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平泉 [1]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東經118°21′03〞-119°15′34〞,北緯40°24′0〞-40°40′17〞,為遼寧內蒙河北三省交界地,東與遼寧省的凌源市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相連,西鄰承德縣,南鄰寬城縣。縣域面積3297平方千米。總人口47萬人(2004年)。行政區劃代碼:130823。

平泉市是中華民族紅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史前,春秋戰國時的"老馬識途",漢末三國時的"望梅止渴"等都出自平泉。

平泉市素有"通衢遼蒙、燕趙門楣"之稱,近鄰北京唐山秦皇島赤峰朝陽等大中城市,市人民政府駐地平泉鎮。距承德市92公里,距北京293公里,距省會石家莊489公里。

201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平泉縣,設立縣級平泉市,以原平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泉市的行政區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轄,承德市代管。

目錄

歷史沿革

平泉歷史上曾稱作"八溝",意為拉不敗的哈達,填不滿的八溝,"平泉"因清康熙大帝見平地湧泉興贊"聖地平泉"而得名。平泉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

殷商為土方,西周為鬼方部落活動區。

春秋時期為山戎、東胡領地。

戰國時期燕國大敗東胡,北築長城平泉為燕右北平郡屬地。

秦時,平泉仍屬右北平郡。

西漢時期,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郡下置縣,平泉屬右北平郡,郡治平剛。

東漢時,右北平郡遷於土垠(唐山市銀城鋪),遼西烏桓內屬,居塞內邊緣諸郡,此後為烏桓活動區。漢桓帝時,平泉為鮮卑東部大人宇文氏屬地。

晉建元二年(344年),鮮卑氏慕容皝滅宇文部,平泉地屬前燕。

東晉太和五年(370年),前秦滅前燕,縣境為前秦幽州轄地。東晉太元九年(384年),鮮卑氏慕容垂復國,建後燕,平泉屬後燕平州地,不久改平州為營州,領屬未變。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後燕亡,東部鮮卑部分支庫莫奚進入平泉縣境。南北朝時,平泉縣境分魏之營州冀陽郡平剛縣和建德郡陽武縣及庫莫奚地。

北齊時,為營州冀陽郡和建德郡地。北周時,為營州刺史高保寧割據地。隋時,今縣境部分為遼西郡柳城縣,其餘屬奚地。

唐時,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在奚地置饒樂都督府,縣境屬之。唐開元二十一年(723年),全國分十五道,縣境屬河北道。

五代時,縣境為奚族和契丹族居地。

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平泉縣境屬遼中京道大定府。縣境南為神山縣,北屬歸化縣,東北屬榆州和眾縣。

金時,初為中京道大定府,貞元元年(1153年)改中京道為北京路,今縣境屬北京路大定府。南屬神山縣,北屬和眾縣。

元時,今境屬遼陽行省北京路,至元七年(1270年)改北京路為大寧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又改大寧路為武平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復改武平路為大寧路,平泉為惠州地。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大寧路為大寧府,後廢。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置大寧都指揮司,不久又改為北平行都指揮司,轄十衛,平泉境北屬富峪衛,南屬會州衛,會州衛南界至喜峰口。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三月,北平行都指揮司復改為大寧都指揮司,治所由大寧遷保定。原寧王封地,賜烏梁海三部,縣境屬朵顏衛遊牧地。明末,朵顏衛改稱喀喇沁,縣境為喀喇沁遊牧地。

崇禎二年(1629年),喀喇沁部蘇布迪率部降後金。崇禎七年(1634年),後金天聰八年,皇太極劃定蒙古諸部牧地,喀喇沁牧地固定。後金天聰九年,分喀喇沁部為左右兩翼旗,隸卓索圖盟,縣境屬喀喇沁右翼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劃喀喇沁右翼旗部分屬地建喀喇沁中旗,今境屬喀喇沁中旗。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設八溝廳,廳治八溝(今平泉縣城)。八溝廳境域東西相距270公里,南北相距405公里,轄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翼旗、巴林左右兩翼旗、翁牛特左右兩翼旗地。廳治八溝,東至喀喇沁左翼界40公里,東北至土默特右翼界150公里,西至熱河廳界32.5公里,西北至圍場界270公里,南至永平府遷安縣界65公里,北至翁牛特左翼及巴林旗界370公里。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將八溝廳之巴林兩旗、 翁牛特兩旗另設烏蘭哈達廳。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降八溝廳為平泉州,隸屬承德府。州境東西相距270公里,南北相距245公里。縣境為平泉州南一部分。州治平泉,東到列山樑接喀喇沁左翼旗(建昌)境40公里,至朝陽縣界150公里,西至承德府界32.5公里,西北至茅溝、七家接承德府地120公里,南至冰窖接永平府遷安縣界65公里,北至栗子溝接赤峰縣境180公里,西北至喀喇沁右翼旗駐地225公里。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劃州境東北部十個鄉境域,連同建昌縣劃出的地域,另置建平縣。

