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曇石山遺址位於中國福建省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地處閩江下游北岸,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到青銅時代的古文化遺址,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遺址總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1954~1996年對其進行了8次發掘,揭露面積約1700平方米,其文化堆積層可分為兩層,下層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是遺址的主要堆積層,上層為青銅時代,相當於商周時期。發掘清理出房基1處、墓葬76座、陶窯11座、祭祀坑2個、壕溝2條,出土人骨架三十餘具,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貝殼等一千二百餘件。考古發掘顯示曇石山遺址是一處典型的海洋性貝丘遺址。曇石山遺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徵,內涵豐富,現已將其所代表的文化命名為「曇石山文化」,其特徵與台灣高雄鳳鼻頭遺址所代表的鳳鼻頭文化有相似之處。

目錄

遺址介紹

位於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西南、瀕臨閩江北岸的小山崗上,1954年1月,在修建閩江防洪堤取土中發現。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自1954年至1996年底,先後經過8次發掘,第一次發掘由華東文物工作隊和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進行,以後7次先後由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大學歷史系、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等單位聯合或單獨進行發掘。發掘總面積累計1600平方米,先後發現房基1處,灰坑98個,墓葬68座,祭坑2處,陶窯基8座,以及灶坑等。出土遺物有陶器、玉石器、骨牙器、牡蠣器等1200多件。因出土器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且類似遺址都集中分布於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所以學術界把此類文化遺存命名為「曇石山文化」。為典型的海洋性貝丘遺址。曇石山遺址自1954年發現以來經過8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幾乎是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稱「貝丘遺址」[2]

遺址文化

曇石山遺址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文化層中含大量蛤蜊殼,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最厚達2米多,有上、中、下三層疊壓關係。它的上層包含有青銅時代黃土侖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東張中層文化的遺物,中層和下層是曇石山文化的兩個時期。   

曇石山文化的特點是:生產工具以小型石錛為主,前期磨製較粗糙,後期磨製較精緻;前期和後期都使用大型牡蠣殼製成的工具——「貝耜」;陶器以泥質灰黑陶為主,前期則以細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日常生活的陶質器皿以釜、罐、豆、碗、杯、壺為多,流行圜底和圈足器,三足器少見。   

曇石山遺址的年代,根據中層出土的獸骨標本碳-14測定的數據為3905±90BP,中、下層年代距今約在5500至4000年前後。   

曇石山遺址是福建考古史上第一次大面積的科學發掘,發現的遺蹟遺物相當豐富,對於探索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原始社會晚期的歷史和社會經濟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曇石山文化遺址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待全部建成後,其規模將超過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1996年,在原址建立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視頻

曇石山遺址 相關視頻

閩侯曇石山遺址
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參考文獻

  1.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介紹,學習啦,2016-12-26
  2. 閩侯曇石山 馬尾船政,中國網, 20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