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神奇的医巫闾山(刘绍泉)

神奇的医巫闾山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神奇的医巫闾山》中国当代作家刘绍泉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神奇的医巫闾山

“五一”前夕,应闾山文化研究会之邀,我与妻子去北镇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闾山文学艺术家读闾山赏梨花采风盛会”,并一同游闾山、赏梨花。

4月26日上午8时,在北镇著名作家吴秀春大姐的组织协调下,我们一行40余人乘大巴从龙岗子站点出发,一路上边赏梨花边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闾山脚下,开始了游闾山、赏梨花活动。

这是我第三次游闾山了。记得第一次是在1988年4月底,也是梨花盛开的季节,那时我还在师政治部工作,当时去师高炮团检查工作,抽空儿与几位战友到闾山去了一趟。因为是第一次游闾山,感觉很新鲜,对闾山的印象也很深。第二次是1996年的5月4日,我和家人一同游的闾山。每一次与闾山重逢,她都会以气魄恢宏的自然景观和精深浑厚的人文渊源,将我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特别是这一次意义不同,因为是与应邀来闾山采风的几十位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艺术家在一起游闾山,并借此机会结识了这些艺术家,大家一同体验了拥有浓郁北方特色的农家院生活,同吃农家饭,同睡农家炕;同观一处景,同游一座山;同题谈文艺,同聚友情浓。大家在一起,既交流了文学创作体会,也畅谈了人生五味,既品读了渊源流长的闾山祈福文化,也分享了魅力闾山香雪海的醉人风景。通过一同游闾山,还结下了难忘的友情,所以感到格外的高兴和自豪。

北镇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医巫虑山、扶梨山,是古代东胡语音译,意为大山。它历史悠久,早在唐尧虞舜时期,就已闻名于世了。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曾对闾山抒发情怀“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全辽志》记载:“山以医巫闾山为灵秀之最”,誉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正是闾山的神圣灵秀,成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推崇的圣地,被封禅谥号,视若神明,成为数千年来封建帝王祭祀山神和佛、道、儒修身养性的绝佳之所。

历史上,曾经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二次到医巫闾山祭拜山神巡游览圣,也留下了许多墨宝诗篇,后来医巫闾山的神位一直保留着而且神位的上面都有皇帝的像。更有无数文人墨客游览此地并留下墨宝诗篇,有的还留下了感人的故事。闾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一山一水,都凝聚着世世代代北镇人的智慧。因此,闾山被誉为神山、圣山,祈福的圣地。

闾山集山、石、松、水、洞为一炉的自然景观,妖娆壮美、秀丽多姿。闾山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峰峦峻峭、山石峥嵘、奇特怪异、形态万千。闾山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其顶峰系由几块巨大的花岗岩天然垒成,下有天然石穴。拾阶而上可登临绝顶,南望渤海,水天一色。有名峰百余座,将军拜母峰、骆驼峰、三圣峰等千姿百态,令人惊叹称奇。闾山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类达2000多种,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闾山古松的奇特风姿更令人驻足玩味,有乾隆皇帝加封的云巢松、将军松,还有因形而得名的迎客松、华表松、姊妹松等形象各异、充满生机。闾山四季分明,春天万树碧绿,梨花飘香,盛夏绿荫蔽日,溪水潺潺;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隆冬银装素裹,如银似玉。闾山的石洞景观独具特色。洞穴深迥幽奇,令人叹为观止。道隐谷、桃花洞、观音洞、千佛洞等,可谓洞洞显幽,处处藏奇。

当天上午,我们主要游览了闾山风景区。闾山风景区,俗称大阁。位于医巫闾山北部景区的东侧,距北镇古城六公里,始建于辽代,明初称清安寺,后改称观音洞。清咸丰年间,为了区别于白云观上的观音阁,遂改称为大观音阁,俗名大阁。大阁周围景点繁多,著名的有三十八景,是医巫闾山的主要游览区,古人称颂大阁景区是“奇峰插云,阴水崖悬,右拥层峦,左观溟海,勒石旧迹,多有可观”。“望其佳气,郁郁葱葱,上插霄汉,下瞰蓬瀛,悬瀑飞流,乔桥盘蔚”(清康熙皇帝祭《北镇庙碑文》)。清江苏诗人沈荃也有诗曰:“山阁履层架石梁,洞口处处瀑飞凉;攀萝直上三千尺,鸟语花香白昼长”。著名的大阁八大景:道谷隐、圣水盆、旷观亭、吕公岩、桃花洞、望海寺、云巢松、南天门都在这一带。

