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Kawabata Yasunari
原图链接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川端 康成
假名 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平文式罗马字 Kawabata Yasunari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日本著名的小说作家,新感觉派作家,一生为日本文学留下了一百多部创作型小说,他的小说大多是以爱情、死亡、虚无和悲观作为题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1]

  •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古都》和《千羽鹤》三部经典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日本作家。
  • 川端康成的多数作品描绘轻淡、感伤的爱情,物哀、幽玄、飘零、落寞、缠绵和惆怅是他作品的要素。
  •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
  • 1970年10月三岛由纪夫事件,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让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明:“该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
  •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的公寓中含煤气管自杀。


川端康成:对纤弱生命之美的“感觉”与眷恋

目录

川端文学之美

川端康成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描绘了爱情,但是川端不偏重爱情的缠绵悱恻和欢乐气氛,也不侧重爱情的生离死别和悲剧结局,而是表现一种轻淡、感伤的爱情。同时由于川端自幼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所以在作品中总是不自觉地表现它。但他描写的死亡与其他作家不同,大多数作家是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却把死亡当作故事的起点来写的。

川端康成把“死即生,生即死,死是最大的悲也即最高形式的美”化为他美学观念,川端把物哀、幽玄、飘零、落寞、缠绵和惆怅都写进了他的作品,像他在《临终的眼》中说的:“我觉得人对死比对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对于生死而言,川端的体察就像“由树洞里的紫花地丁联想到养在丹波壶里的金钟儿,一样都生长在狭小的天地里,自生自灭,无人留意”,难道“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吗?”

川端康成以艺术感知和文学隐喻的方式,表达他对世局的体验和感受。《山音》主人公信吾的“失忆症”,是川端对现代日本人忘却传统价值的批判隐喻,《睡美人》虽以男女情欲为题材,但川端却以“风中残烛”的意象,来表达战后日本精神本体的萧条和民族晚景凄凉的写照。

川端康成,是一个东方美学的流亡者,虚无主义的幽灵家,从追求西方新潮开始,到回归传统,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运用民族的审美习惯,挖掘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汇合,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之美。[2][3][4]

生平

孤儿的阴影

川端康成,1899年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北区此花町,祖辈先人虽是镰仓幕府时代的名门贵族,但因中世代皈依佛门而淡出宫庭政治,到川端祖父一代,家道已经中落。[2]

之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川端康成两、三岁时父母感染肺结核先后病故,祖父母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寄居在大阪三岛郡豊川村宿久庄车村舅父的黑田家,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

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七岁时,祖母弃世;十岁时,唯一的姊姊芳子罹患热病,并发心脏麻痹夭折,亲人接踵过世,他的精神受尽折磨,难忍熬煎,仅能借助阅读加重生命能量。

1914年5月,他念初中三年级,祖父三八郎病重,他独守病榻,夜夜诵读《源氏物语》感时伤情、充满哀戚的词句,以此驱遣忧闷,并沈溺于伤怀中。“在给祖父送殡时,夸张点儿说,全村五十家都因可怜我而掉泪。送葬的队列从村中通过,我走在祖父棺木的正前方,每当我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站在十字路口的那些妇女便哭出声来,总听见她们说:真可怜哪,可怜呵!”

中学时,川端康成对于《源氏物语》还仅仅一知半解,某天,心血来潮,决定把祖父弥留的情景纪录下来,写成〈十六岁的日记〉,这成为川端康成开启文学长河的第一篇作品。[6][7]

川端康成的少儿时期,一岁丧父,二岁失母,七岁祖母身亡,十一岁姐姐离世,十六岁祖父逝世,他接二连三地为亲人披孝送葬,辗转寄食在亲戚家中,也不断地碰上亲戚的丧葬。某一年暑假,川端康成参加丧礼,再加上为中学英文教师和一位好友送殡,他的表兄送他一个“参加葬礼的名人”之绰号,表嫂表妹甚至说川端的“衣服全是坟墓的味儿”,送他一个“殡仪馆先生”的雅号。川端康成说这种孤儿的悲哀“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1915年,一本杂志刊登了他的几首俳句。次年,他在当地的一份报纸《京阪新闻》上发表了几首和歌和杂文。中学毕业后,川端康成前往东京的一所高等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世界文学以及日本文学中最精辟、最前沿的浪潮。

1917年10月,第一次去伊豆旅行,之后10年,每年都去伊豆的汤之岛温泉

1919年,在学校的《校友会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千代》,他以淡淡的笔触,描述著自己同3个同样名字为千代姑娘的恋爱故事。

