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節氣來由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別是:「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鳥中,一候,陽氣已動,大雁開始向北遷移,但還不是遷移到我國的最北方,只是離開了南方最熱的地方;二候,喜鵲此時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到了三候,野雞也感到了陽氣的滋長而鳴叫。
氣候特點 [2]
小寒節氣開始,北京的平均氣溫一般在一5℃上下,極端最低溫度在—15℃以下;中國東北北部地區,真是一個冰雕玉琢的世界。都是一派嚴冬的景象。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
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令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後,也是到「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節氣習俗 [3]
冰戲
在我國北方,北風將大地河流封凍,湖面成了天然的滑冰場。有的河面結冰厚實,會有大部分行人在冰上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宋史》有記錄:「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
尋梅
古詩中寫梅花的有很多,多讚美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梅花也經常用來比喻人的品格高貴。在小寒這一天,有很多人會挑選有梅花的風景區賞玩。梅花的幽香令人清爽振奮,如果是遇到下雪天賞梅,那更能體會到詩句里「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意境。
臘祭
農曆十二月又叫臘月,小寒是臘月的節氣,而古人經常會在小寒這一天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臘祭的意義在於表達他們對祖先的懷念和崇敬,和感謝百神對他們的照顧。在古代臘祭這一天,人們通常都不會再做農活,藉此遊樂放鬆自己。
吃菜飯
小寒時節,南京人通常會吃菜飯,菜飯不完全相同,大部分是用矮腳黃青菜與香腸片、鹹肉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隨着社會發展,南京的這一飲食風俗漸漸淡化,然而在老一輩的印象里,吃菜飯是小寒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