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戰爭
普奧戰爭 |
本名 普奧戰爭 發生時間 1866年6月14日—8月23日 參戰方 普魯士王國、 結 果 普魯士勝利, 北德意志邦聯建立, 意大利吞併威尼斯 參戰方兵力 500,000名普魯士 及德意志同盟軍 參戰方兵力 300,000名意大利軍 600,000名奧地利 及德意志同盟軍 傷亡情況 普魯士及意大利方面 總計損傷37,000人左右 奧地利:超過71,000人 主要指揮官 威廉一世、 戰爭藉口 奧地利對 奧屬丹麥領地管理不善 |
普奧戰爭:(Austro-Prussian War,又名七星期戰爭或德意志戰爭),發生於1866年,原因是普魯士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爭奪統一德意志的領導權。普魯士的勝利使其稱霸德意志,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在德國和奧地利,此戰稱為德意志之戰(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戰(Bruderkrieg)。在德意志統一運動中,此戰是第三次獨立戰爭。 [1]
目錄
簡介
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首相。他馬上策劃統一運動,務求由普魯士統一小德意志。憑着普丹戰爭的勝利,俾斯麥喚起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識。普魯士以有權共同占有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為藉口,誘使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奧地利與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等一些德意志邦國合作,以捍衛德意志邦聯的名義,挑戰普魯士(稱為"Bundesexekution") 。
普魯士利用同意大利及北德的一些中小邦國的結盟,將部分奧軍吸引到南部戰場,北部的普魯士軍隊在短時間內控制了整個北德意志。普軍接連在薩多瓦和柯尼希格雷茨大敗奧軍。戰敗的奧地利解散德意志邦聯。次年成立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邦聯,並通過聯邦憲法,為實現德意志統一準備了條件。
在普奧之戰中,普魯士動用了不少曾在美國南北戰爭大派用場的科技,包括以鐵路幫助運兵及以電報維持長途通訊。雙方參戰各自的總兵力為:普方63萬人;奧方58.5萬人。 在德意志統一運動中,此戰是第三次獨立戰爭。
歷史背景
古老的神聖羅馬帝國,曾在歐洲存在800多年。它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個鬆散聯合體,也是德意志各邦王公貴族不斷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政治舞台。這個舞台上的兩大主角,歷來都是奧地利和普魯士。儘管大帝國已於1806年在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威逼下宣告解體,但在解體後的半個多世紀中,其內部鬥爭仍很激烈,直到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為止。普魯士取得對奧戰爭的勝利,為最後解決德國的統一問題創造了條件。
幾個世紀以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很多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他們在名義上統治德意志全境,而且擁有獨立統治權,但又接受外國勢力的牽制,尤其是法國。另一邊,普魯士崛起,在19世紀以前已經是歐洲的強國之一。
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德意志邦國被併入組織鬆散的德意志邦聯,由奧地利領導。這時,法國在德的影響力減弱,民族主義在德興起,德意志統一運動開始萌芽。運動的支持者提出兩種統一方法:把德意志全境統一,建立大德意志,包括奧地利這個多民族帝國;或是在普魯士領導下,建立排除奧地利,由普魯士統治的小德意志。
公元12~13世紀,在中歐易北河中游到奧得河中游的整個地區,出現了一個名為「勃蘭登堡」的新國家。這裡原是比較荒蕪的沙地平原,是德意志封建領主防禦斯拉夫人部落的前哨,是他們向東方擴張的軍事殖民地,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易北河以東的領土,正是通過對斯拉夫人的長期侵略擴張而獲得的。
