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潮汕英歌舞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英歌舞

外文名;The singing and dancing

流行地區;廣東、香港、泰國等

實 質;漢族舞蹈形式

由 來;「及時雨說「等

表演器具;英歌槌

表演裝扮;梁山好漢

分 類;傳統民俗文化

潮汕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汕頭揭陽潮州汕尾等地;中國香港泰國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 。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揭陽市普寧市、惠來縣, 汕尾市陸豐市 ,潮州市潮安區,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區。根據民間藝人的口耳輩傳和一些佐證資料的介紹,潮陽英歌源溯明代。[1]

目錄

表演特點

英歌舞分前後棚,前棚36人,每人手執長約1尺4寸,直徑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海螺號和吆喝聲,兩棒相擊翻轉,邊走邊舞。後棚72人,扮成各式雜耍藝人,敲打鑼鼓伴唱,有的還加上扮塗戲,或加進武術表演。其隊列變化有長蛇挺進、雙龍出海、四虎並驅、粉蝶採花、孔雀開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後敲等;臉譜有文面、武面之分;節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別。潮陽英歌舞熔戲劇、舞蹈、武術於一爐,表演獨具魅力,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

在農村,英歌被群眾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徵、驅邪的魔力。一般參加英歌隊者都應是年輕力壯、英武瀟灑的小伙子。表演英歌舞者在平時的生活中和周圍群眾關係極好,朋友也多。姑娘們對他更有一種愛慕之情,常常從英歌隊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特別是頭槌和二槌,更是姑娘們追求的對象。跳英歌舞歷來被視為吉祥的化身,人們認為跳英歌舞是「好彩頭」。這年誰能夠進入英歌隊,這年辦事就順利,事事如意。

普寧市是流行英歌十分廣泛的地方,這裡的村民認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風邪氣驅趕淨盡,以正壓邪確保平安。所以,一些大型建築的奠基、辦公大樓落成、大橋通車、學校慶典儀式舉行時,都免不了要請英歌隊大舞一番。在鄉村,百姓們只要聽到英歌聲,就在門口作好了迎接準備。英歌隊來了,戶主就鳴炮邀請,這時英歌隊就得進入院內,在院內表演一番。人們認為,經過英歌隊舞過的房屋,能永保平安。

由來

英歌舞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及時雨說」,一種是「秧歌說」,一種是「儺舞說」。

「及時雨說」就是在明末清初紹興名士張岱的《陶庵夢憶》這本書中「及時雨」一節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一節里描寫的是求雨的場面。張岱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滸英雄的大哥宋江綽號就叫「及時雨」。

秧歌說就是說英歌舞是從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脫胎來的。因為英歌與「秧歌」在潮州話里的發音是比較相似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英歌是從古代的儺舞進化而來的。

舞蹈內容

英歌舞的舞蹈內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

表演器具

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長的圓木棒,稱為「英歌槌」。「英歌槌」的長度一般為1.2尺到2.0尺。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

裝扮

英歌的隊員的裝扮,是按梁山好漢的形象來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別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領頭的舞槌人一般來說,左隊頭槌是秦明或者是掛黑須的李逵,右隊是楊志或者是掛紅須的關勝,二槌是林沖,三槌是魯智深武松。 英歌舞的舞蹈融匯了戲劇、舞蹈、武術等成分;這種舞蹈陽剛而恢宏;現在成了人們表達喜慶的一種方式。

即英歌隊伍整體組織中的前頭部分,也是英歌隊的主體部分,小規模以24或36人組成,大規模由108名年輕力壯的男子漢,化裝為梁山泊起義部隊的主力軍的英雄好漢組成。其領頭兩人為指揮,必須掛黑須與紅須,黑須為李逵,紅須為楊志秦明。和尚打扮的是魯智深武松。其中還有兩個男扮女裝的為孫二娘顧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紋龍史進、獵戶解珍等。整個隊伍中的2/3的人手握兩節木棒,每節長尺余,敲擊起舞,通過剛勁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現英雄事跡。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進。另外,隊伍中必有一人扮時遷,手執布制長蛇,穿梭騰躍,調整隊形,交流舞姿動作和舞蹈圖形信息,前棚舞蹈隊伍表演時,敲擊着木棒和小鼓,伴隨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鑼鼓節奏,緊湊速齊地以優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樣的舞蹈動作和編演表現攻城戰陣的舞圖形。威武壯觀,具有強烈的感人藝術魅力,給觀眾以振奮昂揚的感受,激發人們扮英雄、學英雄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英歌舞傳統的舞蹈動作和藝術圖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麥穗花」、「田螺圈」、「攬槌」、「眼鏡框」等。在過去,除了舞英歌外,還有唱英歌,就是在舞的過程中還要伴唱。唱詞既有歌頌梁山泊英雄好漢打大名府壯舉的歷史內容,也有摻雜宣揚「廿四孝」等民間流傳的規勸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勸世良文,如:「丁蘭哥,南山去牧羊。見羊兒,跪乳報恩。丁蘭念母心悲傷,刻木奉祀行孝道,早晚菜飯敬親娘……」但這種邊舞邊唱的做法往往因為唱而影響了舞的協調性,又妨礙了舞槌強烈節奏的速度和斬度,所以現在已經甚少有伴唱的了。

