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惠生
生平
- 1910年(宣統二年)獲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其後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
- 民國4年(1915年)回國後曾任新斐德福城聖路加醫院外科醫師、上海哈佛醫學校解剖學講師。
- 1916年再次赴美,歷任波士頓加爾納醫院、兒童醫院、麻省總醫院、約翰·霍布金斯醫院骨科醫師,加入美國醫學會及骨科醫師協會為會員。
- 回國後,又擔任北京協和醫院、上海西門婦孺醫院、蘇州博習醫院、杭州廣濟醫院骨科醫師。
- 1918年(民國7年)回國,主持北京協和醫院骨科。
- 1920年(民國9年),返滬開業行醫,兼任西門婦孺醫院、蘇州博習醫院、杭州廣濟醫院骨科醫師。
- 1922年起,歷任上海紅十字會醫院總辦、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外科主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及滬江女子醫學院教授。
- 1927年,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醫監理委員會委員長。
- 後任上海紅十字會醫院總辦,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外科主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部及滬江女醫學院教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醫監理委員會委員長,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山醫院名譽院長等職。
- 1928年,與兄弟牛惠霖一同創辦上海骨科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骨科醫院。
- 1930年(民國19年),當選中華醫學會第八屆會長。任內實現與中國博醫會合併,消除國籍界線,加強醫界團結。
- 1937年,又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山醫院名譽院長。[1]
家庭
牛惠生的父親牛尚周是嘉定歷史上的首位留學生,母親倪桂清則是清末著名傳教士倪韞山之女。他也是宋氏三姐妹的表兄弟。[2]
牛惠生與其妻徐亦蓁育有一子牛康民(Peter Kong Ming New)。牛康民是美國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塔夫茨大學、多倫多大學等校教授,並曾任應用人類學會 主席。[2]
醫德高尚,技術精湛
牛氏為中國最早的骨科專家之一。 1927年,1932年(民國16、21年)紅軍將領陳賡腿部負重傷兩次秘密來滬就醫,均由牛氏及其兄牛惠霖精心治復。民國17年,牛氏創辦中國最早的骨科醫院-上海骨科醫院,擁有醫師21人,病床75張,全年住院病人近千人。
1936年(民國25年),在杭州廣濟醫院創辦殘廢兒童院,專門收治無家可歸的殘廢兒童。
1937年(民國26年),日內瓦萬國外科協會授予會員銜。牛氏逝世後,家屬遵遺囑將所藏圖書資料及遺款1萬元贈予中華醫學會圖書館。
家庭
牛惠生的父親牛尚周是嘉定歷史上的首位留學生,母親倪桂清則是清末著名傳教士倪韞山之女。他也是宋氏三姐妹的表兄弟。[2]
牛惠生與其妻徐亦蓁育有一子牛康民(Peter Kong Ming New)。牛康民是美國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塔夫茨大學、多倫多大學等校教授,並曾任應用人類學會 主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