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奧斯卡
 

外文名 :Academy Award

發起時間: 1929年

發起單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

官 網http://oscars.org

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英文名稱:Academy Awards,中文簡稱學院獎),世界著名電影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網絡直播,在中國大陸的直播平台為1905電影網和芒果TV。其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與針對音樂的格萊美獎、針對電視的艾美獎、針對戲劇的托尼獎相當,而這些獎也都是以學院獎為榜樣而建立的。

2018年12月,奧斯卡入圍2018世界品牌500強。

目錄

奧斯卡的來歷

一戰後的十年,滿目瘡痍的歐洲百廢待興,電影業進入低谷。美國電影以此為契機,開啟了好萊塢第一個黃金時代。1927年5月,「好萊塢之王」——米高梅公司總經理梅耶(Louis B. Mayer)在一次晚宴上,向在座的同行提出了一個設想:「應該把好萊塢的精英分子們都集中起來,組成一個團體。它包括演員、導演、編劇、攝影師,當然還有製片人。使他們成為好萊塢的支柱,讓他們調解糾紛,或者在製片廠里起疏導作用。」

一周之後,梅耶草擬了一份關於成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提案,學院的首任主席是米高梅旗下的當紅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

1927年5月4日,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由與會者提議發起,並於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舉行第一次授獎典禮。當時參會的人約270人。第一個奧斯卡金像獎頒發給了埃米爾·傑林斯(Emil Jannings),他獲得了第一屆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奧斯卡獎從頒發的最初開始,就受到了電影業及大眾的高度關注,傳媒也積極參加轉播。

在第二屆典禮上,洛杉磯電台進行了一小時的實時現場轉播。從此,每年的頒獎會都有媒體進行相應報道。

1929年五月十六日第一屆奧斯卡獎舉辦一直到今天,奧斯卡獎就成為美國影藝學院的「主營業務」和該機構的代名詞。

名稱修改

2019年4月24日,奧斯卡主辦方學院表示對奧斯卡規則作出修改,把「外語片(Foreign Language Film)」類目改名為「國際電影長片(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最佳外語片獎隨之將更名為最佳國際電影獎。學院方稱:「foreign(外國的)」這個說法在如今全球電影業中已經過時了,「我們相信國際電影長片的說法更能代表這個類目,宣傳積極和包容的電影觀念、全球性的電影藝術」。

金像獎座

奧斯卡獎盃的主體為一座13.5英寸重3.9千克的鍍金男像,由美國著名的雕塑家喬治·斯坦利設計。按照奧斯卡獎有關的評選規則,一項獎的獲得者只能領取一個金像獎座,如果一項獎有兩個人共獲,則應分別授予他們每人一個金像獎座。

金像獎的樣子是裸體男子,雙手交叉於胸前,握着一把長劍,站在一個五環片盤上,每一個環代表影藝學院的一項重要工作部門:製片、導演、編劇、演員、技術人員。

最初的獎座由梅耶撥出五百美金交給喬治·史丹利製作,獎座高十三寸半,重六又四分之三磅,內里是合金,外表銀上一層金色薄片,看起來閃閃發光,所以稱為金像獎。金像獎圖樣的設計是出自賽贅克·吉朋斯,當時在米高梅公司擔任美術師,上司梅耶指定由他擔任這項工作,而吉朋斯是影史上最傑出的美術設計之一,他不僅設計了金像獎,日後更得到了金像獎,從第二屆開始到第廿九屆為止,28年間級共獲得了三十九次提名,其個人獨得了十一次金像獎,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優秀影片,吉朋斯幾乎都參加美術設計工作。

早期為錫銅合金(錫占92.5%,銅占7.5%),外敷金箔;後為錫、銻、銅合金,磨光後敷10K金箔,然後精磨,外面再敷24K金箔,最外層塗發光漆。

早期每個獎座價值30美元,現約價值350美元。

相關法規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日,頒布了奧斯卡獎的所有權法,規定金像獎座不得買賣或抵押,如有發生,學院本部將向出售者索回相當於獎座價格的賠金。還有,如果一項獎有數人獲得,那麼一個以外的獎座均按原價收錢。

