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南絲竹,指流行於長江下游以上海為中心地區(包括蘇南、浙西)的器樂作品。[1]

江南絲竹
藝人或藝術家

目錄

簡介

「絲」是形容用絲做弦的弦樂器,如二胡琵琶等;「竹」是形容用做的管樂器,如笛子等。

除此之外,常用的樂器還包括揚琴三弦等。[2]

江南絲竹曲調悠閒纏綿,秀雅悠揚,風格典雅華麗,其傳統技法強調「你繁我簡,你高我低,加花變奏,嵌擋讓路,即興發揮」等。笛子和北方短而高亢的「梆笛」不同,是長的「曲笛」,吹奏的樂聲綿軟,和二胡等樂器配合非常和諧。

著名的曲目有《三六》、《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行街》、《四和如意》、《雲慶》、《歡樂歌》、《中花六板》,號稱「八大名曲」[3]

歷史

明代,江南絲竹出現於江蘇蘇州。嘉隆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戲曲音樂家們在太倉南碼頭創製崑曲水磨腔的同時,以張野塘為中堅人物組成了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用工尺譜演奏,由崑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後逐漸形成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4]

明萬曆末在吳中(蘇州地區)形成了新的樂種"弦索",可算是江南絲竹的前身。它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後正式定名為江南絲竹。

清咸豐庚申年(1860年)《秘傳鞠氏琵琶譜》的手抄本中已載有《四合》一曲(據說此版本問世時間還要往上推溯很多年)。據研究,《四合》這一套曲自成一系,現在流行的江南絲竹八大曲中的《行街四合》、原板《三六》、《雲慶》都與它有不少曲調聯繫。[5]

另在公元1895年李芳圓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附有《虞舜薰風曲》(俗名老八板)和《梅花三弄》(俗名三落),這些曲譜與江南絲竹中相關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因此可以這樣說,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絲竹樂曲已在民間流行。

1911年後,絲竹樂逐漸以上海為中心,並組織了許多演奏團體,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鈞天社」等。上海江南絲竹的班社有「清客串」和「絲竹班」(上海郊縣有稱清音班。所謂清客串系人們在業餘之暇奏絲弄竹以自娛娛人。參加者來自社會各階層中的絲竹樂愛好者。「絲竹班」分散在上海郊縣,常在婚喪喜慶等場合中演出。

清末遍及江、浙、滬地區。道光年間的《嘉興府志》對其名提出了解釋:「采蘇杭之絲,截洞庭秀竹,變吳越佳音,集弦索精粹,江南有絲竹也」。不過正式定名則是在20世紀50年代。[3]

特色

江南絲竹的最大特點就是演奏風格精細,在合奏時各個樂器聲部既富有個性而又互相和諧,支聲性復調織體寫法很有特點。樂曲多來自於中國民間婚喪喜慶和廟會活動的風俗音樂,有的是長期流傳於中國民間的古典曲牌。

江南絲竹的音樂屬支聲復調,不同樂器可以自由加花、變奏。它與崑曲有一定的關係,以至於有人認為它發源於崑曲。不過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和崑曲的曲牌並沒有聯繫。崑曲主奏樂器是笛子,而江南絲竹則是笛子、二胡同為主奏樂器,琵琶揚琴等伴奏樂器都有各自的發揮。它與十番鑼鼓的關係更近,十番鑼鼓的套曲《鑼鼓四合》與《四合如意》相似。[3]

藝術魅力

江南絲竹傳統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簡、你高我低、加花變奏、嵌擋讓路、即興發揮等手法,並逐步形成"小、細、輕、雅"的風格特色。這種技法和風格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謙讓、協調創新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

絲竹樂來自民間,植根民間,簡便易行,適宜推廣,有重要的民俗文化價值。

江南絲竹曲目豐富,傳統樂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雲慶》等。聶耳曾改《倒八板》為《金蛇狂舞》,很快風靡全國;劉天華改編創作的《變體新水令》也早已成為樂壇名曲,在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寶貴遺產

江南絲竹音樂的產生和延續,對中國民族音樂史的研究及戲曲、民俗文化、群眾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江南絲竹是江南水鄉文化傑出的代表之一。

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傳統江南絲竹班社均自行解散。至今,70歲以上的老藝人已相繼離世,後繼乏人,加上傳統曲目傳譜很少,江南絲竹日漸瀕危。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由江蘇蘇州太倉市上海市聯合申報的江南絲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杭州藝術學校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太倉市文化館獲得「江南絲竹」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視頻1:江南絲竹南正宮

視頻2:江南絲竹《紫竹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