1920年,第一高校毕业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英文学科,川端康成对于写作风格不断探究。1921年,对川端的人生有著重大意义——川端在本乡的咖啡厅飞翔(Café Élan)认识了女给伊藤初代,以初代为题材的作品又称为“千代物”(川端写给初代的信上也使用“千代”这个称呼),“千代物”共有四十几篇以上,由此可见与初代的相识影响川端之深,川端与初代相恋,但初代工作的咖啡厅突然关闭,无处可去的初代被老板娘托付嫁给岐阜县西方寺住持的姊姊抚养,1921年,川端前往东北向初代求婚,隔月川端赴岩手县拜访女方父亲,两人的婚约获得父亲的同意;回到东京后,他也向菊池报告婚事;但在同年十一月上旬收到初代的来信,信上竟然写著要取消婚约,后来川端作品中也引用了信内文字:“确实我与您结下山盟海誓,但是我发生了一个非常情况,而且无法奉告。如今这番话您一定会觉得奇怪,一定会要我解释那个非常情况。然而要我告诉您,我宁可去死!请当作这个世界上没有我这个人吧……”川端收到信后随即前往岐阜,但见到的是憔悴无比的初代,川端无法了解初代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先独自回东京。他想尽办法要初代来东京,然而没多久就收到她的信,信上写著:“我恨您。”(日期为十一月二十四日)两人的关系就这样突然结束了[8]。。

另一方面也成功在文坛出道。他在《新思潮》第二号发表的《招魂祭一景》获得菊池宽的赞赏,透过菊池的介绍认识了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横光利一,踏出作家的第一步。短篇《招魂祭一景》奠定了其在文坛的第一步,后来菊池过世,川端为其朗诵的祭吊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蒙受菊池先生的大恩。”[8]

在1923年,川端的朋友石滨金作,打听到为何初代离开川端的消息,在十一月二十日的日记上,川端写下这个冲击性的事实,原来初代在西方寺被僧侣强暴[8]

1924年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科毕业。同年创办《文艺时代》。[5][9][10][9][11]

伊豆之旅

1926年,除了其一生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被拍成电影,川端康成发表了《伊豆的舞娘》,创作的背景是川端康成在1917年,十九岁时,经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再加上他的身体不好,因此内心变得非常伤感与孤独,于是他选择去旅行,在独自前往汤之岛的旅途里,他遇见了一位14岁舞女千代。在旅行中他慢慢的产生了创作的灵感。故事以回顾忆旧的方式书写,实际上是川端生命历程由青涩走向成熟的“精神蜕化之旅”,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悱侧,也没有肉体接触的狂欢性爱,没有亲吻,没有牵手。但这种虚渺飘忽的情感爱恋,无私无悔、无我无欲的真情至性的纯真爱情的描述,这作品不仅让川端康成开始红遍日本,也开始塑造川端在日本文坛的地位。[1][2][12]

获得赞誉的川端康成并没有停留不前,其写作风格从新感觉到新心理主义,又到意识流1931年的《针、玻璃和雾》可以说是其中一个的代表,接下来,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佛教空、无的思想。

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川端在书里让自己的心远离家眷、尘俗,到世外桃源般的“雪国”去体味精神的逍遥与虚空,达到“灭我为无”的相态。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

1936年,川端康成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广泛参加相关活动。

1940年,川端康成参与成立日本文学会

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

1947年,历经13年《雪国》定稿。这是一部具有哲理韵味和形上思索的作品,这部断断续续足足写了13年的作品,不仅是日本古典美学意识在现代文学上杰出的表现,更被誉为日本近代抒情文学的顶峰之作。[2][9]

1949年,川端康成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羽鹤》开始连载,195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川端将人物放在道德与非道德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人物内心的悲哀,“悲哀和爱情是相同的”,而悲哀就是美,这便是川端的新感觉派[4]

1961年,为了执笔写作《美丽与悲哀》、《古都》,川端康成前往京都下鸭泉川町“柊家”旅馆,同年11月,荣获日本第21届文化勋章

1962年1月发表《美丽与悲哀》,被英国卫报评选为死前必读小说之一;三岛由纪夫曾经表示:“书中男主角为小说家,对小说与模特儿的关系、小说与人生的纠葛等,点缀著类似文学理论的地方,这在川端的其他作品中是不易见到的。由于这部小说,让我明了川端文学的许多秘密。”原著内容涉及外遇、同性爱、复仇题材,川端康成完美调和多重主题,是一部描写爱情纠葛和爱恨交织的作品,也是最能展现川端康成的中心思想、写作技巧与窥视其内心阴暗面的小说。