中棚

中棚的演出節目,主要是表演一些劇性較強、娛樂氣氛濃郁的傳統曲藝節目。其傳統的完整表演節目有13個,都是以民間趣聞軼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編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兩位扮演者頭戴彌勒佛面具,手執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觀眾,為中棚隊伍開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聽揚佛」,一至幾人扮演和尚,手執佛塵說唱前進。唱詞內容多宣揚佛教教義,宣揚因果報應;第三是否「牽豬蕸「,表演民間配種員的生計,屬趣味性節目;第四層是」雙搖鼓」,表演民間搖鼓貨郎下鄉做小日甚一日雜生意,屬鬧劇;第五是「農夫扶犁下地「,則反映農民一年四季勞動生活艱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車」,取材民間傳聞,反映的是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困苦處境;第七是「釣魚」,屬反映魚人生活情趣的說唱節目;第八是「桃花過渡」。傳統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間男耕女織的說唱節目;第十是「和尚戲尼姑」。屬低級趣味的鬧劇;第十一是「鬧花燈」。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燈,邊舞邊唱的娛樂性節目;第十二是「婦女賣藝」,是反映民間藝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會」,是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喜劇性節目。中棚十三個節目,內容豐富,需要眾多的技藝雙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況下,比較難齊全地表演全部節目,便有選擇地表演其中若干個。

後棚

即英歌整體組織中的後頭部隊,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義軍與民眾匯合在一起,組成強大的後備力量。每人手執各類刀、槍、劍、戟,形成聲勢浩大的武士隊伍。這支隊伍,一般由象徵性的十六或二十四、三十六人組成,人數沒有嚴格的數量要求,只求偶數。這支隊伍的成員,輪番上場,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術,以表現梁山泊義士個個是英雄好漢。表演過程中,有拳術單打、對打、混合打,也有各種器械的單打、對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擊槍刺,刀光劍影,真槍實打,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最後的收場節目是「打布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員,他的半腰束掛上布制的馬匹,上半身露在布馬中間上面,下半身為布制馬匹所掩蓋,酷似騎馬形狀。這官員兩持雙鐧,與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進行對打,最後以朝廷命官被打敗狼狽而逃作為英歌結束的活動標誌。「打布馬」的由來,傳說有那麼一段故事:清朝時期,里湖境內有一庵寺,朐曰墳頭庵。庵里住着一個武藝高強的和尚,當時的知縣以為這是隱患而前來清剿。可是,和尚武藝強,縣太爺被打得一敗塗地,狼狽而逃。後民眾便把這個故事編成「打馬布」,並被了展成為一個藝術程式,隨在英歌后棚演出。

地區

潮陽、潮南、普寧、惠來、 陸豐、潮安的英歌在廣泛的流傳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風格,若按舞蹈節奏的板式劃分,大致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種。

慢板英歌

慢板英歌節奏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構成一組動作,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此外,還有「醉槌」英歌,舞者舞時形似醉漢,別具神韻。慢板英歌主要流傳於我市的棉北、文光、城南一帶。

中板英歌

中板英歌的節奏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打七棒(英歌棒)構成一組動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構成一組動作的,鑼鼓點與慢板英歌有明顯的不同,前者鼓點中間,有停頓和拉長,後者則是連續敲點。中板英歌主要也流傳於棉北、文光、城南一帶,其特點是穩鍵中見瀟灑,古樸中現圓活。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的節奏快,鼓點緊,並隨着隊伍的陣勢開合而多變,所用的英歌槌較短,運槌靈便,快板英歌一般分為三類,對打套式、普寧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對打套式是運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單槌、雙槌等表演程式,溶進了南拳的單打、雙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由於南派武術的有機溶入,因而舞蹈動作顯得特別勇猛威風。南山文派英歌的特點是參舞的隊員不是全執舞棒,而是前部分的隊員兩手各執舞棒,後部分的隊員則一手執小鼓,一手執鼓槌,槌鼓共鳴,熱烈活潑。在舞蹈過程中,間或出現「渡江」的表演程式,使得舞蹈旋律具有峰迴路轉、濃淡有致之妙。這是南山文派獨有的特色。南山武派英歌的隊伍結構和表演形式,類同南山文派,所不同的是武派沒有「渡江」形式,武派的特點是在陣圖的變化中,每每出現一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擊組合」,突出「武」的威勇,使得場面更加雄奇壯觀。

