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國民小學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國民小學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的民權里,於1976年8月2日創校,張培方奉派為首任校長,有賴前永和鎮長陳新墻催生,台北縣長邵恩新全力支持,永和市長孫勝治購買校地,林忠榮市長、許丁木會長熱心奔走,王燦輝里長和陳澤清課長協助,地方仕紳蔡正儀、蔡榮隆、蔡榮泰三兄弟慷慨捐獻,以及眾多地方人士支援,才有今日的校區,開啟了秀朗教育的新紀元。1986年共有11,319名學生,為當時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小學,曾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享譽海內外。1986年3月日本TBS電視公司來校拍攝「世界最大」節目。[1]該校1985年曾達12,471人學生,如今剩四分之一,至今仍全居全台第一名。110學年度國小新生人數3.5萬人,統計新北市110學年度新生人數最多學校是永和區秀朗國小,新生數為21班582人,較109學年新生班級數增加1班。
目錄
校名由來
根據明永曆8年(西元1654年)荷蘭人所繪的大臺北古地圖中標示Chrion之地,即是「秀朗社」。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永和區隸屬淡水線擺接堡,屬今日永和區,有秀朗莊、潭墘莊和龜崙蘭莊等3個莊。日治時期本區隸屬海山郡中和莊,包括龜崙蘭溪州、潭墘及秀朗三區。由此溯源可知,「秀朗」應為永和這片土地的原創地名,在創校之初,因重視此地地名之由來,取名為「秀朗國小」,期能肩負時代使命與文化傳承之重任。
學區
- 秀朗里、秀景里、秀和里、秀得里、秀林里、秀成里、秀元里、民族裡、民生里、民權里、民本里、民樂里、民富里、永元里、【*民治里、*智光里、*民權里為秀朗、秀山國小自由學區、*河濱里為秀朗、網溪國小自由學區】
學校設施
校地佔地12,670坪,有一般教室235間、專科教室包含自然科學、音樂、美勞和唱遊教室等。另外還有兩座藏書五萬餘冊的圖書館、兩座各容納150人的視聽教室和可容納1200人的大型活動中心以及兩座游泳池(吉春遊泳池和新北市基層選手訓練中心)。
社團
合唱團、管樂團、弦樂團、游泳隊、絲竹樂團、歌仔戲班、羽球隊、躲避球隊等
校徽
- 秀朗國小校徽是由鐘、書本、燭光和稻穗所組合而成,這些圖案各有代表的意涵:
- 「鐘聲」:學會運用時間才是成功之本
- 「書本」:讀好書才能做好事說好話
- 「燭光」:做一個有光有熱、散播溫暖的人
- 「稻穗」:越是飽滿就要越謙和有禮
- 秀朗國小校徽是由鐘、書本、燭光和稻穗所組合而成,這些圖案各有代表的意涵: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
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2]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和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學校教育的目的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和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在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在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及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在英國及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的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校園設施
參考文獻
- ↑ 秀朗國小校史.
- ↑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