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型蒸汽機車
形式名稱變遷
中華民國交通部於1947年依照華氏輪式,制訂以注音符號為蒸汽機車命名規則,但因局勢並未全國統一適用此一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鐵道部於1951年參酌交通部命名規則,以注音符號為蒸汽機車命名。其中4-6-2軸式機車定名為「ㄆㄒ型」((PX型),名稱取自「Pacific」或滿鐵命名方式「パシ型」(Pashi)。1959年改用漢語拼音命名,由於「ㄆㄒ型」蒸汽機車改名為「勝利型」,故統一改為「SL型」,並沿用至今。至於「ㄙㄌ型」(SL型)則配合改稱為「KD型」[2]。
勝利3型
概要
勝利3型(SL3)的前身為南滿洲鐵道Pashisa形(パシサ,意指Pacifics第3型),由汽車製造、日立製作所為北鮮線(今咸北線)製造。同型車有華北交通Pashisa形。二戰後全部改編為PX3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勝利3型,編號從1至188。
南滿州鐵道
滿鐵Pashisa(パシサ)為朝鮮總督府鐵道於1934年10月將清津-雄基間之鐵路(北鮮線)委託南滿州鐵道經營後,於1934年至1936年向汽車製造、日立製作所訂製16輛供北鮮線使用。滿鐵Pashisa(パシサ)與滿州國鐵"Pashishi(パシシ)"(國小パシ)採取相同設計,鍋爐配備燃燒室,且為了使用朝鮮北部出產之褐炭,火床面積及傳熱面積與滿州國鐵線使用之"Pashishi(パシシ)"相同。
滿州國鐵線
滿州國鐵線之Pashishi(パシシ)型之前10輛又稱為"國小パシ",1934年由日立製作所、汽車製造所製造。滿州國1935年3月收購蘇聯所有之北滿鐵路(中東鐵路),並於同年9月將新京站(長春站)至哈爾濱站間路段之軌距由俄國之寬軌(1,524 毫米)修改為標準軌(1,435 毫米),於該路段之路線標準提升前,曾用於牽引該路段之亞細亞號列車,並於同年底牽引滿州國皇帝溥儀初次視察哈爾濱時牽引其專列。滿州國鐵線於1936年繼續向日立、汽車增備20輛Pashishi(パシシ)型機車,其火床面積較先前生產之10輛(パシシ 5830-5839)增加0.5m2,稱為"新國小パシ"(車號パシシ 5840-5859)。1938年4月滿州國鐵線之Pashishi(パシシ)型與南滿州鐵道Pashisa(パシサ)合編為Pashisa(パシサ)。
視頻
勝利型蒸汽機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勝利蒸汽機車,讓長途旅客列車擴大了編組,一代客運機車代表 ,好看視頻,2019-11-9
- ↑ 中國長春吉林,前進型勝利型 蒸汽機車攝影___(1990年12月) ,土豆網,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