1913年,改平泉州為平泉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縣域沿襲光緒二十九年州境域。民國三年(1914年),設熱河道,平泉縣屬之。

1928年,熱河特別區域改建熱河省,領屬平泉縣。

1937年7月,平泉縣併入寧城縣。

1939年旗縣合一,稱喀喇沁中旗。

1948年5月平泉縣解放,恢復熱河省平泉縣建置。

1956年1月,熱河省撤銷,平泉縣歸河北省承德專區管轄。

1993年7月後,平泉縣隸屬河北省承德市

201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平泉縣,設立縣級平泉市,以原平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泉市的行政區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轄,承德市代管。

行政區劃

1956年置窪子店鄉,1961年改公社,1982年改沙坨子公社,1984年改沙坨子鄉(Shatuozi Xiang)。1997年,面積230.5平方千米,轄史家溝、八家、沙坨子、窪子店 、二十家子、下窪子、大廟、廟後、安杖子、娘娘廟、三十家子、杏樹園子、南山、趕瀑河子、孟杖子、瓦房店、大櫻桃溝、臥龍崗、頭道溝、西窩鋪、碾子溝、官墳梁22個行政村。

2000年,平泉縣轄7個鎮、7個鄉、6個民族鄉:平泉鎮、楊樹嶺鎮、榆樹林子鎮、黃土梁子鎮、黨壩鎮、七溝鎮、小寺溝鎮、南五十家子蒙古族滿族鄉、蒙和烏蘇蒙古族鄉(現已改為:北五十家子鎮)、郭杖子滿族鄉、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平房滿族蒙古族鄉、許杖子滿族鄉、柳溪滿族鄉、七家岱滿族鄉、松樹台鄉、沙坨子鄉、道虎溝鄉、台頭山鄉、王土房鄉。

2002年,面積233平方千米,轄2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沙坨子村。

2004年12月,河北省民政廳批准撤銷沙坨子鄉,設立臥龍鎮,2005年8月24日正式設立。

2004年12月,河北省民政廳批准撤銷平泉縣沙坨子鄉,設立臥龍鎮。2005年8月24日正式設立。臥龍鎮總面積235平方千米,轄22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

2005年8月經河北省民政廳批准,2005年11月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南五十家子蒙古族滿族鄉改名為"南五十家子鎮"。

2010年5月5日撤銷蒙和烏蘇蒙古族鄉建北五十家子鎮。

名稱 人口 面積 轄區
平泉鎮 13.00萬 235平方千米 轄8個社區居委會、34個村委會
黃土梁子鎮 1.94萬 152平方千米 轄16個村委會
榆樹林子鎮 3.13萬 300平方千米 轄30個村委會
楊樹嶺鎮 3.19萬 178平方千米 轄26個村委會
七溝鎮 2.53萬 280平方千米 轄25個村委會
小寺溝鎮 2.25萬 151平方千米 轄19個村委會
黨壩鎮 2.47萬 222平方千米 轄23個村委會
臥龍鎮 30094人 235平方千米 轄22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平泉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處於冀、遼、蒙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說。東臨遼寧省凌源市,西連承德縣,南靠寬城縣,北接內蒙古寧城縣。全境地理座標處於北緯40°41′~41°21′、東經118°12′~119°15′之間。

地形地貌

平泉市處冀北燕山丘陵區,全境皆山。蜿蜒起伏的層層山巒之間是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溝谷盆地。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了本區地貌格局,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形成了現代地貌形態。全境總面積3296平方公里,南北最長77.4公里,東西最寬74公里,海拔高度500米。耕地4.13萬公頃,是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縣。