1962年10月到1963年1月陆续刊载《古都》。[9][13]

诺贝尔文学奖

 
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
原图链接


1968年10月17日,凭借《雪国》、《千羽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当他在瑞典科学院领奖时发表了《美丽的日本的我》(美しい日本の私),在这篇文章中川端康成引用了诸多古典文学诗词,来抒发自己对于日本,日本这个民族的美的体验。在诺贝尔颁奖礼上,他说道:“现今我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像冰一般透明的、又像病态一般神经质的世界。……我什么时候能够毅然自杀呢?这是个疑问。惟有大自然比持这种看法的我更美,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杀,这样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

他还对记者说:“获奖的原因,第一托日本的传统的福,因为我的作品表现了日本传统。第二托各国翻译者出色翻译的福,但用日语审查会更好。第三托三岛由纪夫君的福,他前年便进入候选人,因为太年轻不行,所以才让我碰上了。”他强调说:“我本是愉懒无用之人。”

1969年4月,旅行期间,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一道被选为美国艺术文艺学会的名誉会员。[5][12]

与三岛由纪夫相继自杀

1970年10月,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见到三岛的尸体,他说:“三岛君,你不应该死在这里,应该是我死在这里,只是我没有这个勇气。”

这个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事件让川端很受刺激,对他的学生表明:“该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17个月后,他也忧郁的选择口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遗书。两人相继自杀留给了后人无数的疑问。[12][14]

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

死后川端被人们誉为“文镜院殿孤山康成大居士”。[1]

死因评论

评论家从各种角度揣测川端的死因,有说为三岛由纪夫切腹而死不胜哀悼,有说因助选失利而愧对国人,有说因久病不愈(川端患有长期失眠)而轻生厌世。

然而,川端康成一生的作品都在追求一种“凄美”,如繁花纷落的残樱,像铅华尽落的晚霞。文学评论家今东光,在川端死后,对他的死亡评论道:“我虽具僧人外表,却无法知道涅槃之类。恐怕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知道什么是涅槃吧。川端康成的涅槃一定始于4月16日。在世上不能体验的东西,不是只有从涅盘之日起才能领悟吗 ?”[2]

评价

  •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说明他文学作品的特色:“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作家的立场,用优美、高超的小说艺术,以敏锐的感受与巧妙的笔法,表现了具有道德伦理价值的文化思想。同时,更表达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为东西方精神交流,做出深远贡献。”[6]
  • “昨日始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虽未尽毕,然亦不能释手。日人小说确有其风格,而其细致、精确、优美、真切,在我读过的几篇中,十分明显。” —曹禺[13]
  • “川端康成是个永恒的旅游者”;“生于日本的艺术家,被迫对日本文化不断的进行批判,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清理出真正属于自己风土和本能的东西,只有在这方面取得切实成果的人是成功的。” ——三岛由纪夫[15]

文豪的青涩爱情

 
川端康成与伊藤初代
原图链接
 
川端康成给初恋女友伊藤初代的书信
原图链接

2014年7月8日,川端康成的情书在神奈川县镰仓市故居被发现。这些情书包含一封川端康成在大学期间写给初恋伊藤初代的书信,以及十封初代给川端的回信,这些情书对解读川端的作品非常关键。在文学之路开始前,川端曾遇到过三个名为千代的女孩,这些女孩影响了川端康成一生。第二个千代是最为著名的舞女千代,《伊豆的舞娘》里的千代。三个千代之后,直到1920年在本乡的咖啡屋飞翔(Café Élan)遇见伊藤初代,川端才开始真正的恋爱。

那时川端22岁,初代15岁,是东京咖啡馆的招待。不久,初代由父亲作主,给岐阜县澄愿寺的一个主持收作养女,离开东京到京都去,被迫做刷墙壁等粗活。1921年9月,川端前往岐阜会见初代。

同年10月,川端再次前往岐阜,在长良川河边的旅馆向初代求婚。在川端的小说《南方的火》和《篝火》里,川端都替换了初代的名字,描述这次相见。《南方的火》里,川端在街道上看著浓汁雨伞和岐阜灯笼,心中想著初代。而在《篝火》中,初代徬彿沈浸在快活的底层,凝视著川端内心深处的孤独。她会时而只说一声“是吗”,便默然不响了。然而在一些攀谈之后,她却向川端表白。篝火少女初代成为川端的初恋,他们一起走过长良桥,在夜晚看篝火。川端就此向伊藤初代求婚。

