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無面值郵票,是在票面上未印郵資面值的郵票。這種郵票早在19世紀50年代出現在英國的殖民地。世界第一枚無面值郵票就出現在當時的英屬殖民地特立尼達(1851-1879),以後又有巴巴多斯(1852-1873)和毛里求斯(1858-1862)[1]。這三個英國殖民地國家發行的無面值票,採用了同一種圖案,只是票的底邊所標殖民地名稱不同。每種不同價值的郵票,用不同顏色表示。

無面值郵票包括免費郵票、單位郵票和代字郵票等,常印有表明其用途的郵件名稱或字母代號,具有郵資效用。這種郵票一般是作為免收郵資或郵資已付、總付的憑證,或為適應郵資的變化及其它特殊原因的需要而專門發行的[2]

目錄

歷史

早在1901~1903年,哥倫比亞的巴巴多斯就發行過沒有特定面值的臨時郵票,它的面值是在出售時用鋼筆填上去的。

美國自1962年以來,每年都要發行一套聖誕節郵票,供人們郵寄聖誕節信函[3]使用。這種郵票發行量很大,一套郵票要印製數十億套以上,因此,必須提早付印。1975年,由於通貨膨脹,美國郵政部門擬將國內平信郵資由10美分提高到13美分。但遲至當年的十月份,國會還沒有批准。可是聖誕節在即,美國郵政局急中生智——發行無面值郵票,到時候按調整後的郵資出售。於是,美國郵政史上的第一套無面值郵票就這樣發行了。這套郵票共兩枚:第一枚是《小天使敲鐘報佳音》,第二套為《聖母與聖嬰》,都是古典名畫。

特點

集郵界熟知,郵票通常具有三個要素,即郵政所屬國家或郵票發行機構的名稱或標誌、面值或相當郵資效用的標誌、和郵票題材相應的圖案。出現無面值郵票,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為了降低印製成本。不標明面值而用顏色來區別不同的價值,在印製時只需要一個印模或一塊印版就印製全套郵票,從而降低印製成本。

第二某個國家或地區在嚴重通貨膨脹期間,所印帶有現行幣制的郵票,已毫無使用意義時,便採用無面值辦法,只在票面上標明郵政業務種類或字母代號,如匈牙利1946年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只好利用已發售的郵票,加蓋「國內信函」「掛號信函」「包裹」等多種字樣,按當天行情定價出售。1949年,國民黨統治地區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在1949年2月至7月間,先後在一些省或地區發行了無面值的單位郵票11套,達77枚。郵票上標有「平信」「航空」「快件」「掛號信」等郵政業務種類的標記[4],按當天行情定價出售。

第三郵資調整,但尚未最後確定具體資費標準。美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在郵政資費調整,但尚未最後確定時,先後發行了「白頭海雕」「地球圖」等郵票,票面分別印有從「A」到「E」等字樣,各代表面值為15、18、20、22、25美分[5]。集郵界稱之為無面值代字郵票。加拿大在1982年因同樣的原因發行過印有字母「A」的無面值郵票。有趣的是英國皇家郵政當局為紀念「黑便士」和「藍便士」郵票發行150周年,在1989年8月22日發行了2種「永久保值」的無面值普通郵票。這兩種郵票的刷色也分別為黑色與藍色,圖案也與當時通行的普通郵票上的伊麗莎白側面像相同,但在面值上只標明有英文「1級」和「2級」的縮寫字樣,意思是這兩枚票分別適用於寄遞國內第1類函件(快信)和第2類函件(平信)的郵資。所謂「永久保值」就是不論在當時或今後英國郵資調整了多少,皇家郵政均保證這兩種郵票可永久適用於寄遞以上兩類信件,這種「永久保值」票實際上具有「單位郵票」的功能,所不同的是售出後不論時隔多久貼用時,不再另行計算郵資。集郵界評價英國郵政發行這種票是「又一次開創 了世界各國郵政的先例」。

第四無面值免費郵票。這是一種既不標明面值,又免收郵資的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解放區晉察冀邊區1938年發行的「抗戰軍人」郵票[6],和蘇中、淮南交通總站於1942年發行的「機、快、平」「內用」郵票都屬於此類郵票。此外,西班牙曾發行過私人免費郵票,葡萄牙發行過專供慈善、科研機構寄遞公事郵件貼用的免收郵費郵票——特許免費郵票,以及專為政府部門郵寄公文貼用的公事郵票等等,種類繁多。

視頻

無面值郵票 相關視頻

郵票發展簡史
《精美的郵票》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作為郵資憑證的無面值郵票? ,搜狐,2019-01-03
  2. 郵票還有無面值的?這能幹嘛用? ,搜狐,2017-08-22
  3. 祝賀聖誕節、新年信函示例,豆丁網,2010-12-19
  4. 帶有業務種類標誌的郵資籤條,道客巴巴, 2016-03-29
  5. 集郵的小常識有哪些,學習啦, 2016-09-02
  6. 無面值抗戰軍人紀念郵票,新浪博客,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