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糯米圓,《本草綱目》說糯米能溫脾胃,因此脾肺虛寒的人最宜食用糯米。溫能養氣,正氣旺盛,身體也就溫暖了,所以秋冬時節吃糯米最合適了。[1]

目錄

簡介

現多數人是將糯米煮成糯米飯來吃,這顯得過於單調、普通,缺乏特色。而善動腦筋的「煮婦」則將糯米配上腊味、海味、冬菇等原料做成糯米圓子,看上去小巧玲瓏,吃起來軟糯略微彈牙,咸鮮可口,香味濃郁,宜飯也宜菜。用其待客不失雅致。

材料:糯米1000克、花椒麵適量、臘肉200克、鹽適量、紅蔥100克、生薑20克、雞蛋3個。

做法

  1. 將糯米用溫水浸泡2小時後,上籠中蒸40分鐘。
  2. 把糯米飯攤涼,待溫溫時,打入雞蛋
  3. 先把臘肉煮熟,然後切成丁狀,紅蔥切蔥花,生薑去皮、切成末。
  4. 將所有配料放入糯米飯里,加花椒麵和鹽(可按自己口味定),拌均勻(拌均勻後,可以挖一小塊,放微波爐里烤30秒,試一下味道,主要是有生雞蛋,其實也可以吃,不過就要胃腸功能好的)。
  5. 拌均勻後,把手先用水沾濕,然後取25克左右,捏成圓形(丸子)。

貼士

  1. 如果喜歡的還可以加些香菜、冬菇、魷魚、蝦米、臘腸。
  2. 可先炒香冬菇、魷魚、蝦米、臘肉、臘腸等佐料。
  3. 糯米主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及鈣、磷、鐵等物質。在米粒中各種營養成分分布是不均勻的。除澱粉外,其他營養成分大多在米粒的胚芽和外膜內。如將米粒碾得越碎越精,那麼大部分胚芽和外膜都將碾掉,米粒只剩下一個白心,營養成分的損失也就越大。同樣,糯米食前久洗久汰,米粒外膜下的養分也將喪失的越多。

忌宜

糯米又叫江米,是大米的一種,常被用來包粽子或熬粥。中醫認為,其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氣虛、常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糯米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妊娠後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後氣短乏力等症狀。

中醫典籍《本草經疏論》里對糯米的養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說明,說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利,則中(指人體胃部)自溫,力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順則身自多熱,脾肺虛寒者宜之。」

冬季不同病症的人吃糯米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由陽虛導致的胃部隱痛,可用糯米、紅棗適量煮粥食用;
  2. 若脾胃虛弱、腹脹、倦怠、乏力,可用糯米、蓮子大棗山藥一起煮粥,熟後加適量白糖食用;
  3. 由脾胃虛導致的腹瀉、消化不良,可用糯米酒煮沸後加雞蛋煮熟食用。
  4. 由於糯米黏滯、難於消化,所以吃時一定要注意適量,兒童最好別吃。[2]

圖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