川端与初代订婚后便立刻回东京准备结婚事宜。10月下旬初代的信中写道:“您能爱上像我这样的人实在是我的幸福。”诸如此类的内容体现了二人间的信任与深深眷念。而就在11月初,初代寄给他一封“非常”的信,单方面地向川端提出分手,信中她情绪激动地写道,无法履行婚约是由于发生了“非常”情况,如果必须说明原因“不如死去更幸福”。。在被发现的情书中,我们看到了信的原文:“发生了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我不能告诉你是什么。11月7日。”

收到信后,川端焦急万分,在发现的情书中,有川端未寄出的回信:“你读到我在10月27号写的信了吗?没有你的回信,我天天都很担心,心情沉重。晚上无法入睡,担心你生病了,我真的很想你,见不到你,我什么都做不了。”在信的末尾,他写道:“请写信给我,告诉你最真实的想法。”最后,初代解除与川端的婚约。1923年11月20日的日记上,川端写下这个冲击性的事实,初代在西方寺被僧侣强暴。青年川端的初恋,就这样被粗暴的僧侣摧毁。

川端康成这段与伊藤初代的感情成为了《南方的火》《篝火》《非常》《她的盛装》等初期作品的主要题材,也被糅合进曾被改编为电影的著名小说《伊豆的舞娘》。2014年发现的11封情书都长达600余字,其中的4封被川端改编,将原句中的名字替换,直接放入小说之中。

初代的日文为“hatsuyo”,但是她念自己的名字时听起来像“hachiyo”,再更缩短又念为“chiyo”(千代),于是“千代”便成为她的通称,川端写给初代的信上也使用“千代”,以初代为题材的作品称为“千代物”,共有四十几篇以上,由此可见与初代的相识影响川端之深。[11][16][17]

在川端交往的众多女性中,有四位同样名叫“千代”的女人,成为他生命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他甚至怀疑是死去亲人的幽灵安排他与“千代们”相遇,甚至在和松林秀子结婚后,川端也从未将“千代”这个名字从心头抹去。[4]

纪念

川端康成文学馆
川端康成文学馆陈设一角原图链接

川端康成文学馆

大阪府茨城市川端康成相关土地的必访地。从茨城市政厅附近高桥十字路口往北的绿树成荫的道路被称为“川端通”,沿著这条路走,将会看到“茨木市立川端康成文学馆”。 馆内除了川端康成的文物,信件,书籍,手稿外,还永久陈列约400件照片和录像等物品,并根据需要举办特别展览。[7]

川端康成纪念邮票

 
川端康成纪念邮票
原图链接

川端康成纪念邮票,1999年出版。[18]

作品

《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平安时代的作品,对川端的影响很大。川端的许多作品总是在反映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世的困惑、迷茫与焦灼。[12]