15世紀初,霍亨索倫家族從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手裡,領得了勃蘭登堡這塊封土,隨後,不斷兼併原來被條頓騎士團所占領的普魯士,從而形成為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進入17世紀以後,霍亨索倫王朝利用德意志皇帝和德意志各邦國在三十年戰爭中的衰落,不斷擴充領地,增強實力,終於在1701年由腓特烈一世宣布建立普魯士王國,逐步成為德意志和歐洲政治生活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大邦。
18世紀上半葉,普魯士的第二代君主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進行了粗暴的統治,使王國發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專制主義國家。他用棍棒和體罰「教育」臣民,「治理」國家,力圖把普魯士提高到歐洲強國的地位。為此,他在國內加征賦稅,壓縮民用開支;禁止外國商品輸入,以防資金外流;打破容克貴族壟斷各省政治、經濟的獨立性,加強中央集權。腓特烈·威廉一世頗知富國與強兵的關係,因而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同時,不斷擴充軍隊。他不惜把國庫收入的6/7用於軍費,養兵竟達8.5萬人,使一個當時在歐洲國土面積居第10位、人口數量居第13位的中等國家,兵力總數竟躍居歐洲的第4位,以致全國兵營林立。他不僅使每一個青壯年都要接受強制性的軍事訓練,而且規定士兵的服役年限竟長達25年。這樣,普魯士終於迅速振興起來了。腓特烈·威廉一世為他的繼承人準備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和一個年收入達700萬塔勒的國庫,從而也為普魯士奠定了到那時為止尚不為人所知的強國的基礎。
1740年,普魯士王國的第三代君主即位。這位後來被容克貴族尊稱為「腓特烈大帝」的腓特烈二世(亦譯弗里德里希1740~1786年在位),是一位雄才大略而又手段暴虐的國王。他繼承其父衣缽,進一步強化容克貴族的軍事官僚機構,擴充軍事實力,把軍隊增加到了20萬人,號稱歐洲第一。他在統治期間,利用這支龐大的軍隊和充實的國庫,連年征戰,歲歲用兵,大肆擴充疆土。他在即位之初,即利用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王位繼承戰爭中的困難,加入了法國所組織的反奧同盟,參與瓜分奧地利皇室的遺產,以求奪取人多地廣、物產富庶的西里西亞。
腓特烈二世主動出擊,在1740~1742年和1744~1745年,先後兩次發動了西里西亞戰爭,打敗了奧地利。可是,到1748年,普魯士卻拋棄了它的同盟者,單獨同自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中的大邦奧地利簽訂了《亞琛和約》,摘取了「奧地利王冠上的明珠」——西里西亞,從而獲得了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的領地,使普魯士的國土一下子擴大了1/3。當然,腓特烈二世攫取西里西亞以後,普奧兩國的矛盾便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鬥爭日益發展。奧地利不甘心於自己領地的喪失,不斷聯合其他強國反對普魯士。而腓特烈二世及其繼承者,則企圖進一步侵占波希米亞。徹底打敗奧地利,控制整個德意志。 雖然,在爾後的歷史進程中,普奧兩國由於共同的利益,曾於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暫時結盟,共同瓜分了波蘭,但是,兩國之間爭奪對德意志領導權的鬥爭,則始終沒有停止而不斷深化。在此期間,普魯士更加強大起來了,到該世紀末,其國土面積已由1740年的11.8萬平方公里擴充到30.5萬餘平方公里,人口從224萬增加到868萬,從而成為德意志境內重大的邦國。普魯士王國的崛起,隨之也就帶來了爭霸的戰爭。
戰前準備
進行對奧戰爭,是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關鍵性一步。俾斯麥對此花費了巨大精力。從1864年10月即對丹麥的和約簽字開始,俾斯麥就領導普魯士政府積極投入戰爭準備工作,決心使用軍事力量來解決普魯士在德意志的霸權問題。