氣候特徵

平泉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地形、緯度等因素影響,具有如下特點:四季分明。春季,風大幹旱,回暖較快。夏季,暖熱多雨,雨量集中,占全年68.74%,7月氣溫最高,平均2232C。秋季,雨量驟減,氣候乾燥。

人口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平泉市總人口43691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平泉鎮 89471、黃土梁子鎮 19402、榆樹林子鎮 31352、楊樹嶺鎮 26970、七溝鎮 25367、小寺溝鎮 22491、黨壩鎮 24759、王土房鄉 5518、沙坨子鄉 27991、柳溪滿族鄉 11067、七家岱滿族鄉 8298、平房滿族蒙古族鄉 15881、蒙和烏蘇蒙古族鄉 11991、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 18835、台頭山鄉 19432、許杖子滿族鄉 5027、松樹台鄉 17654、道虎溝鄉 16617、南五十家子蒙古族滿族鄉 20473、郭杖子滿族鄉 18321。

2002年底,平泉市總人口46.02萬。轄7個鎮、5個鄉、8個民族鄉,8個社區居委會、334個村委會。有漢、蒙、滿、回等多個民族。縣政府駐平泉鎮喧譁街。

2007年末,平泉市戶籍總人口471432人,比2006年末增加3961人,全年共出生人口5328人,出生率11.30‰,死亡人口2705人,死亡率5.74‰,自然增長率5.56‰。

交通

平泉"十五"以來,累計實施百萬元以上交通項目52項,完成交通建設投資37.2億元。承朝高速、錦承鐵路、101國道橫跨東西,省道平鐵、平雙公路貫穿南北,遵小鐵路和京瀋快鐵正在或即將過境開工建設,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交通要道,內蒙古東部的出海通道,具有"三省通衢、京津遠郊、冀東節點、五港福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公路

遵小鐵路、承朝高速公路線開工建設;新改建公路1000餘公里,承秦高速、赤遷高速、省道252線、升級縣道楊三線為省道。

2009年,平泉縣有各級公路1744.38公里,其中國道101線61.3公里,省道平鐵線46.68公里、平青樂線39.08公里,縣道5條、281.87公里,鄉道25條、389.77公里,村道319條、926.14公里;有三級以上公路430.59公里。2008年9月25日平雙公路竣工通車,2009年底村村通工程的全面完成行政村全部實現了道路硬化。

鐵路

2009年建成的鐵路有,京瀋鐵路、京瀋快鐵、承朝高速、101線、升級縣道興榆線為凌平承省道。

快速路

2009年建成了一環縣城區環城路和城區之間的城市快速路的陸路交通新樞紐。預計到2020年,平泉縣各級公路將達到3499公里。隨着曹妃甸的建設,平泉將融入港口物流圈;隨着區位優勢的進一步凸顯,平泉將融入冀遼蒙商貿物流圈。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平泉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山區縣,截至2014年,已發現的礦藏40多種,已探明儲量的25種,正在開發的20種,金屬類礦藏主要有:金,儲量4000公斤;銀,儲量90噸;鋅,儲量5100噸;鐵,儲量3800萬噸;非金屬類礦藏主要有:石灰石,儲量大於3億噸;沸石,儲量大於3億噸;瑩石,儲量大於500萬噸;膨潤土,儲量大於700萬噸;白雲岩,儲量大於1000萬噸;高嶺土,儲量大於300萬噸;硅石,儲量大於1億噸;煤,儲量大於6500萬噸。其中,膨潤、螢石、煤、鐵、金、銀、銅等礦產已開發利用。

土地資源

平泉市總面積3296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1870.67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6.8%;草地面積60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8.43%;耕地面積435.22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3.20%;園地面積116.5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3.54%。

水利資源

平泉市水資源總量為3.5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為3.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1.78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753.5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3。河川徑流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建有蓄水工程40餘座,年供水量可達1.3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平泉市現有森林面積180萬畝,森林覆蓋率35%,林木儲量100萬立方米。杏仁、食用菌、山野菜、中藥、樹籽、靈芝產量都很大,杏仁產量居全國縣級之首。