四月的闾山,阳光明媚。我们沿着修砌整齐的青石铺就的石阶走进山门,抬眼望见山势挺拔的闾山,座座山峰手挽手,连绵起伏,朝霞辉映,格外美丽动人。山门前有一眼清泉,青山绿水,可谓生机盎然。

踏着青青山路,闻着诱人的花香,人们好像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据说这山上植的树以梨、松、杏为多,每当春日融和,杏花、梨花竞相开放,漫山皆白,与苍松翠柏掩映成趣。而当秋日朗朗,便有满树硕果,芬芳四溢。

经过山门,绕过玉女洗头像,便进入了闾山风景区。大家边走,边看,边听……满眼的碧绿欲滴,是画师的彩笔也无法调处的;满耳的泉水叮咚,是乐师的乐器也无法奏出的。

继续前行,一路上松涛轰鸣,奇松怪石,古树苍郁,秀拔凌霄。转过山坳,哗哗的流水声震耳欲聋。定睛一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莫不是到了庐山瀑布?噢,非也!是到了闾山的石棚飞瀑。当泉水从岩前飞流而下时,恰如碧玉珠帘,凌空抖落,迎着朝霞现出霓虹色彩,美其名曰:“水帘洞天。”走进天然形成的大石棚,那里雾气缭绕,冬暖夏凉,乃胜地仙境也。每当秋季风清日朗之时,树影映入圣水盆中,泉水飞迸水面,溅波跃珠,恰似无数条金龙狂舞。清高宗乾隆皇帝到闾山游览时,大加赞美此绝景,作一七言绝句,名曰《圣水盆》:“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洗头时。”

离开飞瀑石棚,再行百余步,秀丽清幽的观音阁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此为闾山风光之最。环绕观音阁,清代乾隆帝点题的“闾山八景”便可历历在目:道隐谷、圣水盆、望海寺等,每一个景致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美丽传说。道隐谷远望犹如一怪兽张口狂啸,这是一个天然的石窟,可容纳数百人,谷顶部石壁有“古洞天”、“医闾佳胜”等古匾。每到雨季,清泉从棚顶滴落,意趣盎然。

走出观音阁,来到旷观亭。旷观亭又称六角亭,位于观音阁东侧,相传这里原是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游览读书之所。朱红色的圆柱,支撑着黄色琉璃瓦的亭顶,昂然屹立在三面绝壁的岩石之上,在亭中凭栏远望,“海阔天空”之感,则从心底油然而生。在此观景,展望群峰,奇石插空,造型各异,妙不可言。而远望双塔倩影,古城英姿,千里风光尽收眼底,真是壮美异常。

挥手告别六角亭,继续向前游览。随着山势的不断升高,爬山的路也愈来愈艰险,大家都没有畏缩,信心百倍,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继续向上攀登。时而匍匐而行,时而行岩走壁,令人望而生畏。一路上,耳听风声涛声、百鸟鸣唱,沐浴在香气花海中,使我们这些久居斗室与闹市的人心里一下子清净豁达、舒畅淋漓起来,大家有说有笑,真是悠哉快哉!渐渐地,越爬越高,最后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当到达山顶望海寺的时候,真是“别是一番妙感在心头”。站在顶峰极目远眺,心中便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浩瀚之感悠然而生。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拍照,并在一起合影留念。

从望海寺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然耸立的万年松,至今已生长了一千多年,乾隆来此游览时见此松冠盖如云,躯干挺拔,枝繁叶茂,封为“云巢松”并把诗一首“云巢真可号,龙种是谁栽。”当此时,已近午时,站在树下,沿着枝干望去,万年松是在与彩云争高下,与太阳比雌雄。它勃勃的生机展现在此,显示出它不老的骨气与傲气。