由於快板英歌節奏快,訓練強度大,目前在潮汕地區,普寧南山武派發展面臨着一些實質性的難度,武派的英雄風貌、勇武氣概難現往日風光。當前,快板英歌武派發展較好的是潮陽銅盂草尾村英歌隊。草尾英歌隊主要發展優勢在於,突破英歌發展人才匱乏、資金不足的困境,該隊以神社為發展依託,每年借農曆二月十七及二月十八兩日恭迎聖母娘娘及媽祖(即海峽兩岸沿海居民共敬的媽祖林默娘)到村巡遊之名,組織青壯年訓練英歌節目,固定公演一到兩次,既團結鄉里,又使青年鍛煉身體,提高素質。

草尾英歌以勇猛出名,突出動作快、氣勢猛,在潮汕英歌中別樹一幟。這主要得益於草尾英歌作為潮汕特色文藝活動,在草尾村普及度高,幾乎所有草尾男子自小習英歌舞,人人會英歌舞。且組織方式靈活,號召力強,資金主要通過神社活動募捐及當地鄉賢踴躍支助。因此,發展勢頭良好,興盛不衰,成為潮汕英歌隊中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一支文藝隊伍,也成為了潮汕英歌舞快板文化的活的資料。

在潮陽英歌中,還有與上述各流派英歌風格迥異的「女英歌」,女英歌衍生於男性英歌,但其風格又有別於體現陽剛之美的傳統英歌,演起來輕盈活潑,矯健俏麗,令人耳目一新,可說是一枝獨秀。女英歌產生於本世紀五十年代,女英歌隊近年來有開展活動的主要是:貴嶼鎮的華美和龍港等村的女英歌隊。

在潮陽英歌中,有條件的地方,還配有英歌后棚,所謂「後棚」,就是緊接在英歌隊員後面的表演隊伍,大致表演戲曲片斷和武術等,近年來,以潮陽來說,大多數英歌隊不帶「後棚」。至於前棚的英歌隊員,名額也沒硬性規定,一般視本鄉「壯丁」多少而定,有24人的,有36人的(俗稱36天罡),有72人的(俗稱72地煞),也有108人的(扮成梁山泊108好漢),棉北辦事處的後溪英歌隊,便擁有108名隊員,是潮陽市目前一支隊員數最多的農民舞蹈隊。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漢族男子漢典型舞蹈"。關於潮陽英歌的淵源,學者專家早已作了許多探究,雖至今未有定論,但大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即潮陽 英歌是流而不是源, 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遠。至於直接的源頭,則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 說來自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一說來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說來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南方漢民族民間舞蹈向以輕靈清秀為特色,然而,在粵東濱海一隅,卻繁衍着這樣一種只有雄渾蒼勁、凝聚了黃土地厚重感的陝北腰鼓才能與之相媲美的英歌舞。

首先,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陽具有一個源於鄒魯又異於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與祭祀驅邪相關。從出土的新石器、銅盂孤山晉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中的儺文化與祭祀為英歌淵源重要部分。

潮陽背山臨海,環境險劣,災害屢見,限於條件無力抗擊便產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災弭禍。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韓愈派人來今悔門鎮之大湖祭神,有"吹擊管鼓侑香潔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馬精)奔騰附行""吾邑烽火不絕.炮鼓之聲相聞。"今英歌表演者面臉譜應是祭祀儺舞面具簡化,南山英歌前棚有擊小鼓.至今英歌仍參加游神驅邪,說明英歌形成與祭祀驅邪有關。且潮陽也祭祀雙忠烈,"邑城每年二會雙忠會有錦衣舞馬之歡".可見英歌遊行、英雄氣質與茲可算一脈相承。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是廣東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群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它起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習武 (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地區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普寧英歌於2006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作為「廣東文藝奧運軍團」代表隊之一在北京天安門表演,為北京奧運會開幕營造了熱烈氣氛;2012年,第二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為廣東省27個榮譽單位之一。另外,普寧英歌曾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還曾先後代表廣東省到北京天津參加全國文藝匯演,譽載京華。也多次被中央電視台的《遠方的家》《走遍中國》所專訪。

