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自由巷

图片来自ltn

自由巷,挂牌设立于2012年(台湾解严25周年)8月,位于台湾台北市民权东路三段106巷3弄,全长365公尺、宽约6公尺,巷内有党外政论杂志《自由时代》周刊办公室原址(现为郑南榕基金会)。该刊创办人郑南榕因宣扬台湾独立运动(刊登“台湾共和国新宪法草案”)而接到涉嫌叛乱的法院传票,他为了凸显“争取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而于1989年4月7日拒捕自焚,此后被誉为“焚而不毁台湾魂”。

11号3楼自焚所在的总编辑室保留至今,并于1999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成立郑南榕纪念馆

目录

设立经过

郑南榕基金会推动争取将郑南榕自焚处的该巷设立别名自由巷,让年轻世代不忘台湾争取言论自由的艰辛。民主进步党台北市议员颜圣冠自三月起发起跨党派连署提案,同年六月获得台北市政府市政会议通过,民政局表示,郑南榕“争取言论自由,以身殉道,对台湾民主发展有相当贡献,值得纪念”,因此比照2007年总统府凯达格兰大道反贪腐民主广场标示牌的设立方式。民政局长黄吕锦茹说,言论自由及爱好民主都是普世价值,希望民众珍惜自由民主的可贵。

叶菊兰于8月21日挂牌仪式时表示,她为自由巷揭牌感到欣慰,郑南榕以身殉道,是台湾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家属终生的痛与遗憾。此举不是彰显个人,郑南榕只是个名字,自由是一个价值,人权则是文明社会追求的指标。[1]

自由巷并非巷弄加挂路牌之首例,为表彰云门舞集及《汉声杂志》的贡献成就,北市府文化局已依“台北市艺文组织誉扬要点”分别设有“云门巷”(复兴北路二百三十一巷)与“汉声巷”(八德路四段七十二巷十六弄)。[2]

郑南榕夫妻与郝家父子

台北市长郝龙斌表示,同意加挂纪念路牌不只因郑南榕遗孀叶菊兰是他很尊敬的朋友,更出于对郑南榕的尊敬与贡献,以及基于言论自由已是普世价值,他以台北市长身分很愿意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积极促成,希望此举能成为台湾民主教育的资产。

事实上,当年少数有权在郑南榕留守自囚办公室多日后拍板定案指示军方(宪兵)和警察攻坚冲入杂志社者正包括郝龙斌的父亲——当时已出任参谋总长七年多而权势如日中天、接受《远见杂志》访问时自称“觉得目前(与甫继任总统的李登辉、财经背景的行政院长俞国华、中国国民党秘书长李焕)配合协调得还蛮好的”的郝柏村[3]并未加入民进党的郑南榕生前常以政论文字抨击“军头郝柏村”的党军意识、强人干政、任期一再延长破坏军中体制而甚遭掌权的党政军特高层忌惮。

当时只能在记者会上吁请媒体“公正报导”这起事件的叶菊兰[4]则因郑南榕为“百分之百不打折的言论自由”殉道而由广告界投身政治,于同年底在台北市南区当选为立法委员。任内强力监督于1990年上任的郝柏村内阁,其间并揭露质询郝柏村紊乱体制、每月在行政院召集参谋总长至军团司令等高级将领开军事会议(却刻意排除文人国防部长陈履安),破坏军政军令分立,侵犯总统的统帅权[5]

叶菊兰于2000年政党轮替后入阁担任交通部长行政院长是曾任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长的唐飞。叶菊兰在张俊雄游锡堃内阁担任客家委员会主委时,郝龙斌是环保署署长。叶菊兰之后陆续成为行政院副院长、任务型国民大会议长、总统府秘书长,都是第一位出任这些职务的女性。

参考文献

  1. 追思郑南榕 自由巷揭牌, 自由时报, 2012-8-22
  2. 郑南榕自焚处 命名“自由巷”, 苹果日报, 2012年06月20日
  3. 郑南榕, 党军有强人,民主看不见--从郝柏村接受“远见”访问谈起 《自由时代》,第225期, 1988年05月21日
  4. 真实不需要理由, 苹果日报, 2011年11月18日
  5. 陈定南, 郑南榕与我 3/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