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初雪圖
圖片來自大紀元文化網 |
〈江行初雪圖〉絹本,縱:25.9公分、橫:376.5公分。是五代南唐畫家趙幹唯一傳世的作品,卷首有南唐李後主以金錯刀 書:「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本幅描繪初冬江南水景,旅人策蹇,漁夫打漁謀生的生活細節,具有鮮明的江南區域畫風,在性質上則屬於風俗畫。這一件重要的南唐遺珍,在北宋初屬私人收藏,後入內府,為《宣和畫譜》著錄。後收入元朝內府及清朝內府,是件流傳有緒的精品,目前收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目录
创作背景
南唐先主时由于以武人为主导,故其风气粗犷而质朴,随着大量文人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又由于其远离中原故而少了些贵族的皇家气而多了些社会化的文人气。这种重艺追雅的结果带来的是士人追求个性自由,常有率性而为的举动,李煜、韩熙载等都是其代表。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群臣效仿成为风气,一时“魏晋风范”似又再现。体现在书画创作上表现为:标新立异,冲破传统法度,追求自我个性,反映现实生活。《江行初雪图》所描绘的生活化场景,就反映出了南唐绘画艺术上平民化的艺术风尚,这是南唐绘画最具时代性的特征。[1]
賞析
五代南唐畫院人才輩出,但流傳有序的作品並不多見,其中趙幹的《江行初雪圖》算是一件。
《江行初雪圖》繪冬天江上漁民捕魚勞作、江岸行旅瑟瑟前行。兩岸蘆葦、竹枝在風中搖曳,空中雪花飛舞,枯樹積雪泛白,連行旅中的驢子都凍得躊躇不行。沿江兩岸的漁民或拉縴或撐船,或張網或炊事,給蕭瑟冷寂的畫面增添生機,也表現出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從藝術表現來看,畫家通過淡墨漬染畫絹來烘托氣象,以彈粉法來表現雪花,人物線條簡勁、表情生動,蘆花、枯樹、水紋和山石的畫法都很有特點,對於研究五代時期繪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整圖在空間安排上也獨具匠心,確有「窮江行之思,觀者如涉」的魅力,也印證了《宣和畫譜》所云趙幹「多作樓觀、舟船、水村、魚市、花竹,散勢為景趣,雖在朝市風埃間,一見便如江上,令人褰裳欲涉而問舟浦漵間也」。此作因長期珍藏於內府之中,後世畫家受其影響者不多,據張丑《清河書畫舫》說,王蒙《岱宗密雪圖》祖之。
《江行初雪圖》卷首有一行行書:「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學生是南唐畫院的一種官秩,並非學畫之徒,此官秩宋代畫院沿用之,如《圖畫見聞志》記載趙光輔、侯封曾為北宋「圖畫院學生」,《圖繪寶鑑》載劉堅、劉松年曾為「畫院學生」。此行字《清河書畫舫》《石渠寶笈初編》作「款署」,今學界或作李煜所書。前隔水有金昌宗標題「趙幹江行初雪圖」和清高宗題跋一段,卷後接紙亦有清高宗題「養心殿三希堂清玩真跡」一行以及元代天曆二年奎章閣諸臣進呈題名。畫幅有「神品上」三字,不知何人所書。卷中鈐有金代明昌內府「御府寶繪」「內殿珍玩」「群玉中祕」「明昌」「明昌寶玩」「明昌御覽」「秘府」諸璽;元代「柯九思印」「天曆之寶」;明代「司印」半印、「吳瑞徵印」「吳仲庚」及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標、安岐諸印和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璽,《宣和畫譜》《清河書畫舫》《石渠寶笈初編》等著錄。由此可知,《江行初雪圖》曾經北宋內府、金內府、元柯九思、元內府、明代嚴嵩、吳仲庚以及清初梁清標、安岐收藏,乾隆時期入清內府,今存台北「故宮博物院」,是現存最無爭議的五代畫作之一。[2]
參考文獻
- ↑ 江行初雪圖,百度百科
- ↑ 趙幹《江行初雪圖》賞析:散勢的景趣,每日頭條,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