陸豐英歌

陸豐英歌舞」

是甲子鎮、甲西鎮、甲東鎮 ,湖東鎮,南塘鎮,民間傳統節目,歷史悠久,據悉,英歌舞在潮汕地區已有500年的傳承,

且形成了不同流派和風格。其中甲西濠頭英歌舞,據傳清代光緒年間,從福建引進,流傳至今三百餘年。其緣起大致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少林寺農民起義集訓據點被攻破以後為掩人耳目進行的訓練;一說是據明末畫家陳洪綬畫水滸108將的圖案發揮,為反清復明而創作此舞蹈形式;也有說是拳館帶徒為練習拳腿硬功而創;更有說是水滸107名英雄好漢為營救被朝廷捕禁的盧俊義而化裝成民間藝人前往攻打大名府的行進舞蹈列隊,種種傳說,難以定論。由於英歌舞具有古老裝扮,武姿雄偉,氣勢動人,又是群眾「增強體質」的一種文娛性體育活動,受到群眾賞識和喜愛,代代傳承,百賞不厭。2007年6月入選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是甲子鎮的一張「金名片」,也是目前陸豐市文化產業的品牌之一。

潮安英歌

潮安文里英歌舞的主要道具稱為「英歌槌」,長度一般為1.2尺到2.0尺。英歌舞主要是搬演《水滸傳》故事,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表演人數最多不超過108人。潮安文里英歌的內容,與潮汕其他地區的英歌大致相同,主要是表現梁山好漢化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其主要情節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妝賣藝、乘機闖府、救盧出府、英雄會師、凱旋歸山、歡慶團圓等。在明快的音樂節奏中,舞蹈演員邊舞邊吼,虎虎生威,且在舞動過程中不斷地變換着隊型,組合成「天罡圖」「滿天星」「雙金錢」「眾星捧月」「打中街」「雙龍吐瑞」等陣形;潮安文里英歌的動作主要有洗街、藏劍、單、雙鏢槍、背槌、過跨、勾腳等。舞者們手持英歌槌交錯翻轉叩擊,其動作豪放、陽剛威武,配合着震天的鼓聲、英歌槌猛擊的聲音,用剛勁、雄輝的腳步,踏出一個波瀾壯闊的世界,展示出不可抑制、直衝九霄的力量與豪情。以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梁山伯英雄好漢形象,與潮汕民間驅邪除惡、迎祥接福的的社會祈願聯繫起來,對於抵制社會的不良風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英歌舞不僅充實着群眾的娛樂生活、強健着人們的體魄,也能夠通過陽剛的舞蹈激發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潮安文里英歌舞在地方社會發展中發揮着教化群眾、傳承文化、健身娛心的社會功能。但是,隨着時代變遷,當地學習英歌舞的年輕人愈來愈少,這一民間藝術也面臨傳承的困境。

惠來英歌

惠來英歌舞,相傳始於明朝中期,表演形式與陸豐同類活動相似,故稱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惠來英歌舞多採用二拍一段連作,無論是在舞蹈、還是在行走的游演,都可在五個手指中旋轉三百六十度,即「咚咚—鏘、咚咚—鏘」。是惠來英歌舞以獨特的表演技藝,演繹着海洋博大澎湃的地區民眾的性格。

在北京

英歌舞在北京之「永豐英歌」

1988年8月,應全國藝術院校第二屆中國舞「桃李杯」賽比賽委員會之邀,潮陽縣永豐英歌隊來到北京後,8月3日在北京舞蹈學院廣場進行一場試演,頓即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堪稱一炮打響。8月5日,英歌隊在「桃李杯」賽的開幕式上表演,情緒熱烈,氣氛活躍,更博得觀賞者的連聲喝彩。

