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萊州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煙臺市境西部,西臨渤海萊州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3′-120°18′,北緯36°59′-37°28′。東臨招遠市,東南與萊西市接壤,南連平度市,西南與昌邑市相望,西、北瀕臨渤海灣。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總人口86.02萬人(2007年末)。轄6個街道、11個鎮: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三山島街道、城港路街道、文峰路街道、金倉街道、沙河鎮、朱橋鎮、郭家店鎮、金城鎮、平里店鎮、驛道鎮、程郭鎮、虎頭崖鎮、柞村鎮、夏邱鎮、土山鎮。市政府駐文昌路街道西北隅居委會[1]

地處山東半島西北部,屬膠東丘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主要河流有王河等15條。年均降水量809毫米,年均氣溫12.5℃。礦產資源有滑石、菱鎂、花崗岩、滷水等。工業有化工、建材、機械、紡織、食品等行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盛產蘋果、花卉、對蝦、梭子蟹、文蛤、大竹蟶,是全國花生出口基地和水果集中產區。煙濰公路過境,萊州港在境內。公路通車裡程1611千米(2007年),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58.3千米。主要旅遊景點有雲峰山、大基山、千佛閣、黃金海岸。文峰山摩崖石刻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紀墓、當利故城址、欒大墓、神仙洞、蒜園子新石器時期遺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而得名,舊稱掖縣。古為萊夷地。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萊州之名始於隋朝,582年改光州為萊州,為萊州地名之始。

夏稱萊夷地,有過國。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戰國時,齊置夜邑。秦屬齊郡東境。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元和郡縣誌》:「掖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前漢書·地理志》註: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處,正當萊州灣之南岸。實渤海之右掖。」晉為東萊國治。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掖為州、郡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萊州為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民國初年廢萊州府設掖縣。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署北海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併入掖縣。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

1987年10月27日,掖縣設立三山島鎮,以西由鎮的三山島和向陽嶺兩村的行政區域為三山島鎮的行政區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萊州市總人口889361人,其中:文昌路街道66488人,永安路街道45673人,三山島街道11628人,金城鎮37760人,西由鎮35789人,朱橋鎮30289人,平里店鎮33084人,驛道鎮28116人,郭家店鎮25531人,夏邱鎮41253人,沙河鎮39617人,土山鎮38343人,梁郭鎮28748人,東宋鎮24396人,朱由鎮26032人,大原鎮28636人,苗家鎮26696人,過西鎮28773人,神堂鎮28329人,珍珠鎮28133人,路旺鎮37496人,柞村鎮36255人,三元鎮24955人,程郭鎮25126人,曲家鎮20222人,寨里徐家鎮16603人,南十里堡鎮21418人,柴棚鎮14855人,仲院鎮15014人,店子鎮13458人,萊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10645人。

2003年底,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總人口85.9萬人,其中非農業[2]人口14.9萬人。轄5個街道、11個鎮,1018個行政村(居委會)。

2007年底,全市總面積1878.08平方千米。總人口86.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72萬人,人口城鎮化率30.2%。轄5個街道、11個鎮,1041個行政村(居委會)。

2011年8月23日,萊州市政府下發公告:經山東省政府批覆,成立金倉街道,將原三山島街道的倉南、倉東、倉西、倉北、汪里、鳳凰嶺、崔家、西尹家、馬坊、徐家、北楊、寨里武家、南楊、大沙埠莊等14個行政村劃歸金倉街道,辦事處辦公地點設在永和路以北、城港路以西辦公樓。調整後,全市轄6個街道、11個鎮: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三山島街道、城港路街道、文峰路街道、金倉街道、沙河鎮、朱橋鎮、郭家店鎮、金城鎮、平里店鎮、驛道鎮、程郭鎮、虎頭崖鎮、柞村鎮、夏邱鎮、土山鎮。

視頻

萊州市 相關視頻

萊州的宣傳片
航拍萊州市土山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