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孫穎,男,1929年出生於黑龍江訥河,祖籍河北。北京舞蹈學院教授、漢唐古典舞教研室、研究生導師,著名舞蹈編導[1]。 於2009年12月3日凌晨2點48分逝世[2]。
孫穎是中國漢唐古典舞大師,他的漢唐古典舞在中國舞蹈界名氣很大,人們稱他是舞蹈界的「奇才、怪才」。由於他的作品大多數是在年過半百之後創作的,因而人們又譽他為大器晚成之人,將他的舞蹈稱為「皺紋上的舞蹈」[3]。
目錄
簡介
早在1950年就在中央戲劇學院舞蹈系從師於吳曉邦先生;畢業後留校組建的古典舞教研組研究戲曲舞蹈;
1954年任北京舞蹈學校古典舞教研組副組長;1957年劃為右派。
1979年,回到北京。任《舞蹈》雜誌及《舞蹈論叢》古代史專欄編輯,期間曾發表《試論中國古典舞》、《再論中國古典舞》、《三論中國古典舞》、《天足於小腳時代的分歧》、《駁傳統舞蹈還需要「舞蹈化」的奇談》、《爭論的是什麼?分歧在哪裡?》等多篇文章。
自1981年,先後在北京舞蹈學院任圖書館館長、史論系系主任等職。在此期間,創編了以建安時期為歷史題材的古典舞劇《銅雀伎》,於1985年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首演並成為首屆中國藝術節唯一入選舞劇劇目。之後,曾為電視劇《唐明皇》、《三國演義》、《司馬遷》、《炎黃始祖》等劇編舞。
1994年移民美國,在美國完成了研究生課題:《中國古代舞蹈教程》教學提綱及教材。
1997年,創作「尋根述祖譜華風」之一:《炎黃祭》由北京舞蹈學院96級畢業生公演(其中《踏歌》獲中國舞首屆「荷花杯」大賽金獎);
1999年創作尋根述祖譜華風之二:《龍族風韻》由重慶市歌舞團首演;
2000年,受重慶大學之聘,任舞蹈系系主任。
2001年,北京舞蹈學院為孫穎教授設立「漢、唐古典舞教研室」,開始招收本科生並擔任研究生導師。
代表作品
踏歌、楚腰、謝公屐、紈扇仕女、銅雀伎等
《踏歌》
《踏歌》旨在向觀眾勾描一幅古代儷人攜手遊春的踏青圖,以久違的美景佳人意象體恤紛紛擾擾的現代眾生。舞蹈充溢着濃濃的文化氣息。純淨,灑滿了春光。少女的神情歡愉暢然嫵媚俏麗,嬌羞無邪,情竇初開,心扉悄啟,盡情盡興,如醉如痴,樂而忘返,
《楚腰》
《楚腰》這部作品出自韓非子所寫「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的詩句當中。《楚腰》是一個典型意義上的中國古代舞蹈的現代詮釋,重現了中國古代楚地特有的舞蹈形態與風味。
《相和歌》
《相和歌》選自《銅雀伎》的片段,此為盤鼓舞,於漢代最為流行。輕紗羅裙的少女懷着迎接春神的喜悅,和鼓和樂、載歌載舞。
《銅雀伎》
是孫穎虛構的一個故事,又非隨意杜撰。「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曹操一生雄才大略,銅雀台上,留下一代梟雄諸多佳話。但曹操去世前,命令銅雀伎一律留在銅雀台,仍如他生前一樣,為他獻歌獻舞,這對於銅雀台上的歌舞藝人,無異「活殉」。此外,漢代又是樂舞伎升騰發跡的黃金時代,卑賤出身而位列后妃的有好幾位,如戚夫人、趙飛燕、衛子夫等,包括曹操的正妻卞皇后,備極尊崇。這個史實,為孫穎創作《銅雀伎》提供了廣闊的升騰跌宕的歷史空間。 從構思到發表劇本,孫穎十多次易稿。第一稿中的女主人公鄭飛蓬,幾乎是滿懷階級仇恨、寧肯玉碎不為瓦全,寫完後孫穎只能苦笑一聲,將稿子付之一炬,自己首先否定了這種簡單化和概念化的創作。最終,孫穎為作品定下這樣一個基調:通過《銅雀伎》讓觀者對古代樂舞伎產生同情,投以尊敬,認識舊時代的罪惡,理解人性的尊嚴。《銅雀伎》虛構了男女主人公鄭飛蓬、衛斯奴,連綴鄭、衛兩姓,寓意「鄭衛之音」在古代社會曾被正統觀念所輕蔑、排斥,這些人地位卑下,他們雖有精妙的舞蹈創造,卻如同飛蓬,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4]。
視頻
參考資料
- ↑ 孫穎教授創作的三個作品,怎麼看都不會膩!. 2018-01-30.搜狐
- ↑ 孫穎(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個人簡歷網
- ↑ 他是漢唐古典舞一代宗師,編的舞居然這麼美~. 2016-04-19.自由微信
- ↑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孫穎和他的舞劇《銅雀伎》. 2016-07-01.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