相關信息

自一九四三年開始,由於錫、銅等金屬系重要的戰略物資,奧斯卡獎的塑像在連續四年內均由石膏製成,外面塗金。到戰後,這些石膏塑像都用金屬塑像換回。

凡獲獎者,均可得到一條金像項鍊,送給自己的親人。這項鍊上面鐫刻着該親人的名字,項鍊懸着一枚有3.5公分長的奧斯卡金像。

獎項設置

首屆奧斯卡頒獎的項目只有七項:

①最佳影片、②最佳男演員、③最佳女演員、④最佳導演、⑤最佳編劇、⑥最佳攝影、⑦最佳美術設計。

以及另外兩項特別獎:藝術品質獎及技術效果獎,但這兩項只頒了一次,第二屆就取消了。

奧斯卡獎可分成就獎和特別獎。

成就獎(共24個)

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短片、最佳記錄長片、最佳長動畫片、最佳短動畫片、最佳真人短片、最佳外國語影片、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剪輯、最佳藝術指導等。

最佳外語片獎

前十九屆奧斯卡獎只評美國影片,從第二十屆起,才在特別獎中設最佳外語片獎。其參選影片必須是上一年十一月一日至下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在某國商業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每個國家只選送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由該國的電影組織或審查委員會推薦,且須加蓋英文字幕,送交學院外國片委員會審查。然後進行秘密投票選出五部提名影片。觀摩完五部影片後,再由四千名美國影界權威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選出一部最佳外國語片。該項獎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個人。到2012年奧斯卡頒獎禮之前為止,意大利和法國分別以13次和12次獲獎,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

中國目前只有台灣地區選送的《臥虎藏龍》獲得了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

特別獎

特別獎則有榮譽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科技成果獎和特別成就獎。

在上述眾多獎之中,最具影響的為最佳影片獎,而最佳男女角獎屬表演主獎,獲獎人有「影帝」與「影后」之稱,是男女演員們嚮往的殊榮。

評審規則

奧斯卡金像獎從一九二九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過。凡上一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的獲獎。

獲獎名單是高度保密的。學院會員投票後,選票交由美國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WC)加以統計。選票放在保險箱內,荷槍實彈的警衛人員日夜守護,統計後的用紙則全部燒毀,絕對保密。各項獲獎名單,分別裝入密封的各個信袋,直到頒獎當日當刻,由司儀當眾拆封宣布。

奧斯卡評審規則由兩部分組成:評審機構規則、評審獎項規則。

奧斯卡的評審機構概說起來並不複雜,分為二級金字塔形式,最高層是學院主席評審團,下設學院分支評審團。主席評審團人員從下屬14個分支學會(演員協會、導演協會、藝術指導協會、攝影協會、美術師協會、編劇協會,電影執行人員協會、電影剪輯協會、電影製片協會、音樂協會、錄音協會、公共關係協會、短片和長片動畫協會、視覺效果和作者協會)中選撥出來。

除主席團主席來自電影剪輯協會外,其他成員分別從餘下每個協會中分別挑出三名代表組成。主席團官員包括主席、第一副主席、兩個副主席、財務主管和秘書長,任期為一年,連任不超過四任。學院的管理活動主要在學院主席所任命的執行官監督下進行。

主席團成員每屆任期一年,在同樣職位連任不超過三屆。主席團成員資格聘選的主要條件是你在這一行業的貢獻和聲譽,和最少兩名在職委員的推薦。主席團下設的分支學會評審團,除了職業評委外,還包括一支龐大的自願參與會員隊伍,每個分支自願參與會員達到五、六千人次,這其實才是奧斯卡影響的真正來源。

相對於奧斯卡的評審機構規則,奧斯卡的評審獎項規則可謂相當繁瑣,有幾十頁之多。奧斯卡的年度規則儘管近些年來幾乎無甚變化,但仍然還是會被準時、一絲不苟地發布到官方網站上。

規則正題包括幾大部分——對參賽影片的資格條件限定、投票規則限定以及針對各類獎項的具體評選辦法。

2016年1月22日,奧斯卡獎評選機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影藝學院)公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此次改革措施中,最受關注的是打破奧斯卡獎投票權終身制,引入淘汰機制。根據新的改革措施,每一位新會員的投票權為期10年,如果會員在這10年間仍活躍在電影界,則可再獲10年投票權,連續延長兩次、即30年後就可享有終身投票權。

