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科技大學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英語譯名: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NPUST、屏科大、屏科,是一所位於臺灣屏東縣內埔鄉的知名科技大學,其中以農業、獸醫為重,與許多國際知名大學有著合作關係。為全台大學中本校區腹地最大的一所大學;除本校區外,在屏東縣車城鄉附近有一座保力林場及一座位於台東縣達仁鄉附近的達仁林場。
目錄
校史與沿革
- 1924 - 1999年
- 1924年,高雄州立屏東農業補習學校創校,於屏東郡黑金町(現復興路橋下屏東夜市),招收第一期三年制農業科學生。日籍校長鳥居武男接掌校政。
- 1928年,高雄州立屏東農業補習學校改名為高雄州立屏東農業學校,由三年制改為五年制,招收國小畢業生,設農業科、畜牧科。
- 1945年,高雄州立屏東農業學校改名為臺灣省立農業職業學校。
- 1954年,臺灣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於屏東市民生東路校區(現今國立屏東大學校區)成立,校長由臺灣省立屏東農業職業學校王玉崗校長兼任,初期亦借用臺灣省立屏東農業職業學校教室上課。
- 1963年,臺灣省立屏東農業職業學校升格為五年制專科學校,並與臺灣省立農業專科學校合併。
- 1964年,臺灣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改名為臺灣省立屏東農業專科學校。
- 1975年,農業工程科改名為農業土木工程科。同年奉令停辦五年制;並成立植物保護、林產利用、農業經濟三科。
- 1980年,成立農業經濟科,並分設農業經濟組、家政組。
- 1981年,臺灣省立屏東農業專科學校改隸中央,改名為國立屏東農業專科學校。
- 1989年,由屏東市校區(後移撥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今屏東大學)使用)遷校至目前的內埔校區,佔地283餘公頃。
- 1990年,設立屏東車城鄉保力實驗林場管理處,佔地285公頃。
- 1991年,升格為國立屏東技術學院。吳功顯出任首任校長。新設日間部二年制農園生產技術系、森林資源技術系、水產養殖技術系、畜牧生產技術系、植物保護技術系、獸醫系、環境保護技術系、機械工程技術系、土木工程技術系、資源保育技術系、林產加工技術系、食品技術系、農業經營技術系等13系,招收專科畢業生。新設日間部四年制:農園生產技術系、食品技術系、農業經營技術系(分設農業經營組、農村家政組)、農村規劃技術系等5系,招收高職畢業生。
- 1992年,農業經營技術系農業經濟組與家政組,分別獨立為農業經營技術系與家政技術系。
- 1993年,農業經營技術系改名農企業管理技術系。家政技術系改名生活應用科學技術系。新設碩士班:機械工程技術系、土木工程技術系、環境工程技術系等3系。增設資訊管理技術系。
- 1994年,資源保育技術系改名為水土保持技術系。增設幼兒保育系、企業管理系、工業管理系。
- 1995年,增設食品技術系碩士班。
- 1996年,增設車輛工程技術系。
- 1997年,成立科技大學,更名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設有農業、工業、管理等三個科技學院。劉顯達博士任首任大學校長。增設熱帶農業研究所碩士班、獸醫學系碩士班、野生動物保育技術系。
- 1998年,工業科技學院更名為工程科技學院。各技術系去除技術二字。
- 1999年,增設森林系碩士班、水土保持系碩士班、農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畜產系碩士班。
- 2000年後
- 2000年,農業、工程、管理科技學院更名為農、工、管理學院。增設應用外語系、生物系統工程系、社會工作系、植物保護系碩士班、工業管理系碩士班、食品科學系博士班。成立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2001年,增設餐旅管理系、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班、木材工業系碩士班、水產養殖系碩士班、野生動物保育系碩士班、熱帶農業研究所博士班、獸醫學系博士班。生活應用科學系更名服飾科學管理系,乃全台所有公立大學院校之中第一且唯一以服裝設計為主之科系,此紀錄保持至今。
- 2002年,增設幼兒保育系碩士班、車輛工程系碩士班、農村規劃系碩士班、農園生產系碩士班。熱帶農業研究所更名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
- 2003年,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程更名為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增設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博士班、材料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 2004年,增設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與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系所合一。木材工業系更名為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增設生物資源研究所博士班、生物機電工程研究所碩士班、生命科學系、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班。
- 2005年,增設植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坡地防災及水資源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碩士班。工業管理系、農企業管理系併入企業管理系。原農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獨立為農企業管理研究所。原工業管理系碩士班獨立為工業管理研究所。農村規劃系碩士班更名為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農村規劃技術系大學部招生名額併入餐旅管理系。餐旅管理系更名為餐旅暨遊憩管理系。
- 2006年,增設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班、社會工作系碩士班。企業管理系更名經營管理系。原企業管理系碩士班調整為企業管理研究所。生物系統工程系更名生物機電工程系。
- 2007年,餐旅暨遊憩管理系更名為餐旅管理系。經營管理系分拆為工業管理系、企業管理系、農企業管理系。
- 2008年,植物保護系更名植物醫學系。畜產系更名為動物科學與畜產系。
- 2009年,服飾科學管理系更名時尚設計與管理系。植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班調整更名為農園生產系博士班。坡地防災及水資源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調整更名為土木工程系博士班。
- 2010年後
