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趙永勝)
作品欣賞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屈指一算,自從初讀《蜀道難》的那個時節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個年頭了。那時的我正當富於幻想的年齡,曾記得,讀「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時,我仿佛就看到了一個正在為古蜀王國呼喊的李白,隨之我就不由自主地進入了夢幻的世界,夢幻出一個由蠶叢和魚鳧創建的神奇蜀國。但凡幻覺,大多非常美好,有的甚至會永留心底。每每回味起藏於心底的古蜀王國的美好幻景,我總會產生對古蜀王國的心馳神往。
說來也巧,我現在移居蜀地成都。於是我便邁開雙腳,行走於平疇阡陌、灘涂丘巒,想撿拾散落在古蜀大地上的夢幻碎片。
人一旦邁開追求的步伐,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日復一日,吾自獨往,乃至收穫連連,驚喜不斷。
又是一個陽光的日子,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我。不經意間,一塊泛黃的陶瓷殘片進入視野。我俯身拾起,拂去泥土,孰料陶瓷殘片上竟然還有兩顆黑色文字。我橫看看,豎瞧瞧,但橫豎認它不得。似漢字又非漢字,這是什麼文字?於是我想起了「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想到了會不會是蠶叢和魚鳧創建的蜀國所使用的文字?
說來不怕人笑話,其實我還不知道古蜀王國到底有無文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那就翻閱資料吧。《蜀王本紀》云:古蜀人「不曉文字,未有禮樂";《華陽國志》云:蜀人「多斑彩文章"。不同古籍,說法相互矛盾。再看今人,對此說辭更是相互對立,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我才知道,古蜀王國到底有無文字,是一個千古之謎。
再次拿起殘片觀看,我仿佛覺得這塊不大的陶瓷殘片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我尋思起來,這塊殘片的前身應該是一個富貴人家的上檔次的陶碗,其上施了一層不太結實的低溫釉,書了兩個墨色文字。一天,一場盛大的宴會散去,一個不留神碗就從一位使用者的手中滑落,「咣"的一聲成了碎片。數千年的深埋泥土使碎片變得古舊泛黃,但它一定不曾寂寞過,一定側耳傾聽到過詩人李白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的詠嘆,一定側目窺視過三星堆遺址發掘的如火如荼以及發掘者對三星堆有文字出現的渴望眼神。數千年過去,一天,城市建設的挖掘機從地下將它翻出,陽光將它照亮,一個陶瓷殘片愛好者幸運地將它發現、撿拾、珍愛、珍藏。這還算不了什麼,更加重要的是它身上的那兩個與生俱來的文字一旦被證明確係是古蜀國文字的話,那它這次重新來到世間一定是帶着具有顛覆性突破的歷史使命的。
一塊殘片,兩個文字。文字太重要了,它是把人和動物分開的根本標誌之一,也可以說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最重要標誌之一,文字的表意特別確切,通過文字就能知道過去人們的生活狀況、語言狀況,很多的謎就能被破解。一塊古老泛黃的殘片,兩個不知國度不曾相識的文字。千萬不能小瞧這兩個文字,因為它可能觸及中華文化的起源問題,涉及中國數千年文明史的問題。
我愛陶瓷殘片,撿拾、分類、並集,已小成氣候。我興奮地為此成就撰聯:一室邀四海,十步閱千年。有朋友問,你何以與一文不值的陶瓷殘片結緣?我的回答是:自上古至今,上下千萬年,唯有陶瓷能上下貫通,能如影隨形,能見證華夏文明的產生與繁榮。「開國何茫然"?陶瓷殘片可釋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