此外,會員如在此期間獲得奧斯卡獎提名或奧斯卡獎,則直接獲得終身投票權。對於影藝學院現任會員,新規同樣有效。那些在過去10年內不活躍的會員將被轉為「名譽會員」,失去奧斯卡投票權。另外,影藝學院的決策機構理事會也將發生改變。目前有51名成員的理事會將為女性和少數族裔新增3個席位。對於那些不在理事會中的普通會員,此次改革也給他們更多參與學院管理和決策的機會。

揭密:奧斯卡評獎策略

奧斯卡策略之一:權威的樹立

奧斯卡權威的樹立並非一蹴而就,它這一方面依賴於其本身對規則的嚴格執行和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另一方面,則完全是沾了政治的光。奧斯卡舉辦初期,力主把自己定位於民間組織形式,對官方一直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1920年代,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被置於金融寡頭摩根集團和企業財閥洛克菲勒控制之下,而此時電影工業在美國也開始嶄露頭角,兩大財團竭力企圖在各方面控制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華納和福斯兩家電影公司曾為此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提出訴訟,皆以失敗而告終。

與此同時,兩大財團也通過白宮作為總代理名正言順地表達了自己對學院獎的關注,在第四屆學院獎,不僅送來了會務費,而且副總統還親臨會場。此舉雖說是財團控制下的白宮為滿足一己之私的自作多情,學院不一定領情,但在壯大學院聲勢和樹立學院威信方面卻起了很大作用。

此後,又曾有過兩位總統親臨奧斯卡頒獎現場,第13屆(1941年)羅斯福總統和第39屆(1966年)里根總統,但此時總統光臨現場和當年副總統的出席性質已經完全不同了:羅斯福的出席是為了表彰好萊塢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里根則是來看望老朋友的。

奧斯卡策略之二:順勢而行

奧斯卡雖說是站在電影流行藝術的風口浪尖,但卻極少標新立異,大部分時候都選擇順勢而行,特別在特殊年代,這一傾向就尤為明顯。二戰期間的第15屆奧斯卡(1942年)把六項大獎授予了應時之作《忠勇之家》,而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着美越戰爭的開火,國內反戰情緒日漸增高,第51屆(1978年)奧斯卡把五項大獎授予了反越戰題材片《獵鹿人》,這還引發了國際輿論界的軒然大波,同年三月,在柏林電影節上,蘇聯代表團為了抵制《獵鹿人》的放映,率領古巴、東歐等國代表團退出電影節。下面再舉一例作證明:只要稍微關心電影的人,沒有誰不知道《阿甘正傳》,它曾橫掃第67屆(1994年)奧斯卡,獲13項提名(最後獲六項大獎),由於《阿甘》的出現,年度奧斯卡評選成為了很多經典力作——《獅子王》、《肖申克的救贖》、《真實的謊言》揮之不去的一場噩夢。但鮮為人知的是,《阿甘》其實是奧斯卡順應美國社會長期瀰漫的強烈的反智情緒和撫平越戰傷痛呼聲的產物。最後要提出的是,奧斯卡的「順勢而行」僅針對影片的題材而言,對於影片的藝術要求,並未降低評判標準,以上所提幾部影片,在題材上可圈可點,但在藝術水準上,亦屬佼佼者。

奧斯卡策略之三:票房決定一切

談到奧斯卡,有一個話題永遠也無法繞開,那就是奧斯卡評委在評定優秀影片時,在「藝術」與「商業」之間何去何從?這也是奧斯卡歷年引起的最大爭議之一。通常情況下,奧斯卡評委對此採取折衷手段,選取的影片一般既「藝術」又「商業」,兩者達到最佳結合點,既非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賣乖之嫌。但也有繞不開的年份,偏偏出現極端「藝術」卻也是極端「票房毒藥」的影片,在這種情況下,好萊塢評委往往選擇的是放棄。上世紀全美經典影片排名第一的《公民凱恩》就是一例。在第十四屆奧斯卡時,學院對評獎規則還未進行改革,採取的是資深影評人評選制,專家們折服於《公民凱恩》高超的電影技巧,給予了9項提名,但影片上映以來一直平庸的票房成績和在公眾中冷清的反應,讓評委們在最終評定時感到頗為棘手,斟酌再三,把大獎給予了它的對手《青山翠谷》,《公民凱恩》僅獲一項最佳編劇獎。

