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对称性守恒
《轨道对称性守恒》,阐述有机化学反应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专著。R. B.伍德沃德与R.霍夫曼合著。1970年Verlag Chemie Gmbh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王志中、杨忠志、江元生译校。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13章正文和1个引论,中译本约13万字,阐述了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有机化学反应理论的基础,系统地解释了协同反应的反应规律,包括重排,异构化和环化反应等。引论提出了写作宗旨。第2—4章简述了分子轨道理论对化学成键的一般处理、分子轨道按对称性分类,提出了化学反应中轨道对称性不变的假设,规定了构造化学反应过程能级相关图的方法,概括出了处理协同反应的主要原理——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第5—11章用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剖析了电环化、环加成、环裂解、α—迁移、基团转移和消除、螯变等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协同反应,建立了周环反应的普遍选择定则。第12—14章讨论了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与其他分子反应理论的关系,对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是现阶段理论有机化学和量子化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已经成为解释和预言化学反应、指导有机合成的强有力工具。运用这一原理,无须进行复杂计算,只要考察反应物与产物的对称性就可以对各种协同反应的立体性特征及在加热或光照下发生反应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因此受到化学家的普遍欢迎。
作者简介
R. B. 伍德沃德 (R. B. Woodward,1917—1979),美国化学家。193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兼任莫里斯·洛布讲座和唐纳讲座教授及汽巴药厂设在瑞士巴塞尔城的伍德沃德研究所所长。曾先后合成了生物碱、羊毛甾醇、6-去甲基-6去氧四环素、利血平和叶绿素等。所创造的合成甾体化合物的方法被称为伍德沃德反应,所发明的多肽缩合剂被称为伍德沃德试剂。曾获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项成就是获奖以后取得的,其一是合成了维生素B12(与瑞士埃申莫塞教授合作),其二是提出了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与霍夫曼教授合作)。R.霍夫曼(Roald Hoffmann,1937— ),波兰裔美籍量子化学家。196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任康乃尔大学教授。1963年起同伍德沃德教授合作致力于有机化学反应理论的研究,1965年首次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被称为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后用这一规则成功地指导了维生素B12的合成。1981年和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后,霍夫曼把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用于过渡金属络合物异构化与取代反应的选择定则及激发态能量转移过程的研究并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大多数著作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但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所收著作,从其特征、版本、作者生平、规模、主要内容、学术或艺术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诠释。
视频
轨道对称性守恒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