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站 (臺北市)
簡介
石牌站的車站編號為R19,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一段200號。
石牌站其站名取自所在地名及臺鐵原站名「石牌」,但其實過去臺鐵車站位於本站南方的自強街底,位置更接近現在本站南邊的明德站,為石牌與北邊唭哩岸地區的分界線,石牌路北側石牌國小、石牌國中所在之吉利里,即為唭哩岸之唭哩轉音而來。}};石牌意指石碑,為當地在台灣清治時期漢人與台灣原住民聚落交界處設置的界碑,民國八十八年礦溪庄漢番界碑移至本站出口2站前廣場保存。
石牌站的台語站名廣播發音為沿用古名而來的「石牌仔」。此外,由於榮民總醫院與國立陽明大學皆位於距離本站不遠處,曾有部份人士建議本站比照公館站,於站名後方加註「榮總/陽明大學」,目前已在站名後方以括號加註榮總。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地區,一般民眾的印象就是台北榮總和振興醫院,醫療資源豐厚不在話下,捷運交通便利,石牌國中、國小明星學區更讓家長趨之若鶩。
車站構造
石牌站為高架二層車站,一個島式月台,兩個出入口。本站設有半高式月台門。
車站樓層
車站出口
出口1位於車站北端,出口2位於車站南端。
公共藝術
在車站安全梯側牆,設有一由噶瑪蘭族民俗藝術家陳正瑞,所創作的馬賽克拼貼作品《噶瑪蘭物語》
利用狀況
根據2020年12月的統計資料,石牌站在該月的每日平均旅運量約為60,736人次,在台北捷運系統中排行第18名。
此外也為了防止人員蓄意跳軌等因素,本站已於2015年增設半高式月台門來保護民眾與行車的安全[3]。
本站與北邊的唭哩岸站之間設有袋狀軌[4]可供列車落客後掉頭,因此在花博舉行期間,因應花博疏散人潮,部分時間加開由本站南抵台電大樓站之區間車。(部分區間車掉頭後,會空載通過本站、明德站、芝山站和士林站,到劍潭站才載客。)
車站周邊
歷史
- 1915年8月17日:增設車站,當時稱為唭里岸乘降場(站名取自當地地名唭里岸(凱達格蘭語:Ki-Irigan;台羅:Kilígān)。
- 戰後將站名從「唭里岸」改為「石牌」,臺鐵石牌站的入口位置在自強街底。
- 1988年7月15日:隨著台鐵淡水線正式結束營運而廢止徐榮崇. 續修臺北市志 卷五 交通志 捷運篇.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015年12月: 頁121–132. ISBN 9789860469875.</ref>(p326)。
台北捷運石牌站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 交通便利、資源豐沛…捷運石牌 環境優良,經濟日報,2020-08-01
- ↑ 臺北捷運 石牌站,flickr
- ↑ 防跳軌 北捷15站設月台門.聯合新聞網.2010-09-26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9-29.
- ↑ Track Map of TRTC.png (10756×3023) 台北大眾捷運系統軌道配置圖
- ↑ 捷運站名改漢語拼音. 蘋果日報. 2003-11-24 (Chinese (Taiwan)).
- ↑ 電動輪椅落軌 男遭輾斃 北捷石牌站 10天2起 .蘋果日報.201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