奧斯卡策略之四:懸疑的締造者

1940年,希區柯克那部著名的驚悚懸疑片《蝴蝶夢》奪魁第十三屆奧斯卡,與此相若的是,奧斯卡也走進了它的懸疑旅程——從本屆開始,獲獎名單將採用密封方法,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不拆開它之前,任何人都無權知道結果。這一做法無疑是奧斯卡的點睛之筆,之後成為國際諸多電影節的借鑑典範。

奧斯卡猶如一潭深水,浪花飛濺之下是涌動的暗流。奧斯卡被推到舉世矚目的地位,除了它本身的「軟硬件」和諧匹配外,還有更深的一層原因,那就是——利益。據內行人估計,一部影片如果獲得奧斯卡提名,其票房增加值在3000萬美元左右,而如果一旦獲獎,票房收入還將增加2000萬美元。

例如,1981年,《極地站車》獲得最佳故事片獎,獲獎後的三周就賺了近一千五百萬美元。而離我們較近的《莎翁情史》,在 1998年12月底上映,到次年2月獲得提名時,票房收入為3630萬美元,在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後,票房翻了一倍多,又賺了3670萬美元;三月底得大獎後,另增加了2700萬美元。

按照估計,該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奧斯卡獎青睞有直接關聯。而且,影片獲獎後,對演員的回報也相當豐厚,不僅身價攀升,能得到實質性的物質回報,本人甚至還可以憑藉奧斯卡的權威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出於以上這些原因,好萊塢各大製片公司幾乎每年都要押寶於某部電影,為其耗費巨大的廣告投資。從五十年代早期開始至今,好萊塢的兩份定期刊物《聯合演出日報》和《好萊塢報道》成為了各大製片公司爭奪的主要陣地,它們買斷其中的多頁版面刊登電影廣告。

例如,在1984年的奧斯卡評選前夕,米高梅和聯美公司買了《聯合演出日報》的31頁版面,而派拉蒙則為為年度參評影片《母女情深》買下了28頁版面,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和AB影片公司也不甘示弱,為《希爾克伍德》一口氣買下了50頁廣告。

可以計算一下,以當時該雜誌廣告價格每頁3500美元計算,各大公司在頁面廣告上的費用就高達幾何。除此而外,各大製片公司在電視台黃金時間插播的電視廣告上也得花大筆費用。時至今日,互聯網也成為了他們進行影片宣傳競爭的主要手段。

製片公司通過各種媒介方式宣傳影片主要是要在公眾中擴大影響,爭取票房,但是,要想真正獲獎,僅靠輿論影響力是不夠的,因為,奧斯卡獎項的選票是牢牢攥在學院評委的手裡的。製片公司要想穩操最後勝券,必須採用「非常手段」。

在奧斯卡評委團里搶占評委席成了各大製片公司屢試不爽、頗有成效的一個招數。

我們可來看以下這個例子:如前文所提到的,早期的奧斯卡是幾大製片公司一手扶持下成長起來的。

其中Metro-Goldwyn-Mayer(米高梅公司)無疑在學院中占據絕對優勢(這除了Metro-Goldwyn-Mayer本身經濟實力強大外,它當時的總經理路易斯.B.梅耶為學院的成立所立下的汗馬功勞而產生的影響力也不可忽視),學院首屆主席就是由米高梅旗下的著名默片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擔任的。

在學院成立的前十年,最佳影片的獎項幾乎被米高梅公司所囊括,當時好萊塢流傳一句話:「只要你跟Metro-Goldwyn-Mayer簽約,就有得獎資格」。[2]

資料來源於:騰訊網

亞洲獲獎

成龍是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同時也是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在他之前日本導演黑澤明、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分別在1989、1991、2014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國際化