這場戰爭的爆發,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意外,而且陣線早已分明。站在普魯士方面的,有梅倫堡、奧爾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漢堡、不來梅和呂貝克3個自由市。站在奧地利方面的,有薩克森、漢諾威、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一加塞爾、黑森一達姆施塔德和德意志邦聯的其他成員國。從大邦國的數量和人口、面積來說,奧地利方面占有優勢。但是,從軍事實力來說,普魯士則顯然強於對方。 當時,普魯士方面的總兵力已多達63萬人,而奧地利方面的實力,總共只有約58萬餘人。不過,奧地利處於內線陣地,且其騎兵和炮兵都在數量上占有優勢,並便於機動作戰。因此,奧軍當局準備以消極防禦等待對方進攻。他們以為,這樣可以延緩戰爭的進程,在此期間,加速擴充兵力,積蓄力量,然後施行反擊,再以優勢兵力一舉擊敗進犯的普軍。由於被迫實施兩線作戰,奧軍將其兵力分為2個軍團:以8萬人編成南方軍團,對付意大利軍隊;以其餘軍力編成北方軍團,對付普軍;該軍團獲得薩克森軍增援後,兵力達26.1萬人,由貝奈德克將軍統一指揮,並迅速地在奧地利北部的摩拉維亞境內集結,抵禦普軍從西里西亞南下進攻。
普魯士方面,戰爭的實際指揮者為總參謀長毛奇將軍。他根據自己領導制訂的作戰計劃,利用先進的鐵路運輸線實施戰略輸送,使用先進的電報手段進行統一指揮,從而克服了遠距離機動和外線作戰所帶來的困難,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25萬餘人的兵力和800門火炮集結到了薩克森和奧地利的邊境地區,使之在寬度約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集結和展開。
根據作戰部署,普軍在這個預期的主戰場上分成為3個軍團:易北河軍團,由赫爾瓦特·畢騰菲爾德將軍指揮,約4.6萬人,在萊比錫東西一線展開;第1軍團,由腓特烈·卡爾親王指揮,約9.3萬人,在易北河以東至格爾利次一線展開;第2軍團,由王太子腓特烈威廉指揮,約11.5萬人,在格爾利次以東至奧得河一帶集結。
雙方實力
普魯士能派出的兵力達63萬。容克地主資產階級的普魯士為了發動這場戰爭,作了周密準備:改組軍隊並用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軍隊,與意大利結成軍事同盟,爭取俄國和法國保持中立。
普軍的後膛槍(breech-loading rifles)使用方便,士兵可以在找掩護時上膛;奧軍用前裝槍(muzzle-loading rifles),上膛時卻沒有掩護,實力顯而易見。普魯士在各軍團的動員和戰略展開上利用了發達的鐵路網和電報,因而始終比奧地利搶先一着。在波希米亞寬250公里的正面上(從奧得河畔的布里格至易北河上的托爾高)在很短時間內就集結了約28萬人,800門火炮。在戰鬥訓練方面,實行普遍徵兵制的普魯士優於募兵制的奧軍。經濟上,普魯士也勝過奧地利,工業發達,鐵路線密布全國。參謀長(老)毛奇將軍(後來直接指揮作戰)制定的戰略計劃,是想打一場速決戰。計劃規定:切斷奧地利與其盟邦的聯繫,派出3個軍團迅速侵入敵方內地,繼而在決戰中將敵擊潰。
奧地利因戰爭接連失利,實力減弱,期望依靠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和黑森等盟邦的援助來贏得這場戰爭。奧軍準備以消極防禦來延緩戰爭的進程,積聚力量,然後聯合盟軍共同粉碎普軍。為實現這個計劃,奧軍所擁有的兵力約計30萬人(連同盟軍在內約為58.5萬人)。奧軍分為兩個軍團:南方軍團(約8萬人,對付意大利)和北方軍團(後來得到1個薩克森軍的加強。共計26.1萬人,對付普魯士)。由貝內德克將軍統率的奧軍北方軍團主要負責掩護維也納的遠郊。
雙方盟友
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都支持奧地利,把普魯士當作侵略者。它們包括:薩克森、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漢諾威、黑森-卡塞爾、黑森-達姆施塔特及拿騷。故此,普魯士及其盟友是與德意志邦聯對敵。 一些北方的邦國支持普魯士,包括奧爾登堡、梅克倫堡-什未林、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及不倫瑞克。此外,意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結盟,希望奪回被奧地利占領的威尼斯,統一意大利。 值得注意的是,並沒有其他國家介入戰爭:因為克里米亞戰爭之失敗,俄國與奧國關係欠佳;法國的拿破崙三世認為奧軍會得勝,又想得到萊茵河附近的領土。兩國也沒有干預。
戰爭過程
三線作戰
隨着普軍戰略展開的完成,雙方開始交火,戰爭進程發展迅速。但是,整個戰爭是在3個戰場上差不多同時展開的,其決定性的作戰行動發生在波希米亞戰場上,它決定了戰爭的命運。 在南線,即意大利戰場,由奧意軍隊交鋒。戰事一開始,形勢就對奧地利有利。本來,意大利擁有一支人數頗多、裝備精良的軍隊。它由國王維克多一厄曼紐爾二世親自統率,主動地向阿爾布特將軍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出擊。
