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炒肝
圖片來自痞客邦

炒肝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以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等為輔料,以澱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最初吃炒肝時講究沿碗周圍抿並要求搭配着小包子一塊吃,但現在吃炒肝早已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目錄

起源

北京的炒肝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但是更常見的說法是,炒肝是前門鮮魚口胡同會仙居在1900年前後[1]在白湯雜碎的基礎上,去掉豬心、豬肺,並用澱粉勾芡而發明的。因此,會仙居被認為是炒肝的創製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會仙居與天興居合併。1997年12月,北京天興居製作的炒肝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

炒肝的配料中有豬的心臟,故而當時京城曾流傳「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後語,這句歇後語引起會仙居掌柜的不悅,遂從炒肝的配料中出去心臟和肺,卻又因此落下「會仙居炒肝—沒心沒肺」的歇後語,至今炒肝的配料中仍然沒有心和肺。

另一種說法認為,炒肝源自滿族按照薩滿教習俗殺豬祭神、並分食祭肉後,將腸、肚等內臟燴成一鍋由眾人分食的習慣。滿族入關建立清朝後,將這一習慣帶至北京。由於滿洲王公貴族、八旗佐領等大戶人家按習俗每日均殺豬,因此剩餘大量祭肉及肝、腸、肚、肺等下水,無法食盡,遂出售給小販,逐漸發展出白煮肉、炒肝、滷煮火燒等多種小吃。炒肝中的「炒」字並非漢語中用油翻炒之意,而是源於滿語「colambi」,此字雖譯自漢語「炒」字,但意思更為廣泛,烹、炒、煎、熬均稱之為「炒」。炒肝雖為水煮,但最終熬為濃汁,余湯極少,因此使用「炒」字而不用「煮」字(滿語為bujumbi)。另一種北京傳統小吃「炒紅果」也是將紅果燉熟、熬為濃汁而成。[2]

炒肝食俗

北京人傳統吃炒肝並不用湯匙筷子,而是整碗端起來喝。所以從前若有人吃炒肝用匙筷,老北京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必為外地人。 一碗炒肝配豆漿,一籠包子蘸點醋,很多北京人就好這一口。

製作方法

豬腸用鹼、鹽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淨後再煮。開鍋後改用文火燉,鍋蓋蓋好使腸子熟透而不跑油。爛熟後切成5分長的小段,俗稱「頂針段」再將鮮豬肝洗淨,用刀斜片成柳葉形的條。再將豬肝洗淨切片備用;將熟豬油倒入炒鍋內,用旺火燒熱放入大料,再依次放入黃醬末、醬油蒜泥,炒成熟蒜泥備用;將豬骨湯燒熱,放入豬腸在一起燉,最後放入豬肝、醬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等調味料攪勻,待湯沸後,立即用澱粉勻芡,再煮沸即成。

歇後語

  • 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
  • 你這人跟炒肝似的——沒心沒肺
  • 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
  • 會仙居炒肝——沒心沒肺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崇文區飲食資料匯編.p163
  2. 《京城舊俗》,愛新覺羅·瀛生,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 754020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