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蒙特婁奧林匹克體育場

奧林匹克體育場

圖片來自pinterest

奧林匹克體育場法語Stade olympique英語Olympic Stadium)位於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可容納5萬6040人。也曾經是職棒大聯盟球隊蒙特婁博覽會隊(Montreal Expos,2004年後遷往美國華盛頓)的主場。擁有一座高175公尺的高塔,為世界上最高的傾斜建築物[1]

目錄

場館概況

加拿大人在梅宗納夫公園修建了規模巨大的梅宗納夫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它占地面積750畝,包括奧林匹克體育場、室內游泳池、跳水池和自由車賽場等。奧林匹克體育場 (Stade Olympique) 是由塔利伯特 (Rpger Taillibert) 和達歐斯特設計的,能容納71,920名觀眾,有着質量非常好的標準400米塑料跑道[2]

場內有兩塊巨大的長20米、寬10米的記分牌,各裝有1萬9千多個燈泡,從場內任何一側,都可清晰地看到牌上所顯示的比賽成績。奧林匹克體育場看台下面共有6層,安排有各種用途的廳室,還有一個體育博物館[3]。場館設施表面,都裝飾了茶色玻璃,熠熠生輝,顯得富麗堂皇。

修復改造

這座現代化的建築是法國人 Roger Taillbert 的作品。在 1976 年的奧運會上,秉承了法國浪漫血統的魁北克人想通過這座建築揚名天下。最初的設想是通過傾斜的高塔將體育館巨大的頂棚吊起來。如此浪漫新穎的設想即使是在30年後的今天也是充滿了新意的。但是法國人的幻想卻在現實面前碰了壁。在試驗階段,粗大的鋼纜相繼被拉斷,蒙特利爾人不得不將那巨大的頂棚牢牢地焊接住,夢想畢竟沒有變成現實。

而且麻煩接踵而來,巨大的奧運會開支,使這屆奧運會成為歷史上最賠錢的奧運會,直到 2006 年底,魁北克政府和蒙特利爾人才支付完高達15 億的債務!而且每天冬天用於清除體育館頂棚積雪的維護費用就高達幾百萬加幣。

2006年由於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屋頂每年要花費納稅人大量的資金進行更換,因此,SNC-Lavalin工程公司向奧林匹克體育場安裝委員會(Olympic Installations Board)提交了一個永久性解決方案,該公司計劃用一個永久性的新屋頂代替當前的設計,這也是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屋頂的第一個解決方案。

歷史

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加拿大耗巨資在梅宗納夫公園修建的規模巨大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占地面積750畝,包括奧林匹克體育場、室內游泳池、跳水池和自由車賽場等。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由塔利伯特和達歐斯特設計的,能容納71,920名觀眾。整個體育場呈橢圓形,四周用34根鋼筋水泥柱支撐,離地面最高處為54米,看台頂棚由懸臂支撐(所有固定看台均有頂棚)。第21屆奧運會於1976年7月17日在此正式開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出席,英國女王宣布本屆奧運會開幕。最後點燃主體場奧運火焰,是由一對少年男女普雷方丹和亨德森共同完成的,這是奧運會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兩人共同執行這一光榮的使命。

第21屆奧運會於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蒙特利爾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主要工商業和金融中心。本屆共有88個國家和地區的6189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1274人)參賽。參賽運動員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425人,加拿大416人,蘇聯409人。本屆奧運會比賽項目為21個大項,單項中增加了女子籃球、女子手球等,單項數由上屆的195增加到198項。中國、中國台灣都沒有參加本屆運動會。本屆獎牌正面是意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奧利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計的圖案。主要標誌的含義是勝利、博愛、普遍性;背面是一支月桂花冠,它是自古代奧運會以來勝利的象徵。此外還刻有蒙特利爾奧運會會徽。

影片

[4K] Vancouver Art Gallery
[4K] Vancouver Art Gallery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