  • 《感情装饰》(‘感情装饰’、1926年)
  • 伊豆舞娘》(‘伊豆の踊子’、1927年)
  • 浅草红团》(‘浅草红団’、1930年)
  • 《化妆与口笛》(‘化妆と口笛’、1933年)
  • 《水晶幻想》(‘水晶幻想’、1934年)
  • 《抒情歌》(‘抒情歌’、1934年)
  • 《禽獣》(‘禽獣’、1935年)
  • 《纯粹的声》(‘纯粋の声’、1936年)
  • 《花的华尔滋(圆舞曲)》(‘花のワルツ’、1936年)
  • 雪国》(‘雪国’、1937年)
  • 《母亲的心》(‘むすめごころ’、1937年)
  • 《女性开眼》(‘女性开眼’、1937年)
  • 《班长的侦探》(‘级长の探侦’、1937年)
  • 《少女港》(‘乙女の港’、1938年)
  • 《睡颜》(‘寝颜’、1941年)
  • 《爱的人们》(‘爱する人达’、1941年)
  • 《文章》(‘文章’、1942年)
  • 《美丽的旅行》(‘美しい旅’、1942年)
  • 《高原》(‘高原’、1942年)
  • 《朝云》(‘朝云’、1945年)
  • 《爱》(‘爱’、1945年)
  • 《驹鸟温泉》(‘驹鸟温泉’、1945年)
  • 《日雀》(‘日雀’、1946年)
  • 《晚霞少女》(‘夕映少女’、1946年)
  • 《温泉宿》(‘温泉宿’、1946年)
  • 《虹》(‘虹’、1947年)
  • 《一草一花》(‘一草一花’、1948年)
  • 《我的伊豆》(‘私の伊豆’、1948年)
  • 《哀愁》(‘哀愁’、1949年)
  • 《新文章读本》(‘新文章読本’、1950年)
  • 《舞姫》(‘舞姫’、1951年)
  • 千羽鹤》(‘千羽鹤’、1952年)
  • 《再婚者》(‘再婚者’、1953年)
  • 《日月》(‘日も月も’、1953年)
  • 《河边小镇的故事》(‘川のある下町の话’、1954年)
  • 《山音》(‘山の音’、1954年)
  • 吴清源棋谈・名人》(‘呉清源棋谈・名人’、1954年)
  • 《童谣》(‘童谣’、1954年)
  • 《伊豆之旅》(‘伊豆の旅’、1954年)
  • 《东京的人》(‘东京の人’、1955年)
  • 《湖》(‘みづうみ’、1955年)
  • 《燕之童女》(‘燕の童女’、1955年)
  • 《生为女人》(‘女であること’、1955・56年)
  • 《富士的初雪》(‘富士の初雪’、1958年)
  • 《有风的未知》(‘风のある未知’、1959年)
  • 《睡中的美女》(‘眠れる美女’、1961年)
  • 古都》(‘古都’、1962年)
  • 《爱与哀愁》(‘美しさと哀しみと’、1965年)
  • 《只手》(‘片腕’、1965年)
  • 《落花流水》(‘落花流水’、1966年)
  • 《月下之门》(‘月下の门’、1967年)
  • 《美的存在与发现》(‘美の存在と発见’、1969年)
  • 《ある人の生のなかに》(‘ある人の生のなかに’、1972年)
  • 《蒲公英》(‘たんぽぽ’、1972年)
  • 《竹声桃花》(‘竹の声桃の花’、1973年)
  • 《日本的美的中心》(‘日本の美のこころ’、1973年)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什么 川端康成评价如何. read01. 2016-06-27 [2019-11-23] (中文). 
  2. 2.0 2.1 2.2 2.3 2.4 宋国诚. 孤行的雪鹤 ─ 川端康成的爱与死. nccu. [2019-11-29] (中文). 
  3. 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每日头条. 2019-04-09 [2019-11-29] (中文). 
  4. 4.0 4.1 4.2 川端康成最后的救赎. 每日头条. 2016-07-25 [2019-11-29] (中文). 
  5. 5.0 5.1 5.2 川端康成:第一个日本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网易. 2008-10-17 [2019-11-29] (中文). 
  6. 6.0 6.1 川端康成: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READMOO. 2018-06-10 [2019-11-28] (中文). 
  7. 7.0 7.1 文豪ゆかりの地:川端康成ゆかりの地・茨木(大阪府) 大作家が文学を志すに至った“私の村”. せたがや日和. 2016-05-23 [2019-11-29] (日语). 
  8. 8.0 8.1 8.2 《日本文豪一○○年》:川端康成笔下的养父,竟是强暴未婚妻的僧侣,关键评论,2019/04/16。
  9. 9.0 9.1 9.2 9.3 川端康成 略年表. 川端康成纪念会. [2019-11-29] (日语). 
  10. 10.0 10.1 叶渭渠. 哀伤与悲哀 川端康成其人与文. 人民网. 2003-06-26 [2019-11-23] (中文). 
  11. 11.0 11.1 户田一康. 《日本文豪一○○年》:川端康成笔下的养父,竟是强暴未婚妻的僧侣. The News Lens. 2019-04-16 [2019-11-23] (中文). 
  12. 12.0 12.1 12.2 12.3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选择自杀. 腾讯网. 2019-04-17 [2019-11-29] (中文). 
  13. 13.0 13.1 川端康成《美丽与哀愁》以室内歌剧形式呈现舞台. 101Arts. 2019-02-15 [2019-11-29] (中文). 
  14. 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学家三岛由纪夫作为. read01. 2017-11-10 [2019-11-23] (中文). 
  15. 在最灿烂的年华,他却选择告别世间:川端康成的“物哀”美学. 经济通. 2018-08-22 [2019-11-23] (中文). 
  16. 张熠如 李豪雨. 川端康成情书曝光:缪斯对文豪到底有多重要. 凤凰艺术. 2014-07-25 [2019-11-29] (中文). 
  17. 川端康成故居中发现与初恋情人的往来11封书信. 日本文化物语. 2014-07-14 [2019-11-30] (中文). 
  18. 第2次文化人 川端康成. 株式会社邮趣サービス社. [2019-11-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