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名 稱: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發生時間: 洪武五年(1372年)

正月至十一月

地 點: 今蒙古和我國甘肅內蒙古

山西等北方地區

參戰方: 北元

結 果: 第二次北征以失敗告終

參戰方兵力: 明軍十五萬人

主要指揮官: 徐達、李文忠、馮勝、

擴闊帖木兒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又稱嶺北之戰。是指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又對北元進行第二次征伐。此戰結果,徐達的主力中路軍大敗,李文忠的東路軍得失相當,僅馮勝的西路軍獲勝。第二次北征以失敗告終。[1]

目錄

戰役過程及結果

朱元璋的作戰策略是分三路各5萬人,以中路為正,東、西兩路為奇,奇正並用,三路合擊。中路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雁門關,說是急攻和林,但實際上卻緩慢進軍,誘使北元軍南下作戰以便殲滅;東路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出居庸關,經應昌府攻和林,讓北元出乎意料,並可在北元軍南下攻中路軍時包抄其後方;西路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出金蘭攻打甘肅一帶,作為疑兵誘使北元軍分散兵力。

徐達的中路軍於二月二十九日進入山西境內,其先鋒都督僉事藍玉出雁門關在野馬川(臚朐河,即今位於今中蒙邊境的克魯倫河)擊敗擴廓帖木兒並一路追擊。三月二十日,藍玉又於土剌河(即今土拉河,位於蒙古烏蘭巴托西)再敗擴廓帖木兒。但是這樣一來,明中路軍孤軍深入,沒有按照原作戰策略行事。五月初六,北元擴廓帖木兒和賀宗哲的聯軍在嶺北擊敗徐達的中路軍主力,明軍死萬餘人,被迫南逃。七月十一日,偏將軍湯和又在斷頭山(今寧夏寧朔東北約300里處)被北元軍擊敗,指揮同知章存道戰死。中路軍的兩路均敗。

西路軍則比較順利,潁川侯傅友德的5000騎兵於西涼(今甘肅武威)擊敗北元失剌罕,又在永昌(今屬甘肅)忽剌罕口再敗北元太尉朵兒只巴。然後傅友德和馮勝的西路軍主力部隊會師,於掃林山(今甘肅酒泉北)大敗北元軍,斬首400餘級,俘虜北元太尉鎖納兒加、平章管着等人。六月初三日,北元將領上都驢以830餘戶投降西路軍。西路軍攻到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北元守將伯顏帖木兒也舉城投降。西路軍在別篤山口大敗北元岐王朵兒只班,俘虜北元平章長加奴等27人及牲畜十餘萬頭。傅友德追擊到瓜州(今甘肅安西)、沙州(今甘肅敦煌西北),再次大勝,俘獲岐王的金銀大印和牲畜2萬頭,然後勝利班師。

東路李文忠一軍於六月二十九日攻到口溫(今內蒙古查干諾爾南),北元守軍聞訊逃走,留下很多牛馬輜重被明軍俘獲。李文忠留部將韓政守輜重,率主力順着哈剌莽來(今蒙古洪戈爾)、臚朐河追擊元軍,在土剌河、阿魯渾河(即今鄂爾渾河,位於蒙古烏蘭巴托西北)一帶與元將蠻子哈剌章激戰多日。最終北元軍被擊敗逃走,被俘北元人馬以萬計,但東路軍死傷也很多。李文忠繼續追擊,一直追到稱海(今蒙古哈臘烏斯湖南、哈臘湖西),各路北元軍又會聚起來回攻東路軍。李文忠見無法取勝,就決定退兵,一路以兵法故布疑陣全身而退,北元軍隊害怕明軍有埋伏,不敢追擊,雙方脫離接觸。東路軍雖有一定優勢,但沒有完全擊敗所遇元軍。

作戰評價

第二次北征中的三路明軍,基本是各自為戰,沒能按照戰前制訂的策略配合,因此按所遇對手的強弱,命運各不相同。孤軍深入到達北元首都和林一帶的中路軍和東路軍都被北元拚死反擊而損失很大。

在這次戰鬥中,李文忠部不僅攻入北元首都哈拉和林,而且還攻入了蒙古帝國成吉思汗時期的首都大斡耳朵曲雕阿蘭,但是當時大斡耳朵已經荒廢。另外李文忠到達的「朵顏」之地,是成吉思汗的葬地不兒罕山。

視頻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相關視頻

明太祖朱元璋彌留之際,對朱允炆說,沒有人能推翻你
第二次北伐

參考文獻

  1.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個人圖書館,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