠內另設總辦、會辦,常年經費四萬兩。
視頻
金陵兵工廠舊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金陵兵工廠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搜狐,2018-07-05
- ↑ 遠去的槍炮聲——金陵機器製造局裡的甲午往事 ,搜狐,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