可是,1866年6月24日,兩軍在庫斯托查發生的第1場會戰中,意軍竟被打得慘敗,官兵四處散逃,以致達到無力再戰的程度。俾斯麥對自己的盟軍如此缺乏戰鬥力感到非常惱火,但卻無可奈何。意軍的慘敗使普軍迫敵兩線作戰的戰略計劃不能實現。奧軍在意大利獲勝以後,並沒有繼續發展攻勢,而是放棄了威尼斯,只留少量兵力駐防,而將大部分兵力迅速調回多瑙河沿線,以支援形勢緊迫的北戰場作戰。
在西線,即德意志戰場,是由普魯士軍隊對奧地利陣營中一些成員國的進攻。宣戰後,普軍迅速開進了奧地利的盟邦漢諾威、黑森一加塞爾和薩克森等毗鄰國家。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普軍的強大威勢之下節節後退。薩克森軍隊被迫撤退到摩拉維亞地區,並在那裡與奧地利的軍隊會合,併入了貝奈德克將軍指揮的北方軍團。
1866年6月27日,馮·法爾肯施泰因將軍率領普軍5萬餘人,挺進到朗根薩爾察附近,在那裡大敗漢諾威軍隊,進而圍困了漢諾威城。 1866年6月29日,漢諾威王奧格爾格宣布投降。爾後,在7月初,法爾肯施泰因揮軍南下,準備先占領法蘭克福,隨後向巴登和符騰堡進軍。
在北線,即波希米亞戰場,由普軍發起主要突擊。起初,毛奇命令3個軍團向東移動:第1軍團向尼斯河以東挺進,第2軍團進至格爾利次以東地區,易北河軍團則沿易北河南移,向第1軍團右翼靠攏。1866年德累斯頓,隨後即與第1軍團匯合。這時,毛奇得知奧軍正由摩拉維亞向西北方向的邊境開進,於是當機立斷,命令第2軍團翻越蘇台德山脈,回師向西南突進;第1軍團和易北河軍團則沿厄爾士山脈的隘路行進,向山南進軍。這樣,普軍構成鉗形攻勢,分進合擊,首先消滅貝奈德克統率的奧軍主力,然後直取維也納。
戰爭後期
1866年6月25日,普軍按命令向前開進。兩路大軍都因為並不知道奧軍的具體位置而摸索前進,指揮又無法協調,因而在翻山越嶺通過山隘時,行動頗為緩慢。此時,正在朝西北方向開進的奧軍,如能利用普軍行軍困難之機,扼守山南各個隘口,本來是有把握將普軍各個擊破的。遺憾的是,貝奈德克將軍不是高明的戰略家,他白白地坐失了良機,致使普軍順利地通過了山地,進入到山南地區。 1866年6月26日,進到山南的普軍易北河軍團和第1軍團,在伊塞爾河西側與奧軍阿爾貝耳特將軍率領的2個軍相遇。阿爾貝耳特不敢固守伊塞爾河,未經嚴重戰鬥即撤出該地區,主動朝東南方向退卻。易北河軍團抓住良機,乘勝追擊。此時,普軍第2軍團還在翻山越嶺,艱苦推進。
同一天,即6月26日,貝奈德克率領的奧軍主力,共6個軍28萬餘人,已經到達易北河上游亞羅默希以西地帶。他在那裡觀望等待,企圖在普魯士的兩路大軍之間選擇一路,準備集中力量予以打擊。次日,奧軍主力一部與普軍的第2軍團相遇,結果被行軍疲乏的普軍打敗。貝奈德克得知警戒部隊遭到打擊的消息,命令部隊向西撤退,打算在波希米亞境內集中其全部兵力,然後選擇二者之一進行打擊。可見,撤退的後果只能是軍心浮動,體力損耗。其西面此時正好也陷入困境。阿爾貝耳特在伊塞爾河失利後,追擊的普軍步步逼進;東線的普軍第2軍團在打敗奧軍警戒部隊後,也步步跟進,咄咄逼人。這樣,奧軍頓時喪失了主動權,處在普軍兩路部隊的夾擊之中。
1866年6月30日,貝奈德克率奧軍主力向東南退卻,以逃避普軍的鉗形攻勢;7月1日夜間,奧軍到達易北河的上遊河畔,位於凱尼格列茨與薩多瓦之間的高地上。貝奈德克眼見形勢危急,決心在7月3日向南渡過易北河,經由帕爾杜比策向南方撤退,爾後再徐圖抵禦之策。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南撤,決定性的薩多瓦會戰便打響了。
在當時的戰況發展中,普軍也顯得相當混亂。各軍團分別進攻,缺少協同配合,有的已經失去統一指揮,一時竟摸不清奧軍撤退的方向。他們大都以為奧軍必定向南撤退,經由帕爾杜比策回守維也納。而實際上,奧軍因為南翼被堵,只有向東開進。由於普軍統帥部未能及時掌握情況,普軍官兵因連續行軍作戰而疲憊不堪,加上第1、第2兩個軍團以及奧軍一些部隊互相混雜在一起,統帥部也就一時無法進行指揮和調整,以致未能組織有效的戰術追擊,使奧軍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厄運。
薩多瓦決戰以普軍的大勝而結束了。奧軍的傷亡和被俘人員雖然達4.5萬餘人,但總司令貝奈德克仍率主力約15萬餘人安全地撤退了。普軍在作戰中的傷亡,總共約達1萬人。但是,經此一役,戰爭中的命運也就最後決定了,奧地利已經無力再戰。