絕大多數最佳影片是在美國以外拍攝的,這說明了電影製作國際化水平的提高,也模糊了所謂好萊塢電影的定義。事實上,1999年的《美國麗人》是自1976年之後23年裡唯一在好萊塢完成全部拍攝的最佳影片。 英國人每年獲得的奧斯卡提名比例大約是50%。

曾有記者煞有介事地聲稱:「美國幫助英國贏了二戰,但不應該幫助他們贏「我們的奧斯卡」」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評價英國演員時說:「一想起英國演員我就膽戰心驚。我們美國演員跟他們比起來簡直就是一群懶鬼,他們個個能把莎士比亞倒背如流。」

英國演員在奧斯卡表演獎項中始終表現突出,有勝過影片獎項。奧斯卡和英國演員之間其實雙贏關係,奧斯卡使演員成為國際明星,演員反過來以自身的演技證明奧斯卡不愧是一個識英雄重英雄的一流電影獎。

相關評價

傾向

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演員和電影的風格總是受到歷史和政治因素的影響。電影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媒體,統治精英們總能認識到其戰略地位。奧斯卡與政治發生最密切關係正是美國50年代麥卡錫主義泛濫的時候。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即查理·卓別林。而相對而言,紀錄片和外語片比主流的美國電影更清晰地顯露其政治傾向。

如果用一種特殊的規則來審視這類影片,那些獲得提名的外國影片都是政治化的。(看似與政治無關的《臥虎藏龍》其實也不能免俗)。無論學院是否喜歡,由於影片本身就是政治的傳媒,奧斯卡與政治永遠不可能分離。

在奧斯卡獎角逐的過程中,歷史和政治因素總是會影響影片的類型和表現力。也就是說,在決定奧斯卡獎的歸屬問題上,社會環境、時代精神和主旨比影片本身的藝術含量更為重要。奧斯卡的選擇永遠是安全的、主流的、非爭議性的電影,而且這些電影還要擁有被廣泛接受的價值:如1997年《泰坦尼克號》獲獎,《洛城機密》落選;1998年《莎翁情史》獲獎,《美麗人生》落選;2001年《美麗心靈》獲獎,《指環王》落選。

奧斯卡的主旨是懷舊,主題則在於強調傳統的家庭價值觀。

批評

奧斯卡被認為是政治正確的娛樂。

會員終身制(已引入淘汰機制)和老齡化是電影學院面臨的兩大問題。在學院成員和電影工作者之間(被提名者)至少相差一代人。而在學院成員和普通電影觀眾之間則至少相差兩代人。

學院會員的偏見最多的體現在獲最佳影片的電影類型中,即節奏溫婉、表現高尚主題,符合中產階級審美趣味,反映主流文化,對於涉及敏感話題或大膽試驗性質的影片者均不予考慮。

形式各異的怪異行為已成為男女奧斯卡獎得主的表演的共同特徵。如嫩臉扮老相;表演一個行為怪異的人,一個天才或者甚至一個瘋子;飾演一位基於現實人物改編的英雄角色;假裝有很重的口音等。

評委們,就像普通的常看電影的人們一樣,傾向於以主題來評判一部電影的優劣。

除了體裁和主題要符合奧斯卡評委的口味外,大多數奧斯卡獲獎影片或題名影片都以宏大的視覺風格及偽實時的畫面來炫耀電影華而不實的製作價值,這一切都體現在影片龐大的製作預算和極長的拍攝周期中。除少數作品外,這些電影都是高預算、大規模豪華製作從第一部最佳影片《翼》到《亂世佳人》一直到《泰坦尼克號》,都是如此。

歸因於奧斯卡金像獎的正面的展示和被廣泛的尊重,各工作室在所謂的「奧斯卡季節」,花費上百萬美元更特地僱傭了記者來推銷他們的電影。這也導致了奧斯卡金像獎被詬病為——其越來越受到市場化的影響,而不是影片的質量。William Friedkin,一位獲得金像獎的導演和前典禮製片人,曾在2009年紐約的一次會議上表達了這種情緒,把它描述為「任何產業為了它們自己曾做過的最大規模的推銷」。

