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兩助丸
中成藥介紹
中成藥具體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藥,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導下,遵照一定的處方、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精緻而成的一種中藥新型劑型。
處方來源:歷史的文獻記錄、民間驗方、新研製。[1]
特 點: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而且省去了煎劑煎煮的過程,能夠應急使用,也減少了中藥的異味和甘苦。
常見的劑型:注射劑、口服液體劑型(溶液型、混懸劑、乳劑)、口服固體劑型(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2]
服用中成藥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相關醫師。
藥品詳情
主要成分
熟地黃、白芍(酒炒)、山茱萸(酒制)、黨參、炙黃芪、山藥(麩炒)、小茴香(鹽炒)、土鱉蟲、杜仲(炭)、川貝母、澤瀉、牽牛子(炒)等30味。
性 狀
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
方 解
-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等。
- 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 熟地黃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鬚髮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 白芍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症。[3]
- 山茱萸酸、澀,微溫。歸肝、腎經。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 炙黃芪甘,溫。歸肺、脾經。益氣補中。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 諸藥配伍,共奏健脾益氣,滋補肝腎之效。
用法用量
用淡鹽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 忌
孕婦禁用。
儲 存
密封,置陰涼處。
注意事項
附 注
此藥品圖只具有藥品名稱功能,不具有其他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