平泉市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高等植物約998餘種,有國家級野生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25種,共有大型真菌29科85種,高等植物4門135科454屬988種,其中高等植物占河北省物種總數的42%。共有野大豆、大花杓蘭、核桃楸、蒙古黃耆、刺五加國家級野生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25種,有錦帶花、黨參等河北省級重點保護植物12種。

動物資源

平泉市共有脊椎動物260種;國家級一、二級保護動物33種。

經濟

綜合

2007年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平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446萬元,比2006年增長1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47220萬元,比2006年增長11.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30044萬元,比2006年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53182萬元,比2006年增長18.3%,人均生產總值為11299元,比2006年增長13.7%。

三次產業比例由2006年的29.2:40.0:30.8,調整為今年的27.8:43.3:28.9。第二產業比重比2006年增加3.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7.4% ,比2006年提高了3.5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07年該市食用菌種植已達8084萬盤(袋),比2006年增長19.0%,食用菌產量達9萬噸,比2006年增長12.0%,銷售收入80000萬元,比2006年增長14.0%;平泉市設施菜播種面積1300公頃,產量81726噸,比2006年增長5.0%;至年末,平泉市養殖小區達到31個。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1億元,增加值9.5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20.1%、17.3%,占全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71.0%、66.0%。

2007年該市農作物播種面積37499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7407公頃,糧食產量222180噸,比2006年增長2.8%。其中稻穀、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3592噸、165噸、190313噸,水果產量82045噸,全年出欄肉牛379百頭、生豬2540百頭、羊2133百隻,肉類總產量29811噸,比2006年增長2.3%,其中豬、牛、羊肉產量分別為19050噸、36噸、2946噸,禽蛋產量13891噸,鮮奶820噸,年末肉牛、生豬、羊存欄分別為607百頭、1909百頭、1960百隻。平泉市造林3000公頃,平泉市年末實有林地面積172667公頃,森林覆蓋率52.4%,山杏仁產量2360噸,乾果產量875噸。

2007年水利建設投資5500萬元,平泉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已達18380公頃,比2006年增長3.0%,新增機電井94眼,累計達到3020眼,農機總動力288568千瓦,農村用電量11103萬千瓦小時,比2006年增長3.0%。

第二產業

2007年全部工業總產值實現574079萬元,增加值198644萬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30.5%、13.3%,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453679萬元,增長39.3%,增加值完成156444萬元,增長17.5%。規模工業實現利稅90027萬元,比2006年增長69.3%,實現利潤49238萬元,比2006年增長88.2%。

第三產業

2007年平泉市有12家有資質等級建築入統企業,其中總承包企業8個、專業承包企業3個、勞務分包企業1個。全部建築業增加值實現31400萬元,比2006年增長18.9%,。

固定資產投資

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0457萬元,比2006年增長29.5%,其中城鎮投資完成241534萬元,比2006年增長39.6%;房地產投資完成16388萬元,同比增長24.9;農村非農戶投資完成32123萬元,同比下降13.0%;農村農戶投資完成26800萬元,比2006年增長21.8%。工業生產性投資完成142956萬元,比2006年增長23.7%,占項目投資的55.6%;農、林、牧、漁業完成投資31636萬元,同比增長58.6%,占項目投資的12.3%,服務業投資完成82677萬元,同比增長34.8%,占項目投資的32.1%。

財政

2007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56217萬元,比2006年增長30.2%,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0.6%,工商稅收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達97.3%,同比提升8.8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增速快於生產總值增速15.6個百分點。

金融

2007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已達425060萬元,比2006年末增加71179萬元,增長20.1%,其中居民儲蓄存款321599萬元,比2006年末增加49538萬元,增長18.2%,年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達216411萬元,比2006年末增加10978萬元,增長5.3%。

保險

2007年保險機構保費收入9500萬元,其中,財產保險費收入1300萬元,壽險保險費收入8200萬元,全年賠付金額911萬元,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710萬元,壽險賠付金額200多萬元。

內外貿易

城鄉市場繁榮活躍,服務業邁出新步伐。2007年,平泉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50802萬元,比2006年增長17.4%。其中縣級零售額實現74584萬元,比2006年增長17.2%;縣以下零售額實現76218萬元,比2006年增長17.6%。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61145萬元,增長20.6%,零售業實現65052萬元,比2006年增長18.0%,住宿餐飲業實現22821萬元,比2006年增長8.7%。2007年年直接出口創匯完成1834萬美元,比2006年減少429萬元。

