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血色海灣
圖片來自pixnet

血色海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本片從一個海洋生態保護者的角度,記述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於每年太地海豚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本片呼籲停止大規模獵殺海豚,改變日本漁民的習慣,並告訴公眾海豚肉中的高水銀含量帶來的危險。[1]該片聲稱太地町每年捕殺數為約23000隻,這個數量約是過去日本每年捕殺南極地區鯨魚總數的多倍,並差不多等於全日本捕殺海豚的總量[2]

本片強調日本的捕鯨業殘忍和不必要。隨季節遷徙的海豚每年游經過太地町,漁民先將他們驅趕到當地一處隱密的海灣,用大漁網困住,最後從小船上拿長矛和利刃將他們捕殺。根據日本農林水産省最新公佈的資料,2007年中,太地町捕殺的鯨豚數量是1569隻,全日本捕殺的鯨豚共是13080隻,其中只有1239隻鯨豚是以驅獵方式,也就是將海豚驅趕到環繞地形圍困的方式所捕捉。本片導演,前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路易·西霍尤斯,在2007年為了拍攝本片,使用了水下麥克風,並將高像素攝影機偽裝成石頭進行暗中拍攝。

本片於2009年1月榮獲第二十五屆美國日舞影展最佳觀眾票選獎,參選電影共有879部片[3][4]。此外,《血色海灣》還獲得了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本片上映後,在中立性、秘密拍攝的手法和對日本民眾的描述上引來不少爭議。

目錄

大綱

本片紀錄瑞克·歐貝瑞(Ric O'Barry)前往日本太地町,嘗試揭露當地獵殺海豚的過程,為此歐貝瑞打造了一個秘密團隊。

歐貝瑞在1960年代從野外捕捉了5隻海豚,經過訓練,拍攝了一套以海豚為主角的電視劇《海豚寶貝》。該電視劇迅速走紅,興起廣大民眾對海豚的喜愛。但名利雙收的歐貝瑞沒有高興太久,因為五隻海豚中的凱西有一天死在他的懷裡。歐貝瑞認為凱西是自殺的,海豚的呼吸是有意識行為,因為不願再承受被囚禁的巨大壓力,凱西選擇停止呼吸而死。瑞克·歐貝瑞因為凱西的自殺事件而驚醒,放棄了工作,開始為海豚的生存權奔走世界各地。

西霍尤斯與歐貝瑞會面後,他們的團隊開始在太地町展開行動。太地町位在鯨豚每年洄游的路徑上,積極發展鯨豚觀光,但實際上,在太地町某處貼滿禁止進入告示,以鐵絲網包圍的隱密海灣,每到夜晚,漁民就以海豚追獵法殘殺海豚便上演著對海豚的屠殺,海水一片血紅,但此事一直被市民隱瞞。漁民西霍尤斯和歐貝瑞組成的秘密小組為了揭露此事,制定了周詳的計畫,目的要讓在日本被屠殺的海豚受到世界關注。

影片直指鯨豚業市場背後的利益來源,主要是買賣海豚帶來的鉅額收益。世界各地海洋公園對雌性寬吻海豚的需求促使漁民賣掉牠們,並將其餘海豚做成肉品,即使海豚肉被驗出含有過量的。根據影片中的證據,日本當地政府有份參與隱瞞此事,連日本公眾對獵殺的情況和市場上的海豚肉來源都不清楚。本片並訪問了二位當地議員,他們提倡停止在學校午餐中供應海豚肉。此外,影片中指日本政府在國際捕鯨委員會中意圖向貧窮國家買票。當多米尼克退出委員會之際,柬埔寨厄瓜多爾厄立特里亞幾內亞比紹基里巴斯老撾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已被收買。但這事並不完全真確,因為厄瓜多爾一向是捕豚業的強烈反對者。

對小灣的拍攝計劃受到當地警察和政府的阻止,他們公然恐嚇、嘲笑和意圖激怒攝製隊。事實上,所有到訪太地町的外國人都受到當地警方的跟蹤和盤問。海洋保護協會的成員和攝製隊於是運用特殊的技術祕密地拍攝小灣內的情況。

在片中末段,歐貝瑞闖進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發佈會中展示他收集到的海豚被殺證據,直至他被帶離會場。

參考文獻

  1. OPSociety.org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6-11., Oceanic Preservation Society – Facts
  2. Oceanic Preservation Society - Fact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1). 
  3.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jt20090127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4. The Cov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8-14. Sundance Festival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