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路
新港路是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一條主幹道。雙向2—6車道,全長13.7公里,由新港東路、新港中路和新港西路三段組成。
新港路原名廣新公路,1954年,赤崗至前進路段(現江海大道與前進路交匯處)命名為新港路;赤崗至新洲仍稱廣新公路。1981年,兩段合併,全路統稱新港路。[1]
目錄
與之交匯街道
- 道路順序由西往東排列,粗體字為主幹道
- 東曉路、東曉南路、昌崗東路
- 瑞寶路
- 上渡路
- 下渡路
- 敦和路
- 廣州大道南
- 聚德南路
- 赤崗路
- 新光快速路
- 琶洲大道東
- 華南快速幹線
- 會展路
- 展場路
- 科韻路
- 東環高速公路
- (東接新洲)
- (東接新化快速路)
海珠區
海珠區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珠江南面的一片區域,古稱為「江南洲」,民國以後俗稱「河南」,是廣州『老八區』中的四個老城區之一。海珠區的面積90.40平方公里[2],人口92.27萬。海珠區大部分原為農田,後於民末伊始工業發展迅速,工廠林立,但90年代逐漸搬遷,工廠開始拆遷或改建成住宅,海珠區南端則有大量城中村,數量之冠僅次於白雲區。
簡介
廣州人習慣上對廣州市區珠江以南地區稱為「河南」,現在等同海珠區。有俗語稱「西關小姐,東山少爺,河南地痞」,可見階級分別。
海珠區政府舊址為寶崗路1號,在2010年遷出,新址位於廣州大道南999號,原為李福林莊園。
「河南」
「河南」之稱相傳與東漢學者楊孚有關。東漢時,今海珠區下渡是珠江中的一個島嶼。下渡村的楊孚因學識過人,在朝廷官至議郎。後返回廣東時,攜帶洛陽朋友所贈「五鬣松」種在家門口。一次,寒潮侵襲使「五鬣松」掛滿霜雪,人們稱楊孚將河南洛陽的瑞雪帶回廣州,便把下渡稱為「河南」。後來演變為泛指珠江南岸的地區。由於有「河南」,廣州人習慣上又把珠江北岸稱為「河北」。
古今人物:
- 楊孚
- 梁方仲
- 梁承鄴
行政區劃
建置隸屬
秦代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南海郡,海珠地區屬南海郡番禺縣。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稱南武帝,屬南越國番禺。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軍平南越國,復置南海郡,屬南海郡番禺縣。
三國黃武五年(226年),東吳劃合浦以北為廣州,轄南海等4郡,屬廣州南海郡番禺縣。
隋代開皇十年(590年),撤番禺縣為南海縣,屬廣州總管府南海縣,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復置番禺縣(另有一說是長安三年,即公元703年),仍屬廣州番禺縣,當時縣治設在「江南洲」(今海珠地區)。
宋開寶五年(972年),番禺縣併入南海縣,屬廣州府南海縣。此後,從明、清時期至民國初年,海珠地區一直隸屬番禺縣管轄。
民國10年(1921),海珠地區的城區(市區)部分劃歸廣州市管轄,廣州市區界線至河南小港(今雲桂曉港公園附近)。
民國26年7月,原屬番禺縣的河南鄉村(今新滘地區)部分劃歸廣州市管轄。至此,整個海珠地區已隸屬廣州市管轄。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鄉村部分暫歸番禺縣代管,抗戰勝利後復歸廣州市管轄。
中共建國後,1950年7月廣州市政府將海珠地區城區部分的3個區合併,成立河南區人民政府。
1955年2月改稱河南區人民委員會。
1960年5月實行城市人民公社化,河南區同時稱海珠人民公社(仍由區人委行使行政職能)。
1960年8月,河南區人民委員會改稱海珠區人民委員會。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7年3月,成立海珠區軍事管制委員會。
1968年2月,成立海珠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7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改稱海珠區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 ↑ 海珠區志(1840-1990)廣州市海珠區地方志信息網
- ↑ 廣東年鑑2007 ,廣東省政府網站,2010年4月24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