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鳳宮 (屏東)
慈鳳宮 |
---|
慈鳳宮,是位於臺灣屏東縣屏東市的媽祖廟,其媽祖被稱為「阿猴媽祖」。「閩省海壩(水邊地),地如巾悅,民耕無所,且砂礫相薄,耕亦欠收,加以年荒賦急,窮民緣是走海如鳩,長子孫於唐市,指窟於台灣」(出自黃叔璥撰「台海使槎錄」),明末清初,由於大陸沿海生活不易,在鄭成功入台(西元一六六二年)後,福建漳州、泉州的沿海居民陸續遷台,掀起了漢人移民潮。[1]
目錄
歷史沿革
乾隆十一年(1746年)信眾漸增,鄉紳鄭麟鼎發起諸捐輸,擴建木造宮宇於現址,設於台灣府南路下淡水鳳山縣港西中里阿猴街,即今之屏東市崇禮里中山路39號。原稱「舊媽祖宮」。道光五年(1825年),郭先柱倡議改建,以「慈心濟世、鳳德化民」之懿旨,改名為「慈鳳宮」。1919年,戴連宗、蘇雲英、林英良等信眾再行修繕,並推戴連宗為管理人。1944年秋、1945年夏,在盟軍空襲時廟身倖免於難。1958年,成立首屆管理委員會,由唐榮任第一屆主任委員。1960年時另組修建委員舍,完成第一期前殿重修工程。1963年屏東市李朝欽醫生任第二屆主任委員,並完成第二期中殿及兩旁廟室興建。
慈鳳宮內仍然保存七方石碑,最早溯及乾隆年間,有的是嚴禁貪官、記載當年信眾捐輸與名冊。乾隆十六年所立的(1751年)的慈鳳宮橋碑則供奉於後殿。還有石碑是官方設立公轎保護旅客,以免轎夫敲詐,但公轎一擺便被轎夫們燒掉。
1983年大火,燒毀慈鳳宮前、後殿,許多歷史文物都付之一炬,只留下石鼓、石柱及石碑等文物。火災原因是該年12月3日半夜電線老舊短路,除石柱外,二百多年歷史開基鎮殿媽祖神像也完好無損,歷經十九年集資整修,耗資數億餘元,於2002年重建完成。在當時火災前,木工陳金木多次到廟內靠以腳步丈量,在1978年用柚木雕刻慈鳳宮模型,包括中庭九龍噴水池、牌匾,得以作為當時見證。
2009年,建於1737年的慈鳳宮與建於1780年的屏東聖帝廟,其管委會合併成同個財團法人。
2013年12月後殿火災,及時撲滅,疑因電線走火引燃。
祭典
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之日,為屏東市一年一度的大典。在台灣日治時期,屏東郡守、屏東市長等日本官員也參與盛典。 在1952年採訪時,慈鳳宮會有一信眾為爐主、次者二人為副爐主,並選定十三人為頭家。每年的爐主、副爐主,在媽祖生誕前十五日,召集十三位頭家們,商討籌募緣金,按戶勸募,以作為祭典之用。當地屏東市議長林石城在1953年也擔任爐主。三月廿三日當日,各地的神橋多達數百,自清晨會集於慈鳳宮前,然後巡遊屏東市區,其行列達數公里,沿途人山人海。神轎所至,爆竹轟天。在後陣的媽祖轎前,有數百善男信女打掃道路。市區九十六里民眾,組織北管、獅陣、宋江陣,或裝飾八仙過海、卅六進士等陣頭等參與神轎行列,至下午二時起家家戶戶便大事祭拜,慈鳳宮廟邊並臨時架設舞台,做平安戲,直到深夜神像入廟後,始盡興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