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詩經四家異文考

陳喬樅(1809~1869)
詩經四家異文考5卷.清.陳喬樅撰.清道光23年刊本
詩經四家異文考5卷.清.陳喬樅撰.清道光23年刊本


詩經四家異文考[1]為清陳喬樅著,陳喬樅(1809~1869)字樸園,一字樹滋,著名儒學家,侯官(今福州)人,為著名儒學家陳壽祺之子。年十七,舉於鄉。七上春官不第,以大挑分江西,歷宰分宜、弋陽、德化、南城諸縣,著袁州、臨江、撫州諸府。用經術飭吏治,居官有聲。


本書題『詩經四家』指的是『四家詩』 為『魯詩』、『齊詩』、『韓詩』和『毛詩』的合稱。


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和楚漢戰爭中,散失了很多先秦古籍。但《詩經[2] 由於是口頭傳誦的詩,因此得以比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漢代傳習《詩經[2]的學者有『魯詩』(魯人申培)、『齊詩』(齊人轅固生)、『韓詩』(燕人韓嬰)、『毛詩[2](趙人毛公),即後世所謂的『四家詩』。前三家在西漢時代即已立於「學官」(即由朝廷立為正式的學習科目)置博士,魏晉以後,三家詩先後亡佚。《毛詩》出現得較晚,東漢時方立於「學官」。魏晉以後直到現在,通行的《詩經》即為『毛詩』[2]。四家詩均在注釋中力圖宣揚儒家思想,但對詩之解釋大同小異。但毛詩一派卻後來居上,影響頗大。


《毛詩》盛行,魯、齊、韓三家詩便逐漸衰落,傳習的人少了,後來本子也先後失傳了。現在我們所讀到的乃是《毛詩》,即由漢代毛公所講解和留傳下來的本子。


『毛詩』晚出,卻屬古文詩學:『毛詩』相傳為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所傳,據稱其學出於孔子弟子子夏(宋以後一般認為為偽託)。『毛詩』在西漢雖未被立為官學,但在民間廣泛傳授,並最終壓倒了三家詩,東漢時始盛行於世,當時的大學者鄭眾賈逵馬融鄭玄都治毛詩。三家詩自魏晉後即無傳者,並最終先後亡佚-『齊詩』亡於三國魏時,『魯詩』亡於西晉,『韓詩』亡於南宋之後,僅存《韓詩外傳[3]-而毛詩獨盛。今本《詩經》,就是『毛詩』。


四家詩在詩義說明、文字解說方面,都有不同。三家詩雖亡,有後人蒐集其中一些解釋保存,比如:清代陳喬樅著有《詩經四家異文考》可供現代研究者參考。


目錄

影片

《詩經》簡介


詩經·關雎》賞析


《詩經·碩人》賞析



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