社會建設

教育 [2]

2007年投資1767萬元,新增校舍15294平方米,

建成七溝中學、臥龍鎮明德小學等一批標準化學校。職教中心跨入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行列。籌集資金1114萬元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5.2萬名中小學生學雜費,籌集資金148萬元免除1.6萬名貧困生教科書費,籌集資金50萬元對1257名農村中小學貧困、寄宿生進行了生活補貼。平泉縣和一中本科上線人數及上線率分別雙創全市"十連冠"佳績。平泉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8所(不包括特教學校、幼兒園),其中普通中學28所,職業中學4所,小學226所,各類學校在校生60231人,其中普通中學25741人,職業中學1446人,小學33044人,各類學校教職工5228人,其中專任教師4517人。

科技

2007年共申報科技項目24項,其中有11項省、市科研立項;科技進步成果顯著,在全國十七屆發明展覽會上榮獲"一金、二銀、二銅"佳績,首創北方玉米秸杆生產雙孢菇和釩鈦鐵礦"反浮選"技術,平泉市被確定為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科技示範縣,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年度考核驗收。

衛生

2007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17%;7所鄉鎮衛生院和55個村級衛生所完成改造,二醫院改革順利完成,"降消"二期項目通過省專家組評審驗收。平泉縣醫療機構24個,其中縣級醫院4個,醫療機構編制床位760張,平均開放床位751張,年末在職職工104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58人,診療人次數538886人次。

體育

2007年黃土梁子中學木球隊代表河北省在全國第八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奪得冠軍;在全國武術精英擂台賽上,獲得7金、6銀、1銅的優異成績;學校體育在全市競賽名次整體前移;成功舉辦首屆全民運動會和"迎奧運、講誠信"千人環城長跑活動,榮獲全國全民健身運動先進單位。

環境保護

2007年《平泉生態縣建設規劃》在縣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被批准實施,制定了生態縣建設實施方案;環保模範城創建工作完成了年度目標,平泉鎮"省級環境優美鄉鎮"於11月份通過了省環保局、省建設廳專家組的驗收;通過對煙氣、廢水綜合治理,縣城空氣環境二級以上天數,比2006年同期增加6天;大慶水庫上游17家鐵選企業,尾礦廢水實現循環使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SO2和COD消減率分別為7.9%、7.8%。

市政建設

2007年完成城建投資5.3億元,收儲土地1050畝,動遷面積71741平方米,新增道路55.46萬平方米,新增商住房11.45萬平方米。縣城建成區面積新增0.2平方公里、達7.8平方公里。平泉大橋、府前大街順利貫通;興平路北拆遷工作全面完成、雨水管道鋪設完畢;第三、四道橡膠壩立壩蓄水,第二、五道橡膠壩開工建設,親水平台和瀑河廣場向市民開放;澤州園及就日館開工建設,烈士陵園如期竣工,景點工程按計劃推進;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工建設;集中供熱完成一期工程,52萬平方米商住樓實現集中供熱;土城子農民新村一期工程完成主體、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新增城區綠地22573平方米;新建、翻建、維修、改造了一批公廁,城市管理精細化、數字化、機械化、生態化進程加快。

社會保障

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9131元,比2006年末增加1276元,增長16.2%;農民人均純收入3298元,比2006年末增加367元,增長12.5%。城鎮、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為 6491元、2677 元,城鎮、農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 32.0%、45.6%。

2007年召開了平泉縣就業工作會議,通過在平泉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中開展"就業一日捐"活動等措施,共籌集再就業資金1465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356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為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的下崗失業人員減免400萬元,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873人,外出務工人員達到7.3萬人,綠色就業模式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新聞媒體關注和高度評價;各類社會保險新增擴面13263人,基金征繳7789.5萬元,發放各類社會保障基金8078.7萬元,涉及3.2萬人次;認真開展各種專項行動,全年檢查用工單位387家,為農民工追討工資139.5萬元,補繳社會保險費238萬元。