1866年7月5日,由於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的請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出面調停。當時,普軍是有能力繼續進攻的。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普王威廉和他的將領們,都要求繼續進軍,攻占維也納,徹底擊潰奧地利。然而,頭腦清醒的俾斯麥卻有政治遠見,他擔心戰爭一旦拖延,將引起法國的干涉,或者在被擊潰的奧地利境內發生革命,從而使普魯士統一德國的計劃毀於一旦,因而力主談和。他認為,如果過分地傷害奧地利人的感情,迫使他們孤注一擲,甚至鋌而走險,那麼,在未來必將來臨的普法戰爭中,將不能爭得奧地利的中立,對普魯士很為不利。因此,他力排眾議,主張立即締約,甚至對國王以辭職相威脅。普王威廉一世在權衡利弊之後,終於讓步。7月22日,普奧雙方代表在尼科爾斯堡進行談判;26日,簽訂《尼科爾斯堡預備和約》。
為了避免法國或俄國干預戰爭,俾斯麥勸諭威廉一世迅速跟奧地利議和,不急於求成。奧軍接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調停,1866年8月23日,雙方正式簽訂《布拉格和約》。 和約規定:德意志邦聯議會解散,奧地利完全退出舊的德意志邦聯。而普魯士則有權建立以它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奧地利把它對石勒蘇益格一荷爾斯泰因的管理權全部讓給普魯士,並向普魯士償付一筆大的賠款;同時,奧地利還把威尼斯割讓給意大利。
戰爭結果
戰勝方
普魯士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聯,向統一德國的目標邁進。俾斯麥讓普魯士沒有要求奧地利割地賠款,令它日後可以與奧國結盟——奧地利所懼怕的勢力,反而是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的民族統一主義。 戰後,普魯士主宰德意志事務。在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國與它一起抗戰。最後,普魯士打敗法國,普王威廉一世登基為德國皇帝。德意志帝國成立和統一運動的勝利,令新德國成為歐陸最強的大國。
戰敗方
除了戰爭賠款之外,亦發生了以下的領土變更: 奧地利——將威尼提亞省割讓給意大利,永遠不得干預德意志一切事務,失去對原德意志邦聯內成員國家的影響力。奧地利的戰敗是對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一個危機;戰後一年帝國就需要與匈牙利協議改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成為普魯士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省。 漢諾威王國——被普魯士合併,成為普魯士的漢諾威省。 黑森-達姆施塔特——割讓北部的部分領土予普魯士。剩餘地區北部的一半領土(上黑森)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拿騷、黑森-卡塞爾、法蘭克福自由市——被普魯士合併。與黑森-達姆施塔特所割讓的領土一起合併為黑森-拿騷省。 薩克森王國、薩克森-邁寧根、羅伊斯-格賴茨、紹姆堡-利珀——沒有被合併,但隨後一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中立方
戰爭象徵着德意志邦聯的結束。在戰爭中維持中立的國家於布拉格條約簽訂後各有不同遭遇: 列支敦士登——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聲稱成為永久中立國,但仍與奧地利有緊密的政治關係。在兩次的世界大戰中其中立性都受到尊重。 林堡及盧森堡——1867年簽訂的倫敦條約聲明兩國將成為荷蘭王國的一部分。林堡後來成為荷蘭的林堡省。盧森堡在其三個鄰國(比利時、法國和普魯士)之間保持了其獨立和中立地位,但又重新參加了德意志關稅同盟,直至1919年同盟瓦解為止。
羅伊斯-施萊茨、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施瓦茨魯-多爾施塔特——加入北德意志邦聯。
戰爭意義
政治意義
時間雖短而意義重大的戰爭中,普軍所以獲勝,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政治上來說,普方蓄謀已久,準備充分。普魯士新國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麥推行「鐵血政策」,把統一德國的事業擺在其政治措施的首要地位,在堅定的政治領導下實行有計劃的軍事改革,進行充分的戰爭準備,從而為贏得戰爭打下了思想基礎,完成了物質準備。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俾斯麥策劃的成功的外交活動,既爭取了意大利這個軍事同盟者,迫使奧地利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又拉攏了法國這個中立者,同時還在歐洲大陸為敵方的外交製造了麻煩,使得歷來被稱為歐洲政治活動中心的維也納,頓時失去了過去那種主導地位。奧地利這個中歐強國,作為拿破崙戰爭以後的神聖同盟的堡壘,突然間變成了孤立無援的衰老帝國,喪失了往日的雄風。因此,它在戰爭中的失敗,似乎是歷史發展中的一種必然邏輯。
