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藤球(印尼語 : "sepak takraw"; 馬來語 :"sepak raga";),起源於公元15世紀的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一帶,目前藤球運動比較興盛的國家有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藤球是亞洲運動會和東南亞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1990年北京亞運會正式成為比賽項目[1]。比賽藤球時所使用的球是由藤所編成的黃色空心圓球,故以此為名。它的比賽方式與排球有些類似,所以又被稱為「腳踢的排球」。

與藤球相似的運動有足毽、足排球、韓國式足球和沙包球等。

目錄

歷史

馬來紀年記載藤球在15世紀已經在馬六甲蘇丹王朝中出現,為現時發現最早的文獻記載。在16世紀,藤球由馬六甲傳到印尼蘇門答臘的廖內群島省和廖內省。在泰國(當時為暹羅),有證據顯示自阿瑜陀耶王國納黎萱(1590~1605)統治期間,泰國人就有踢藤球。

開首藤球的遊戲方式是沒有網的,只有圍圈互相傳球。直至1940年代,有網版本的藤球才在東南亞盛傳,人們逐漸訂立規矩,成為現在的藤球競技運動。

比賽規則

一般而言比賽型式可以分為入籃藤球與過網藤球兩大類,前者五人一組,後者則有三人一隊與兩人一隊的兩種型式。目前入籃藤球除了泰王杯外沒有國際級賽事,而國際比賽大多採取三人一隊的過網藤球比賽,又被稱為Regu型式。

在Regu型式的比賽中,一隊有五名隊員,可同時上場三人。場上的三人分別為發球手(server)、做球手(feeder)和攻擊手(striker),采一盤21分、勝分必須超過2分(最多25分)、三戰兩勝的比賽制度[2]。跟排球規則不同的是,除了不能用手之外,其他身體部分都可以用。藤球比賽中球員可以連擊,每邊的球員最多能擊球三次。

視頻

藤球 相關視頻

超炫的藤球進攻
中國 V S新加坡集錦 2019亞洲藤球錦標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