人都说闾山是座龙山仙境,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神清气爽,增添一股灵气。这次游闾山,确实愉悦了心情,感受了“从善如登”的真谛。“从善如登”石刻是闾山另一经典之处。它是闾山石,也是闾山魂。佛、道、儒家皆可为箴言,做人、做事之根本。纵观全国名山大刹,所有石刻难比此石刻内涵深刻、精典、百家通用。每每登临此处,谁不沉思停步?谁不反思向前?虽然前路艰难、步步上坡,但只有向前,才有出路,才有美丽风景可观,才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胜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仁义贤良才能积德长寿,完善人格、完善事业。德者寿,也就不虚此说。登临此山,增加了精气神儿,一晚上没睡觉,我还能轻松地登上了闾山的最高峰——望海寺,令人惊奇,莫不是沾了闾山的仙气?

闾山以它的美丽和神奇为我们打开了视野,闾山松更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和高风亮节,使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谁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用我们的真诚和善良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就会得到真心的回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抛弃,不放弃”,你就会成功。不追求浮华,活出洒脱真实的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境界,再苦再难的生活也会变成人间乐土。这样,你就能超然人生,清淡出尘。

游尽美景之时,正值中午艳阳高照,在灿烂阳光照耀下的闾山更添了几分妩媚。告别了神奇的医巫闾山,当我踏上了归途,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秀美的山川,这样奇妙的构想与建筑,不仅是因为有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更是因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才使幽州镇山——医巫闾山更加璀璨夺目!

闾山赏花行

四月的闾山,春光明媚,梨花飘香,神奇的医巫闾山这位沧桑老人,身着洁白的盛装,欢笑着张开双臂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坐在大巴上向外观望,沿途道路两旁一大片白的花团锦簇扑面而来。再往远看,坡上崖边、沟壑谷岔,漫山遍野梨花盛开,一片香雪海的景象。只见那密匝匝的梨花顺着山坡向下铺展,浩浩荡荡,无边无际,随风飘过一阵阵淡淡的花香,让我们禁不住为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而惊呼,置身于此美景之中,宛入梦境,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又好像置身仙境一般,顿时心旷神怡。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梨花竞相绽放的景象。

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物。清人徐灿的一句词忽然闪入脑际“芳草绽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梨花就是这时这里的春魂,以白色为主旋律,绿色和各种颜色为背景,衬托出一幅生机盎然、五彩斑斓的圣洁画卷,真真实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满山遍野的梨花,千树芬芳,万树披白,雪海一片,把秀美的闾山装缀得风情万种,分外妖娆。

梨花,素洁雅致,志趣高雅。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写诗赋词。它有一种纯净之美,冰清玉洁,素而静心。当它用单一的白花瓣真诚的捧起一颗心时,千万朵花都有了高贵的灵魂,坦诚的面对世俗,生命的起落。它淡泊名利,却赢得了高贵的敬仰,用那微不足道的生命常态开出了让人受益和感动的花朵,让我的心和春天有了亲密的接触。

大片的梨园,梨树一棵挨一棵,一枝压一枝,万千梨花竞相盛开,一团团,一簇簇,花潮涌动,梨花开的像雪一样的洁白,亦如珍珠般透明。那姿态犹如冰清玉洁的仕女含羞微吐的样子。洁白的梨花,有的伸张舒展,挂在枝头上伸向高处,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显得洁白无瑕;有的拥挤在一起,一簇簇清一色的浅素嫩白,纯洁的美令人心颤;一朵朵,一簇簇,一串串竞相怒放,洁白无瑕的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映着清晨的阳光,流光溢彩,更显得梨花像俏姑娘撩起绿纱巾,腼腆地探出笑盈盈的脸,洁白纯净,鲜红的梨蕊点缀其间,真是娇若天仙,楚楚动人;再细看每一朵梨花,都是五瓣组成,似白色的绸缎一般柔软,有的是淡绿的花心,粉红的花蕊;有的是淡黄的花心,也是粉红的花蕊,白嫩嫩的花瓣随着春日里的微风颤抖着,似乎在唱着恋春的歌,和梨花丛中的一个个时尚女子,共同构成了镜头中最圣洁的美景。洁白清新的梨花,虽没有牡丹、玫瑰那样艳丽娇媚和雍容华贵,但天然质朴的美,没有一点雕琢和娇饰,有的只是一种淳朴健美的风韵,惹人怜爱。梨园随处可见,梨花就在眼前、手边,一路走一路观,梨花美的动人心魄。我都被梨花的美陶醉了,梨花的美呀,真是让人难以描画!梨花的香啊,沁人心脾;梨花,你是春天的使者,一年的春华秋实从这里开始!

