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土壤
荒漠土壤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1],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汉字之美[2],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目录
名词解释
又称“漠土”。漠境地区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漠境地区,非洲、大洋洲、中亚、北美、南美均有分布,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
荒漠土壤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漠土系列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龟裂土等土类。灰棕漠土和棕漠土分别代表温带和暖温带典型漠境 土壤;灰漠土为温带边缘较湿润地区的过渡性土壤;龟裂土为温带和暖温带漠境细土平原上发育较年轻的土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①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钙化作 用、石膏化与盐化作用、铁质化作用和风成作用;②具有多孔状的结皮层,腐殖质含量低;③石灰含量高,且表聚性强;④石膏和易溶性盐在剖面不大的深度内聚 积;⑤具有残积粘化和铁质染色形成的红棕色紧实层;⑥整个剖面厚度较薄,石砾含量多。利用上所受限制因素多,主要是细土物质少,灌溉水源缺乏,风沙危害严 重。大部用作牧地。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
- ↑ 【爱我中华】中国智慧到底有多赞?,搜狐,2019-11-16
- ↑ 汉字之美--最美解析这些你熟悉的汉字,搜狐,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