歷史文化

遠在史前,平泉市是中華民族紅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考證,春秋戰國時的"老馬識途",漢末三國時的"望梅止渴"等,歷代英雄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典故。公元436年,北魏在此地設縣。隋唐之際先後定名為榆州、澤州、神山縣、平泉州。唐朝一度歸盧龍節度史安祿山統轄。

遼金時代,是平泉最為活躍的歷史時期,平泉的馬盂山(光禿山)老哈河一帶是契丹人發祥地,出土了大量的遼金時代器具,發掘了遼代大長公主墓,契丹人在這裡盤馬彎弓跨過長城、黃河而問鼎中原,從此把整整一個民族的風俗、文化融進了漢文化的浩瀚大海。

清代以來,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天之驕子,更是把這條連接瀋陽故宮和北京紫禁城的通道,看作是神化了的皇權路,康熙大帝駐驛承德避暑山莊,常常經過八條山川到平泉巡遊,以平地湧泉之意修建了水泉,故御稱平泉鎮為"八溝",是歷史以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截止到2014年8月,作為契丹發祥地之一的平泉市,已發現遼代古文化遺存264處,其中遺址246處,遼代墓葬18處,包括大長公主墓、竇景庸墓、蕭公墓、八王溝墓群等曾轟動全國的考古發現。平泉現有1.8萬件館藏文物中,遼金文物占70%。

旅遊資源

平泉市正在開發利用的旅遊景點有:遼河源頭國家級森林公園,號稱華北第一洞的黨壩古溶洞二泉地溫泉等。

2006至今修建的"濱河遊園",2007至2009年在縣城內建設的"澤州園"內的蘇頌碑林、就日館、耶律阿保機雕像、梨花春雨、烈士陵園、邀月、玉珠蒼穹、棧橋、秀樾七彩、沁心、真水無香、蝶影、太和塔等成為了城區美麗景觀。

平泉遼金歷史文化與承德避暑山莊、周圍寺廟、灤平金山嶺長城、豐寧、圍場壩上草原,有機地形成了一個大旅遊經濟圈。 正在規劃建設的東山公園,即將開工建設。

遼河源國家級森林公園坐落在平泉縣城西北部60公里處, 總面積達230平方公里,是遼河的發源地,故稱之為"遼河源頭"。這個森林公園,自然條件好,氣候獨特,森林茂密,植物繁多,有林面積21.8萬畝,其中原始森林11.6萬畝,有植物1700多種,上百種動物在此繁衍生息。

遼河源漂流景區位於平泉縣柳溪滿族鄉政府所在地老杖子村,老哈河上游幹流上,全長5km,漂流時間一個小時,距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10km,平泉30km,寧城,凌源90km,碦左、建平、承德、赤峰110km,朝陽180km,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遼河源漂流景區是平泉縣柳河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個重要旅遊景區。

特色小吃

著名人物

平泉縣著名人物

人物 民族 成就
周為民 漢族 平泉籍共和國將軍,漢族,1954年11月生,平泉鎮人,1972年畢業於平泉一中,同年12月入伍。1974年5月入黨,研究生學歷。
張志國 漢族 平泉籍共和國將軍,漢族,1954年6月生,平泉鎮人。1972年畢業於平泉一中,同年12月入伍,首批駐港部隊副政委,少將軍銜。
王玉民 漢族 多學科發展的天文學博士,漢族,1958年11月生,平泉鎮人。1977考入張家口師專數學系,1989年攻讀安徽大學中文系碩士。
蒙 曼 滿族 央視《百家講壇》的平泉人,滿族,1975年生,平泉鎮人,北京市海淀區人大代表。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
白冰 回族 作品入選義務教育教科書的兒童文學作家,回族,1956年3月生,原名白玉琢,平泉鎮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李鳴驚 回族 影視演員,回族,1990年生,平泉縣人,內地新生代演員。曾主演CCTV8情感勵志大戲《小菊的春天》、《小菊的秋天》飾演方羽文一角。
計福旭 滿族 著名SEO,滿族,1997年生,平泉縣人,北京著名SEO。

參考來源

  1. 平泉優勢, 平泉市人民政府,2019-06-05
  2. 平泉市全民素質提升工程 | 青河鎮開展專題講座, 平泉市人民政府,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