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馬關景區隸屬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地處成德綿經濟圈中心地帶,南距德陽市區15公里,北抵綿陽27公里,距羅江城區4公里,寶成鐵路、川陝公路(108國道)、成綿高速公路、成綿樂鐵路客運專線橫穿全境。漢代稱綿竹關,唐、宋易名鹿頭關,劍南蜀道上五關之最後一關,地處交通要塞,是三國蜀漢政權五十年興亡佐證地,自古為物資集散地和兵家必爭之地。

中文名稱:白馬關

別 名:綿竹關、鹿頭關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四川德陽

著名景點;白馬關,龐統祠

目錄

簡介

白馬關,是秦入蜀的最後一道關隘,是整個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有「南臨益州開千里沃野,北望秦嶺鎖八百連雲,東觀潼川層巒起伏,西眺岷山銀甲皚皚」之勢[1] 。它是有漢以來劍南五關的最後一關,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後將經過五關——葭萌關、劍門關涪城關、江油關和白馬關。清朝羅江才子李調元曾以詩句「江鎖雙龍合,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來形容此關,從詩當中我們也不難想象在古代白馬關對於整個四川在戰略意義上的重要性。

景區

走進城門,正中是金牛道,右手邊就是龐統祠墓龐統祠和龐統墓,坐落在白馬雄關之巔,掩映在森森翠柏之中。它是四川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三國蜀漢遺蹟,不僅是三國蜀漢政權興亡的見證地,而且也是全國唯一紀念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龐統的專祠。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馬關景區是三國蜀漢文化旅遊線上的重要節點,也是「大九環」旅遊線的重要節點,德陽旅遊「南有廣漢三星堆,北有羅江白馬關」已形成共識。

白馬關景區內除了龐統祠外,還有龐統被射落馬的落鳳坡、劉備安葬龐統的龐統墓、以徽派迷宮院落為主的倒灣古鎮;以及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級道路,連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幹道——金牛古道;還有殘存有昔日輝煌的點將台、換馬溝、八卦古戰場、五丁谷等三國遺蹤,構成了德陽三國蜀漢文化旅遊美不勝收的歷史長廊。白馬關景區是連綴在三國遺蹟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歷史

歷史上,白馬關曾經三次易名。東漢時,因其地處於古綿竹城的東北面,所以被稱為綿竹關;唐代改名為鹿頭關,這是由於關樓地處鹿頭山;公元907年,朱全忠於長安篡奪唐朝政權以後,盤據四川的王建,乘機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權,他移鹿頭關到黃許鎮的綿遠河畔,依水建立關隘,隨之借用歷史上漢高帝騎白馬路過此地、龐統和劉備曾經在山下互挽坐騎這兩段歷史,而將此關正式定名為白馬關。

關樓上「白馬關」的關名,則是宋朝大文豪、眉山先賢蘇軾的墨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