在梨花丛中行走,望着一片美丽的梨花,我忽然想了很多。其实这梨树与柳树一样有着扎根的本领,它的生长也与柳树有些相似,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它们都可以立足生长。无论是庭院,无论是山坡良田,无论是塞外沙海……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只要能适合它的生长,梨花都随时随地为人们盛开。而且是素美无限,洁白无暇,这是心地高洁的象征。看梨花,赞美梨花,我的心中顿时荡漾起一片情愫,思绪万千。是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静思而行,绝不能被红颜所醉,在纯白的世界里漫游,会有一种宁静和心胸开阔的感觉,会有一种平平淡淡见真情的美味。人的精神世界会在一瞬间有一种滋润和唯美的升华。

世间万物,凡有生命的都是有灵性的。梨花是有灵性的,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百花争奇斗艳的大自然里,“梨花占尽三春色,冰清玉洁不染尘”。它一身素雅,不媚俗,不趋炎附势,大胆地张扬着清雅纯洁的个性,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年年岁岁,竖起人生岁月的一面旗帜。在梨园久了,会感到人在梨园心在仙境,有一种“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脱离尘俗的感觉。

梨花是闾山一件漂亮的春衣,在北镇历史上,每逢春暖花开的四、五月间,当地人都有踏青赏梨花的习俗。届时,来自城里和各个乡镇农村的踏青赏花之人,便陆续汇集到县城通往医巫闾山的大路上,他们或乘车而来,或徒手步行,或只身前往,或结伴出游,或朋友同学相聚,或举家扶老携幼,招兄喊弟、呼朋唤友之声,不绝于途。春和景明中,首尾相接约十二华里远近的车水马龙,犹如一道快乐而喧嚣的河流,载着五彩缤纷的春天的色彩和暖阳中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在一片连着一片,一山接着一山,雪一样洁白,蜜一样馨香,天空一样辽远的梨花海洋中,缓缓前行。一波紧接一波涌动着的人潮,绵延逶迤直至闾山大阁的最高峰——望海寺。观赏美丽的梨花,也是人们春游闾山的一大趣事。

闾山梨花之盛,实际上始于改革开放年代,闾山脚下的辽西农民真正成了土地承包的主人,梨树种植成了闾山地区的支柱产业,闾山才有了一年更比一年茂盛的梨园,当然也就有了如今闾山梨花的盛世。到今年为止,闾山的“梨花节”已经举办了第21届,成为闾山地区乃至辽宁旅游业的一大盛事。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争相前往闾山,参加梨花盛会,观赏梨花美景,梨花节也推动着闾山逐渐名扬中外。这次有幸来闾山赏梨花,真是格外的高兴。

千百年前的数十位帝王,虽然曾经饱览了闾山松石的俊俏,但遗憾的是并不曾欣赏到如今闾山梨花茂盛的美景;而如今辽西大地的人民,常常可以在春光明媚之时,置身于闾山梨花白色的海,嗅着闾山梨花的清香,这真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啊!

梨花,是闾山的精灵,也是闾山的春魂。它既有依依柔情,又有烈烈风骨,不喜不悲,把芬芳留给春天,把圣洁留给世界。闾山因梨花“香雪海”而名扬四海。梨花节宣传了闾山的风景名胜,也成为拉动北镇区域经济的一个亮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通过两天的赏梨花、游青岩、登大阁,走森林等采风活动,我深深地被北镇这块土地上不断积淀、传承下来的镇山文化感染、震撼。在登山健体、饱览医巫闾山秀色和满韵清风的同时,体验了北镇祈福文化的魅力;观梨花,置身于无边的花海中,聆听了梨花悄然绽放的声音,同时也深刻地领悟了医巫闾山香雪海的神韵。置身于闾山大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的浪漫和惬意。我相信医巫闾山的文化定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异彩![1]

作者简介

刘绍泉,男,笔名文思,大学本科学历。系辽宁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