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號導彈驅逐艦
西安號導彈驅逐艦(舷號153)簡稱「西安」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六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也是中國海軍第三艘以「西安」命名的軍艦。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及垂直發射系統,可單獨或協同海軍其他兵力攻擊水面艦艇、潛艇,具有較強的遠程警戒探測和區域防空作戰能力。西安艦由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2012年6月16日下水,2014年12月30日交付,2015年2月9日入列[1],現服役於東海艦隊驅逐艦第六支隊。西安艦艦名取自陝西省省會西安市,其入列命名授旗儀式於2015年2月9日在浙江省舟山市舉行。
目錄
同名艦
第一代「西安」艦原為日本帝國海軍海防198號,作為戰爭賠償移交中華民國。1949年國民黨從上海撤退時被遺棄。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成立後,將該艦修復加入人民海軍序列,被命名為「西安」艦,1974年前後退役。
第二代「西安」艦為051型驅逐艦二號艦,舷號106,於1970年9月下水,1974年11月28日進入現役,服役33年後,於2007年9月29日退役。
參與的軍事行動
據2016年12月22日《解放軍報》報道,西安艦在東海遇外國飛機抵近,用英語警告並取證。
西安艦曾在2016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中被指定為中方參演編隊的指揮艦[2],參演69天、航行15000餘海里,率領編隊完成了海上封鎖行動的3大類16個課目演練。
研製背景
20世紀50年代,中國建國初期,海軍基於國家現實經濟和科技狀況,奉行「空、潛、快」方針,即發展戰鬥機、潛艇、快艇。所以水面艦艇部隊大量裝備的是輕小型快艇、護衛艇,缺乏大型驅逐艦、護衛艦。中國海軍當時主力驅逐艦是被稱為「四大金剛」的07型驅逐艦,以及4艘二戰前期英國和日本建造的老式驅逐艦。無論是數量還是艦載武器技術水平,都沒有能力保障核潛艇在領海線到大陸架之間廣闊海域不遭到反潛襲擊。因此中國建造第一代驅逐艦的主要宗旨是建立領海到第一島鏈的制海能力。
1957年,中國獲得了部分56型驅逐艦(蘇聯稱「科特林」級火炮魚雷驅逐艦)技術設計圖紙資料。與此同時,海軍還成立了研究機構,開始驅逐艦研製方案的探討工作。1959年2月,海軍提出研製新型導彈驅逐艦的設想,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產品設計院一室於當年年底完成了草圖設計,在此基礎上,海軍科研部提出了研製導彈驅逐艦的戰術技術要求。考慮該戰術技術要求較先進,一時難於研製出來,蘇聯56型艦動力裝置國內研仿工作已作安排,提出了驅逐艦的研製工作分三步走。
1960年初,當國產導彈驅逐艦的設計方案剛剛提出時,恰逢中蘇關係惡化和三年自然災害,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對驅逐艦的研製未能列入計劃,中國海軍只能以「四大件」(主機、主炮、鋼材、導彈)先行研製的方式,開始了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的研發。考慮到驅逐艦研製技術複雜,耗資也大,設備仿製周期長,對重大設備需作預先安排的特殊要求,海軍領導在多方支持下,徵得總參謀部同意,在財力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於1962年撥出800萬元經費用於驅逐艦關鍵配套設備的仿製,1963年,導彈驅逐艦研製計劃重提,代號051。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缺乏對南海多個島嶼區域領土和領海的控制能力,雖然當時建造了037型獵潛艇用於南海巡邏,彌補承擔全國領海警戒巡邏的062型護衛艇噸位小和適航性差,也只能抵達西沙群島海域,更遠的主權島嶼依舊處於失控狀態。
1965年初,已掌握原子彈製造技術的中國下決心發展洲際導彈,但這種導彈的射程超過中國陸地國土範圍,一旦進行實彈試驗,就必須射向遠海。而洲際導彈的數據測量與飛行姿態觀察,光靠地面無線電測量的話精度還不夠,必須出動海上測量船,同時必須有大型艦船擔任運載火箭海上試驗護航警戒任務。到1965年底,051型驅逐艦各項仿製設備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視頻
西安號導彈驅逐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海軍近3年入列軍艦29艘 作戰艦艇過半,搜狐,2016-03-07
- ↑ 中國參加「環太平洋-2016」演習有利於促進中美關係 ,中國網,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