此外,一些獲獎者,作為金像獎的批評者,曾聯合抵制其典禮,並拒絕接受所獲得的奧斯卡金像。第一位做這件事情的人是 Dudley Nichols (1935年,在The Informer電影上,獲得最佳編劇)。Nichols 抵制了第8屆金像獎典禮,因為金像獎和美國作家工會有衝突。George C. Scott 成為在第43屆金像獎典禮上第二位拒絕接受其獎項的人(1970年,在電影Patton里,獲得最佳演員)。Scott 把典禮描述為「行屍走肉的典禮「,並說」我不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第三位是 Marlon Brando, 他拒絕了他的獎項(1972年,在電影Godfather裡面,獲得最佳演員),引述了的理由是,電影工業裡面的種族歧視,以及美國本土人過於主流化。在第45屆金像獎典禮上,Brando 委派 Sacheen Littlefeather 閱讀了長達15頁的演說來詳細描述他的批評。

Tim Dirks, 作為AMC電影網站 filmsite.org 上的編輯,曾為金像獎寫過這樣一段話:

不幸的是,有價值的評論,藝術家的洞察,文化上的影響力,和許多電影中高質量的創造力,並沒有被給以相同權重的投票。特別是自1980年代起,高成本「公式化製作」,並有着驕人收益的商業大片常常被一哄而起的成為強勢的大贏家(和最佳影片獎的獲得者),但是 它們並沒有偉大電影所具有的深度或者以任何方式被評論家廣泛認可。

典型的對於金像獎中最佳影片的批評,既是,在獲獎者和提名者之中,過多的出現了浪漫的歷史類史詩片,傳記類的戲劇,浪漫的戲劇喜劇,以及家庭類跌宕誇張劇情的戲劇,它們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美國發行的,並且是在新年前三個月中發行的。這也導致了「奧斯卡之餌」專詞的發明,用來描繪這樣的電影。

整體來說,學院的頒獎,似乎是經歷了某種周期性的過程:1940年代的早期,是以戰爭為主題的影片;1940年代的後期,1960年代的後期,和2000年的的中期,是「社會問題」的戲劇;

而音樂劇和歷史類的史詩劇是在1960年的早期到中期;家庭類跌宕誇張的戲劇和傳記類的史詩劇是在1970年代的晚期,並貫穿了1980年代;一種特定的影片類型(這種前期的電影,現在被認為屬於「B級電影「)位於1970年代的早期和1990年代;

浪漫的歷史類的史詩戲劇則位於1990年代的晚期和2000年代的早期;由被評論家認可和讚許的導演所製作的暴力內容的獨立電影位於2000年代的晚期;而20世紀的歷史電影則位於2010年代。

[需要引用出處] 這導致了在許多時候,更多特定的批評指出,學院正在和觀眾分裂,例如,由於中意於」奧斯卡之餌「而不是觀眾的喜好,或者是中意於歷史類有着跌宕起伏劇情的戲劇,而不是被評論家廣泛認可的,對於當時生活中的問題有着深刻刻畫的電影。

學院似乎為了補償這些電影,而提名這些電影在其它不同的類別裡面,比如,為科幻和動作電影設置了視覺效果獎和影片剪輯獎,為喜劇類設置了劇本改編和輔助表演提名,以及為被評論家認可的藝術電影設置了導演,攝影和外國語言的提名。

表演的獎項在某些年代被批評為,並沒有更多的認可那些高人一籌的表演,而是因為某種憐憫的原因,個人的倍受歡迎,對於過錯的補救而頒獎,或者是為了認可某一個特定的提名者的終生成就而頒布「終生成就」獎。

社會意義

電影藝人們把獲得奧斯卡獎作為莫大的榮譽,從同行那裡獲得的最高讚美,是他們事業的終極目標。正如索菲亞·羅蘭曾說:「在我演出《母女情》之前,我是一個戲子;在那之後,我成了一名女演員。不管是好是壞,獲奧斯卡獎已經成為選擇電影題材的一項重要動力,標準就是那些電影具有『奧斯卡潛質 」。

奧斯卡各年度

相關視頻

高曉松:現在的奧斯卡電影主張政治正確,沒啥意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