北京的群眾,對來自廣東潮陽農村的英歌舞是陌生的。他們看見英歌隊員畫着李逵楊志等梁山泊好漢的臉譜,還以為要演什麼戲。但當英歌鑼鼓一響,英歌隊員舞槌擊鼓,奮躍登場舞起來時,即令他們賞心悅目。一場精彩的表演,使得當地的群眾,對英歌由陌生轉為喜愛。他們覺得這種舞蹈很有氣勢。看過英歌表演的北京群眾交口稱讚:潮汕英歌真棒!就連能歌善舞的延邊姑娘,也嘖嘖讚賞英歌舞得好。日本著名舞蹈家大屋政子看了英歌表演,也很賞識,熱情鼓掌。英歌隊員到商店買東西時,許多售貨員都向英歌隊員要票。滿載英歌隊員的車輛所停之處,都有群眾圍觀。潮陽英歌在北京,不但受到國內外藝術專家、學者的器重,也受到首都群眾的熱烈歡迎,一時成為北京的「熱門貨」。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系主任、第二屆中國舞「桃李杯」賽組委會執委潘志濤,在觀看英歌表演的過程中,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與激動,在頻頻給正在表演中的英歌隊員鼓掌的同時,由衷地連聲叫「好!好!好!」 他說永豐英歌舞的精彩表演,反映了中國民間舞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說,如果有人要問:中國舞蹈的根在哪裡?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象永豐英歌這樣的民間舞蹈,就是中國舞蹈的根。他還說,永豐英歌隊員都是血氣方剛的中、青年,民間舞蹈看來是後繼有人的。可以肯定,這條中國舞蹈的根是永遠不會斷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能夠發揚光大,從這支農民英歌隊中,我們可以看到「希望」所在,我們可以獲得信心……

前來採訪的在京10多家報社的記者,看到千里迢迢從南海之濱來到祖國首『都獻藝的農民英歌隊的精彩表演,引起很大興趣,表示深切關注,認為永豐英歌隊不愧是一支有地方特色、泥土氣息濃厚的民間舞蹈隊伍。新華社記者楊飛在其所攝的登於8月6日《北京日報》上的新聞照片的解說詞中,除了肯定永豐英歌隊的精彩表演外,特地指出「……這一支規模的農民舞蹈隊進京參加專業性藝術交流活動還是首次」。 《北京晚報》記者黃中俊,以《賞心悅目看「英歌」》為題,撰文贊評永豐英歌,指出「永豐英歌是民間舞蹈的精華」(見1988年8月6日《北京晚報》)。8月5日的天津《今晚報》等,也報道永豐英歌隊在開幕式上進行精彩表演的消息。中央電視台除於8月5日晚播放英歌表演的電視新聞外,還特地於當天下午派出大型拍攝車,調動陣容可觀的拍攝隊伍,為英歌表演進行專場錄像。還要提及的是:永豐英歌隊上京之前,7月31日的《工人日報》便已登載題為《「潮陽英歌舞」將進京》的專文,介紹永豐英歌的風格、特點。

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出席了本屆「桃李杯」舞蹈賽的開幕式,並首先觀看了潮陽縣永豐英歌隊的表演。英歌隊員個個情緒高昂、精神抖擻,加上幾串火炮爆出的連珠式的響聲,煞象為「梁山泊好漢」助威鼓氣,因而舞得更加精彩。表演結束後,高占祥副部長欣然給英歌隊簽名留念。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馬慶雄也前來觀看永豐英歌隊的表演,他對永豐英歌隊上京獻藝之舉表示讚賞和支持,並在「留名錄」上簽名。在京工作的鄉親愛家鄉「特產」

在京工作的鄉親,得到家鄉英歌隊首次上京獻藝的喜訊,十分高興,奔走相告。他們把紮根於家鄉土壤的英歌舞,喻為家鄉的「特產」,感到格外親切,格外珍貴,都希望先睹為快。試演那天,許多鄉親都趕來探望來自家鄉的英歌隊員,並觀賞英歌表演。年逾花甲、行走不便的離休幹部彭篤民也在其夫人的陪;司下,拄着手杖,興致勃勃地專程前來觀看錶演,看後深感滿意。是的,離開家鄉日久、在京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一旦看到孩提時曾經看過的家鄉農民舞蹈如今更呈生機、更溢華彩,怎能不由衷高興呢?

登上主席台

本屆全國藝術院校中國舞「桃李杯」賽,規模可觀,知名度高。參加比賽的,有來自全國各省市的27支舞蹈代表隊,這是一次全國性的舞蹈藝術群英競技的盛會,許多有聲望的專家、學者也到會參加。潮陽縣永豐英歌隊以其特邀代表隊身份,在這次賽會上享有殊榮。英歌隊的領隊被請上主席台。這一「請」,不但表示對全體英歌隊員的尊重,而且表示對來自祖國南疆的民間舞蹈藝術的珍愛和推崇。

相關視頻

2018潮汕英歌舞

參考來源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