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古語
在我國的文化氛圍中,往往會把眾多的名人名言當成指導自己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不二準則。幾千年傳承下來,被誤解的古語舉不勝舉。
而當代人最愛引用古人的經典語句,可是有很多古語用的地方不恰當,有的是望文生義,有的是語句不全,有的是諧音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古語被我們誤解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經常被電視劇引用,告誡那些到了年齡還不娶妻生子,斷了祭祀祖宗的香火的人。這就理解成了不孝有三件事,沒有後代是最為嚴重的。難道孝於不孝真的是在有沒有後代上面嗎。
讓我們來看看怎樣正確理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1][2]
無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是現代漢語中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一句俗語,可這句俗語亦非其原來面目。溯其本源,許多人都認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俗語是由「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訛變而成的。
到底是「無毒不丈夫」還是「無度不丈夫」呢?[3]
點擊無毒不丈夫查看真正的意思。
女子無才便是德
很多人以為這是在男權時代,古人對女子歧視的封建糟粕!被當成了中國封建社會蔑視女性的這麼一句話。 這句話總是讓女權主義者恨得牙痒痒的,為什麼恨,因為沒有文化,不求甚解,對古文望文生義,沒能正確理解所導致的!可見,沒文化真可怕呀!更令人不解的是總有人以為這句話是孔老夫子說的,真是冤枉了孔夫子,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跟這句話字面的意思是天差地別。在這樣下去孔子應該新起個外號叫背鍋俠,所有歧視女性的都是我說的。
話題回過來,我們說說這句話出自哪裡。
女子無才便是德,最早見之於明朝陳繼儒的《安得長者言》一書,這書是他用來記載家中長輩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話。
讓我們來看看文中為什麼會出現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被認為是歧視女性的一句話。[4][5]
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一直以來被很多人作為「寬容」之舉而大加提倡,認為其根據源於《論語》,因而這句話被認作為孔子的主張,這其實是實用主義對《論語》原文的斷章取義的結果。「以德報怨」這句話的確出於《論語》,但卻並非孔子的主張。
看一下原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啦,點擊以德報怨。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一直以來,社會上流傳着「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
大部分人把這句話理解成「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益(謀權、謀私、謀色),老天和大地都不會放過他。
更被用於很多電視劇中為自己謀利益而說。[8]
讓我們來看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真正含義。
父母在,不遠遊
「父母在,不遠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
而且知道什麼意思,意思就是:父母還在世的時候,做兒女的不能離得太遠。
但從古至今,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父母健在,兒女遠離父母工作、生活的情況很多。
難道是古人說錯了?
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讓我們來看一下父母在,不遠遊的下一句是什麼。[9]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又是一句令廣大女同胞們恨得牙痒痒的句子,與女子無才便是德不同的是,這句話還真是孔夫子說的。
當孔子說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時候,估計他也不會想到千年之後的今天,這句話會被很多人用來含沙射影的說女人。現在人們總是用它來形容女人,覺得女人的性格多變,難伺候,當夫妻或是戀人吵架了,男方就常會說這話。
無論多麼經典的話,都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畢竟孔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他的那些名言警句,有的也令人費解,甚至飽受爭議。比如接下來要說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居然將女子和小人相提並論,即使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不高,他這麼說難免讓人覺得有很大的歧視,事實並非如此。[10]
讓我們來看一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出處。
無奸不商
「無奸不商」的意思是指不奸詐就不能做商人,或者做商人的都是奸詐狡猾的。
反過來的「無商不奸」意思就是商人都是奸詐的,大多數時候無奸不商和無商不奸連續使用,略帶俏皮更顯寓意,帶貶義。
因而有了這個詞叫:奸商。
點擊「無奸不商」。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指說出的話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動了就一定要有結果。
乍一看,這句話是誇讚人講信用,守承諾的,對接上下文,才知道這不是用來誇人的。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12]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是濟公和尚說的,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卻被一些貌似在學佛之人天天掛在口邊,還是要說沒文化真可怕啊,他們要是知道下一句,估計再也不會這樣說了。
而且「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略帶悲情色彩的故事。[13][14]
點擊「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國古代的法律原則之一,是為官僚、貴族提供法律特權的根據,其重心在於強調平民百姓與官僚貴族之間的不平等,強調對於官僚貴族等統治階層社會特權的維護。
而且是出自儒家經典著作《禮記》中有一句話非常出名,那就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如果僅僅從字面意思理解,許多人可能會感覺到氣憤,難道古代對普通老百姓就可以不講禮節,而士大夫階層犯法就可以不用追究嗎?說好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呢?
目錄
參考資料
-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與「沒有後代是最大不孝「是同一個意思嗎?,吉祥地,2017-10-23
- ↑ 《孟子·離婁上》原文及翻譯(11-20),原文翻譯網
- ↑ 是「無毒不丈夫」,還是「無度不丈夫」,搜狐網,2018-04-10
- ↑ 那些被誤解的古語,上半句與下半句意思截然不同?,快資訊,2019-04-29
- ↑ 如何理解「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知乎,2019-04-23
- ↑ 怎麼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知乎,2015-06-09
- ↑ 包青天經典故事,散文吧,2017-06-02
-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實含義,吉祥地論壇,2016-12-25
- ↑ 《論語》通讀
- ↑ 孔子為什麼會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趣歷史,2017-04-19
- ↑ 「無奸不商」是怎麼來的?不得不說古人真的很有智慧,快資訊,2019-07-13
- ↑ 譯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騰訊網,2019-01-26
-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真的嗎?,搜狐網,2016-08-03
-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歷,吉祥地論壇,20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