- 2010年,增設時尚設計與管理系設碩士班。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從農學院獨立擴編為國際學院。
- 2011年,生命科學系與生物科技研究所系所合一為生物科技系暨碩士班。成立國際學院。增設應用外語系碩士班。。獸醫系從農學院擴編為獸醫學院。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改隸屬獸醫學院。
- 2012年,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改隸屬獸醫學院。新設食品科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隸屬國際學院。
- 2013年,休閒運動保健系更名休閒運動健康系。新設環境資源與防災學位學程進修推廣部四技隸屬工學院。增設土壤與水工程國際碩士學位學程隸屬國際學院。
- 2014年,增設餐旅管理系碩士班。
- 2014年,教育部「研商典範科技大學策略聯盟運作與分工事宜會議」決議 ,策略聯盟之任務分工,維持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擔任四區策略聯盟之召集學校。
- 2014年,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以及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共五間大專院校成立教育部高屏地區五校典範科技大學跨校策略聯盟,推動擴散典範特色及轉移典範成果之跨校策略聯盟工作,以協助夥伴學校發展,並分享技職教育產學研發及人才培育績效。
- 2015年,增設農企業管理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財務金融國際學士學位學程。
- 2016年,停招財務金融研究所。新設觀賞魚科技國際學位專班(博士班/碩士班)、動物用疫苗國際學位專班(博士班/碩士班)。
- 2016年,「南台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揭牌成立,是繼高雄中山大學後第二個揭幕的創新中心,未來將以農業發展為主。
- 2017年,本校以科技農業為立基,發展多元跨領域之成績卓越,為能完整呈現本校各團隊成果,特別建置「典範特色展覽中心」及「師生特色作品展示館」。
- 2018年, 為鼓勵年輕人返鄉從農,屏科大開辦農業公費專班招收45名,農委會相關規定指出,農業公費生在校修業4年,前3年由農委會提供全額公費補助,第4年於產業實習1年,僅補助學雜費。畢業後須從事農業相關工作4年,並優先給予購地、創業等貸款及相關輔導措施。
- 2018年,頂新魏家為發展食品安全,並持續關心食品安全人才培育,捐贈獎學金給與屏科大食品安全研究所。
- 2018年,以活絡地方生態產業,實踐永續經營的理念,屏科大獲准加入《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成為國際第230、台灣第10個成員,也是今年國內技職院校第一所通過申請的學府。
- 2018年,屏科大連續8年有教師榮獲「十大農業專家」殊榮,顯示屏科大教師在農業方面無論學術、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及農業推廣都有卓著貢獻。
- 2018年,屏科大時尚系老師與學生,赴韓國首爾參加「2018年國際美容藝術大賽」,在學生組合力拿下4金4銀,為校為台灣爭光。該項競賽共有來自日、韓、中、新加坡、德、美等國家,約3千位選手參加;在學生組「臉部皮膚美容」、「睫毛延長技法」、「脫毛技法」、「背部護理」、「指甲護理」獲得多項金獎和銀獎。
- 2018年,屏科大社工系主任與學生設計身心障礙者及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方案,主題為「群聚在伊起・甸起腳尖愛」、「壓力Let it go」、「障礙・不障愛」,並至3個原鄉部落展開6個月實習,表現優異,獲「2018年全國科大社工系方案設計與執行競賽家庭福利組」第1名。
- 2018年,屏科大樂齡大學課程結合該校6個學院特色教學資源,今年招收共2班、90名學員,上課總時數216小時。副校長勉勵學員時指出,活到老、學到老。推廣教育處每年都設計不同以往的課程,讓學員靈活應用在生活各種層面。
- 2018年,屏東縣政府選定屏科大增置三座公共藝術「林邊光采濕地裝置藝術」,期促進藝術家對生態、自然及永續經營的關懷,結合本校綠能特色,使校園與社區之間互動密切。
- 2019年,屏科大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於4月12日簽署「大專青年海外技術協助服務計畫」合作意向書,將提供學生參與我國援外工作機會。
- 2019年,屏科大校方欲從社工系、休運系、時尚系等跨領域學程,並配合推廣教育處共同辦理樂齡大學。
- 2019年,屏科大成立「農林副資材循環利用創值開發中心」,欲解決大型農林廢料不易處理且消耗過多金錢的問題。
- 2019年,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因政府補助經費縮減,今年首度啟動認養計畫供外界認養。
- 2019年,第65次校務會議通過成立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合併規畫小組,會進一步洽談合併事宜。
- 2019年,屏科大為中南部高中職教師免費開辦「無人機考照培訓班」,為因應民航局明年起規定操作1公斤以上無人機需考「無人飛行載具認證考試」。
- 2019年,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3校校長共同宣布合校計畫啟動,已通報教育部獲初步認可。
- 2020年後
- 2020年,奉學校高層指示,停招「科技管理研究所」。
- 2021年,參酌時任校長與學校長官建議停招「企業管理系四技進修部」「食品生技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與「環境資源與防災學位學程」。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1]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和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學校教育的目的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和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在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在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及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在英國及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的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校園設施
參見
參考文獻
- ↑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
- ↑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