軍事意義
從軍事上來說,普軍的勝利反映出了一些明顯的特點。 首先它在當時確實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早在1860年,當威廉一世擔任攝政的時候,即指示陸軍大臣羅恩將軍着手進行軍事改革,開始有計劃地擴充常備軍,延長士兵服役期,強化軍事訓練,以增強軍事實力;威廉登基以後,更把擴軍備戰作為其治國的重點任務,逐年增加軍費,擴充兵員,不斷採購和裝備以後裝針發槍為代表的先進武器,因此,到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時,普軍在兵力總數和武器裝備方面,都比奧軍略勝一籌。
其次普魯士重用了一位高明的統帥。毛奇將軍作為普軍的總參謀長,擔任了普軍作戰指揮的實際統帥,普王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最高統帥而已。普軍的戰爭計劃,戰略部署,軍隊的機動、集中和展開,以及作戰指揮等等,無一不是在毛奇領導下制訂、實施和付諸執行的。這位出身貴族,自幼從軍,畢生服役,有長期的參謀工作經驗和指揮實踐的軍官,利用自己曾經充當威廉一世的副官、受到國王絕對信任的身份,在首相俾斯麥的積極支持下,從1858年擔任總參謀長後,負責改組了普魯士總參謀部,擴充了軍隊,革新了裝備,採用了新技術和新兵器,並在作戰中成功地運用了外線快速機動、分進合擊等新戰術。他頭腦清醒,判斷準確,敢於打破常規,實施果斷指揮,對贏得戰爭的勝利是功績卓著的。這一點,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再一次得到了證明。他對薩多瓦決戰所作的敵情判斷、兵力部署和正確指揮,是一個鮮明的例證。當時,各軍團司令對他的作戰企圖和戰術原則如果能有更深的理解,則薩多瓦的勝利必定更加輝煌,並有可能使奧軍統帥無法率主力安全逃走。毛奇的事例說明,培養和重任高明的統帥,對於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發展和戰爭勝利的取得,實在是國家最高統治者不可忽視的大事。
第三普軍利用了現代鐵路交通和通信工具。在普奧戰爭中,處於外線作戰地位的普軍,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戰略機動和集中,鐵路網起了頭等重要的作用。毛奇看準了當時可資利用的5條鐵路線,用來實施戰略輸送,克服了遠距離機動軍隊所面臨的重重困難,達到了迅速完成作戰部署的目的。普軍進軍之神速,集中和調動兵力之快捷,完全是奧軍當局所始料不及的。同時,毛奇還依靠當時並未充分應用的電報通信,對多路進軍的部隊實行了頗有成效的集中指揮,從而得以基本掌握各個軍團的進軍和作戰,保證了戰略計劃的順利執行。這一點,可以說是軍事領導者充分認識和利用新技術的結果。由此可見,如何認識新技術給軍事帶來的影響,如何掌握和發揮新技術在戰爭中的作用,早在1個多世紀以前的戰爭中已經有了深刻的經驗和教訓。
第四奧軍被迫兩線作戰和戰略指揮失誤。在普奧戰爭中,意大利開闢南線戰場,儘管戰果並不理想,但是,它分散了奧軍的兵力,牽扯了奧軍統帥部的精力,影響了奧軍的戰略指揮,是促使奧軍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奧軍在戰略指揮上的失誤,也是其迅速潰敗的重要原因。例如,當奧軍由摩拉維亞趨向易北河與伊塞爾河之間的地帶時,普軍正分兵兩路,尚在行進之中,此時,貝奈德克如能充分利用內線作戰的優勢,在普軍剛剛進至山南而立足未穩之前,集中力量對其一路進行堵截突擊,也許戰局改觀,薩多瓦決戰可能不會進行。而在薩多瓦決戰前夕,貝奈德克如果按其原來決策先行南撤,有計劃地選擇有利地形再行交戰,而不是在薩多瓦那樣突然倉促應敵,也許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會出現新的情況。史實表明,奧軍統帥的才能,與其對手比較,實在差距頗大。奧軍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政治上的保守落後和對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必然導致軍事上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