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下洋子
簡歷
- 1948年出生於廣島。
- 她在3歲時開始芭蕾舞,並在Hamuro Kiurooshi,Michiko Suwa,Tachibana Akiko和Schwetzoff的指導下學習。1971年,他加入松山芭蕾舞團,並在松山下學習。榮獲教育大臣美術獎新人獎。作為松山芭蕾舞團的一員參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訪華。
- 1974年,森下洋子與清水哲太郎一起參加了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並獲得了金獎。在摩納哥就讀,當時在文化事務局工作了一年,並與馬里卡·貝佐布拉佐娃女士一起學習。
- 1976年(昭和51年),在「天鵝湖」獲得文化事務局藝術節大獎。從那以後,森下洋子的表演擴展到世界各地,包括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馬尼拉和中國。
- 1976年擔任第一位聯合主演之後,她在1977年伊麗莎白女王25週年紀念演出中與魯道夫·努里耶夫(Rudolph Nureyev)在倫敦跳舞(昭和52歲)。同年,森下洋子與清水哲太郎一起獲得了吉賽爾文化事務局的大獎。榮獲教育大臣美術獎。
- 1982年,森下洋子是第一個出現在巴黎歌劇院的日本人。同年,獲得了Mainichi Art Award。
- 1984年(昭和59年),森下洋子獲得了東京市民榮譽獎。同年,作為嘉賓參加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成立100週年慶典演出。除了巴黎歌劇院,維也納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市中心,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倫敦體育館劇院,洛桑·波利厄劇院,悉尼歌劇院,北京天橋劇院,上海大劇院等。出現為。
- 1985年(昭和60年),她獲得了第41屆日本藝術學院獎,1985年東京報紙舞蹈藝術獎,婦女關係總理表彰和英國勞倫斯·奧利維爾獎。自1987年以來,她一直是洛桑芭蕾舞比賽和紐約芭蕾舞比賽等國際比賽的評審委員。
- 1990年,森下洋子獲得了朝日獎。1994年獲得外交部長獎。
- 1997年,森下洋子被評為文化成就最年輕的女人。
- 2001年,森下洋子為了慶祝50年的舞蹈歷史,並擔任松山芭蕾舞團的職務。作為松山芭蕾舞團的首席芭蕾舞演員,森下洋子出演了國內外大多數芭蕾舞劇,並在芭蕾舞的所有創作活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除古典芭蕾舞外,森下洋子還積極創作新作品,例如「 Alete」和「 On the Dancing Planet」,以紀念50週年。
- 2005年(平成17年),森下洋子與南青山的松山芭蕾舞團《老鼠》和清水哲太郎一起創作了一種新的表演形式,並推動了世界藝術界的創新運動。
- 2002年,成為日本藝術學院的會員。在2006年,慶祝了55年的舞蹈。森下洋子獲得了第17屆年度最佳舞蹈評論家協會獎。曾撰寫過《芭蕾舞女演員的拍打》(在尤馬出版),《芭蕾舞女演員的激情》(大和書房),《芭蕾舞女演員的激情》(角川出版社)
日本芭蕾舞劇《白毛女》
從1958年開始,她為多位國家領導人表演過《白毛女》:「我們想通過芭蕾的方式,向中國表達日本人深藏心底的懺悔之情。」
- 60年致力傳播中國故事
在上海大劇院後台,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問她:為這次演出準備了多久?她說:「從1971年開始,至今40多年,一直都在準備著。」
森下洋子是繼松山樹子之後,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第二代「喜兒」的扮演者,1971年就曾在松山芭蕾舞團的訪華演出中亮相。雖然已經68歲,但她仍然每天在練功房花6個小時練功。「我沒考慮過退休,只是每天堅持跟大家一起練功,踏踏實實,不斷接受新事物。舞團裡的年輕人練的時間更長,比起他們我算短的。」
從1958年首次訪華後,這已經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第15次來中國演《白毛女》了。為紀念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45週年,2017年5月19日他們在人民大會堂演了一場,第二天又去了周恩來總理的家鄉淮安。2017年5月23日晚,他們在上海大劇院再演一場。謝幕時,全體演員在舞台上唱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並向觀眾席久久鞠躬,齊聲說:「謝謝中國!」
松山芭蕾舞團創建於1948年,以「上演古典芭蕾」和「創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為藝術宗旨。1952年秋天,松山芭蕾舞團創始人清水正夫先生第一次看到了中國電影《白毛女》,深受感動,便萌生了將「白毛女」這個故事改編成芭蕾舞的想法。因為缺乏相關資料,他們給中國戲劇家協會寫了一封信請求支持。1953年底,清水正夫收到時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先生的回信,信中附有歌劇版《白毛女》的劇本、樂譜以及舞台劇照,這才逐步開始了芭蕾《白毛女》的創作歷程。[1]
1955年,清水正夫和松山樹子夫婦第一次創造性地將白毛女的故事搬上芭蕾舞台。在中日尚未恢復邦交的1958年,他們頂住各種壓力來華公演,獲得巨大成功。60多年來,松山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一直傾情演繹著「白毛女」這個中國故事,觀眾看完常常飽含熱淚、起立鼓掌。
在松山芭蕾舞團的《白毛女》之後,上海成為中國芭蕾舞劇《白毛女》的誕生地。清水哲太郎告訴記者,松山芭蕾舞團此番就沿用了上海芭蕾舞團版《白毛女》的音樂,非常動人。「上海觀眾對《白毛女》太熟悉了,所以他們更挑剔,也更有情懷。」
而在過去60年多年期間,松山芭蕾舞團的《白毛女》經歷了數次版本的更替,2017年到中國演出的是全新版本。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說,基於對近代史的學習和研究,新的版本進行了全方位修改,讓細節更加真實動人。舞台上不止有一個喜兒,而是有許許多多個喜兒出現。森下洋子曾說:「從很多個喜兒的苦難中,誕生了人類的歷史。又從很多個喜兒的夢想中,誕生了人類的後代。」
1971年訪華演出時,森下洋子第一次見到周恩來總理,那時她剛從松山樹子手中接過扮演喜兒的任務,週總理還叮囑她「吃水不忘挖井人」。此後,森下洋子一次又一次來到中國,對這個國家越來越熟悉。去年國慶期間,森下洋子帶著松山芭蕾舞團裡的年輕人去了延安,尋找《白毛女》的根。她覺得,只有理解延安精神,才能理解中國革命,只有理解中國革命;才能理解《白毛女》,才能把這種精神力量傳遞給觀眾,也傳遞給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