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江大堤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荊江大堤

長度: 182.35公里

荊江大堤水利工程1954年建造,位於湖北荊州市,具有直接保護荊北平原防洪安全的作用。

大堤上起荊州區棗林崗,下至監利縣城南,全長182.35km。堤防保護範圍包括荊江以北,漢江以南,東抵新灘鎮,西至沮漳河的廣大荊北平原地區,直接保護荊北平原500萬人口和800萬畝耕地,以及許多城鎮和其他重要資源的防洪安全。荊江大堤被列為長江防洪重點確保工程。

三峽工程、葛洲壩等水利樞紐的興建,極大改善了荊江大堤的防洪壓力。如今,荊江沿岸,已成為長江航運的重要節點區域。[1]

目錄

簡介

長江流經湖北省荊州地區,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磯約340km的河段稱為荊江。荊江左岸江堤,上起江陵縣棗林崗,下抵監利縣城南,長182.35km,稱為荊江大堤。大堤直接保護荊北平原500萬人口和800萬畝耕地,以及許多城鎮和其他重要資源的防洪安全。如大洪水時荊江大堤潰決還將威脅漢南、漢北兩區460萬人、860萬畝耕地和武漢市以及幾條鐵路、公路交通幹線。因此,荊江大堤被列為長江防洪重點確保堤。

歷史沿革

荊江大堤始建於東晉永和元年至興寧二年間(公元345年~公元364年)。相傳荊州刺史桓溫令陳遵沿江陵城築金堤,是大堤最早的記載。大堤原起自萬城附近較高地帶,隨着雲夢澤淤積演變,沙市以上堤段建成於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期,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中期後堤圍逐漸向下游發展,大堤大致在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初期形成規模。公元1542年,北岸最後一個分流口──郝穴堵塞,大堤聯成一線,全長124公里,被人稱作萬城大堤,又名萬安大堤。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長江發生水災,萬城大堤潰決,淹江陵城。

1951年將堆金台以上8.35公里堤劃入荊江大堤。1954年將下游50公里原有干堤劃為荊江大堤的範圍。至此,荊江大堤全長182.35公里。

險情與建設

據有關史志記載自1560~1949年大堤潰決36次,災情都很嚴重。目前堤身高度一般為10~12m,最高達16m。堤基為沙礫基礎,堤背還有歷次潰堤所形成的淵塘,堤基覆蓋被破壞。臨水面無灘或少灘堤段還有20km以上,由於人類的活動,生物(白蟻、蛇、獾、鼠等)的破壞,每臨較高水位,大堤險情很多,有時還很嚴重。1954年大小險情達5000處。自1949年起針對堤身隱患、堤基滲漏和堤身崩塌三大險情,進行整治和加固,處理各類險患11萬多處,計完成土方近1億m,護岸石方600萬m以上,荊江大堤已得到初步鞏固,三大險情有所減輕。1954年後歷年防汛表明相同高水位的險情逐年減少,但仍未根除。1987年洪水時,在觀音寺堤背發生基礎翻沙鼓水重大險情。

問題與展望

荊江大堤堤身高,基礎差,要大幅度地加培又受土源制約,許多堤段的加培造價昂貴。高度在10m以上的堤身,是1600多年長期積累而成,堤身內部隱患很多,種類也繁雜,極難根除,而河道安全泄量仍遠比特大洪水為小,採用分洪措施也只能解決40年一遇洪水(見荊江分洪工程)。如出現歷史上的特大洪水,後果將極為嚴重,長江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已堵的調弦口)向洞庭湖分流逐年減少,對荊江大堤的威脅,也就不斷增加。今後應繼續加固堤身,消滅隱患;改善堤基和控制河勢,穩定河岸;同時更應興建水庫控制上游來水,從根本上減輕水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