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首蓿
小首蓿(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是豆科狸尾豆屬的亞灌木。
其莖直立,分枝少,被灰色短毛;
葉柄是被灰白色短柔毛,小葉近革質,為長橢圓形、卵狀披針形或卵形,小托葉狹三角形,為密被柔毛;
花萼淺杯狀,為被白色長硬毛,花冠是紫色;果為莢果略被短柔毛,橢圓形,具網脈;花果期為4-9月。
因其形似貓尾而得名。
貓尾草在中國產於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在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南至澳大利亞北部也有分布。
貓尾草喜光,耐濕能力差; 多生於乾燥曠野坡地、路旁或灌叢中,海拔為850米以下的地區。
貓尾草一般進行有性繁殖。
別 名:兔尾草、土狗尾、牛春花 ,林地早、狼尾草、老芸草、止血馬塘、油草、 雀麥草、草珠珠、 纖毛鵝冠草、知 風草、 高野黍、高瓜茅、牛筋草、虎尾草、香附、苔草、野燕麥、枝子、韭白、 山扁豆、野綠豆、荊三棱、野黃芪、小首蓿、田皂角、細梗胡、紫雲英、鐵掃帚、苦刺、胡板 子、野百合、野花生、鴉蔥、山牛蒡、野豌豆、葉螞蝗、毛耳朵、雞眼草、
中文名:貓尾草
拉丁學名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形態特徵
貓尾草為亞灌木;莖直立,高1-1.5米。分枝少,被灰色短毛。
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莖下部小葉通常為3,上部為5,少有為7;托葉長三角形,長6-10毫米,
先端細長而尖,基部寬2毫米,邊緣有灰白色緣毛;葉柄長5.5-15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
小葉近革質,長橢圓形、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頂端小葉長6-15厘米,
寬3-8厘米,側生小葉略小,先端略急尖、鈍或圓形,基部圓形至微心形,
上面無毛或於中脈上略被灰色短柔毛,下面沿脈上被短柔毛,側脈每邊6-9條,
在兩面均凸起,下面網脈明顯;小托葉狹三角形,長5毫米,基部寬1.5毫米,有稀疏緣毛;小葉柄長1-3毫米,密被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長15-30厘米或更長,粗壯,密被灰白色長硬毛;苞片卵形或披針形,
長達2厘米寬達7毫米,具條紋,被白色並展緣毛;花梗長約4毫米,
花後伸長至10-15毫米,彎曲,被短鈎狀毛和白色長毛;花萼淺杯狀,被白色長硬毛,5裂,
上部2裂長約3毫米,下部3裂長3.5毫米;花冠紫色,長6毫米。
莢果略被短柔毛;莢節2-4,橢圓形,具網脈。花、果期4-9月。
主要價值
貓尾草有一定藥用價值,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殺蟲的功效;可用於外感風熱,咳嗽痰多,瘧疾等;
本品為台灣人民自古以來,慣用於小兒發育不良之轉骨藥材,
以及運動傷害和跌打內外傷之傷科傳統食療優良藥。貓尾草小根上有根瘤,
具有固氮作用。據調查了解,發展貓尾草種植業產值高,
能增加人們的經濟收入[1]
貓尾草有一定藥用價值,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殺蟲的功效;可用於外感風熱,咳嗽痰多,瘧疾等;
本品為台灣人民自古以來,慣用於小兒發育不良之轉骨藥材,以及運動傷害和跌打內外傷之傷科傳統食療優良藥。
環保價值
貓尾草小根上有根瘤,具有固氮作用。據調查了解,發展貓尾草種植業產值高,能增加人們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