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博物馆
奢香博物馆,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奢香陵园内的东南角,坐东向西,占地1600平方米。1993年5月1日奠基并动工兴建,历时11个月,于1994年4月16日竣工落成,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为名的博物馆。这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形式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整个布局,结构紧凑,楼台重叠,仿佛壁立,嵯峨雄浑,气象奇伟。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发展历史
该馆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形式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整个布局,结构紧凑,楼台重叠,仿佛壁立,嵯峨雄浑,气象奇伟。
史书称为“卢鹿部”或“水西彝”。在蜀汉时,有过妥阿哲为罗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有过奢香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开辟龙场九驿等兴盛时期。
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着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古伟人,幸一抔沿在,宜加奖藉,以励精诚。”后由大定知府王绪昆、黔西知州吴嵩梁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主持将墓修复为围石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标于墓侧卧路旁。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日久年湮,濒于毁废。1960年,人民政府贯彻发展政策对奢香的历史功绩认真作出评价和肯定,对奢香墓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家兴旺、巾帼建功,盛世弘扬。1985年起,中央和省、地县各级政府拨款修葺奢香墓。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建筑布局
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规模和结构上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墓葬围石封土,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 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9盘围石安砌,每盘用36块精料白石,为9的4倍;第六圆围是9板9柱高浮雕[2],柱上是虎头纹构成的图案花纹,板上为9龙9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72瓦当虎面浮雕组成。墓前依地形筑砌两道堡坎劳动力石平台,各高1.5米;第一平台长46.8米,中为9米宽的9级踏云梦山,踏垛左右为120X60厘米栏板立柱浮雕各3块,平台左右为36块120X80厘米白石双面虎头纹图案的浮雕栏板,和38根120X30厘米白石虎头圆雕的立柱镶嵌而成;第二平台长23.4米,中仍为9级踏垛,左右各安栏板3块,立柱3根,左右平台仍镶嵌栏板18板块,立柱20根。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1块,高3.6米,宽1.45米,碑面刻彝、汉文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诗,共248字。第一平台前,左右为石狮1对,各高2.6米;平台前的神道宽7米,长70米,立有华表1对,全高6.4米,华表下各为120X80厘米的白石浮雕护础立柱栏板16块16柱,华表上为云鹤高浮雕,顶为坐兽。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前汉墙圈围环护,内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构成可供游息欣赏的幽雅环境。
该馆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形式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全部建筑,依东高西低迤逦跌宕的地势而赋形营建,分三级建成垒砌白石堡坎的平台,次第而上修建门厅、中堂、后楼和两厢廊房。每级梯次上的房屋均是白石堡坎,青砖墙面,青瓦屋顶,红漆廊柱、雕花门窗、牛脚斗拱;歇山式的屋脊呈火焰升腾之形,两端旬挑现蛟龙翘首之状;坎肩式排列的半门半窗配有精美的木雕,窗上雕刻的鹿、鹤、雁等图案,刀法流畅,古朴劲健,形态逼真,气韵生动总体来看,前面门厅外观,似虎睛圆睁,雄视远眺之象,大门上是彝汉文合璧,流金溢彩的“奢香博物馆”匾额显于正中。门前有拾级而上的半月石阶,中堂高过门厅有护栏和石阶,与门厅、两厢廊房,构成回郎四合双层庭院;殿后的重檐楼阁,高屋建瓴,如神龙回首之形。整个布局结构紧凑,楼台重叠,仿佛壁立,嵯峨雄浑,气象奇伟观赏奢香博物馆的建筑艺术,能使人体验到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纵观卧虎与藏龙的意境。在奢香博物馆正门石阶下面的草坪上,屹立着奢香夫人铜像。这尊栩栩如生、气宇轩昂的雕塑,再现了这位600年前身居边陲却胸怀远大的彝族女政治家的英姿风采。
图腾崇拜
奢香墓址,原是彝族先哲建立罗甸王国城堡所在地。据《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孔明结盟,助孔明南片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建都在此,营建城堡。国号彝称“慕俄格”,汉称“罗甸”。水西彝族以“龙”、“虎”作为自己的图腾,并视为祖先加以崇拜,自称“诺苏”或“尼署”,意为“龙虎之邦”、“虎族之地”,汉称“卢鹿部族”、“罗甸”亦同为此意。据此可称这里为虎遗憾龙蟠的形胜之地。
奢香陵墓九层台,人龙文虎彝象开。墓葬坐北向南,左面有条“青龙”,乃是“万山环地拱,一岭向天撑”的云龙山登高放眼,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伟岸如海,会使人顿生胸襟宏阔,意兴高远的情怀;右边有条“活龙”,则是已经通车,川流不息的黔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由大方县城抵四川的纳溪,直接与长江水运相连的大纳公路。前有浪风台“驰逐于其南”,后有将军山,“坐镇于其北”。在四周山高林秀的风景映衬之中,更显示出奢香墓的建构布局,气势恢宏,肃穆庄重,岿然巨制。环围墓表的板柱、瓦筒、瓦当和护栏、华表等的浮雕、雕刻精细,刀法古朴,造型生动,智利健有力,全是形态各异的生龙活虎之象,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崇龙尚虎的图腾崇拜,是彝族先民的精神文化象征。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西连华夏,一脉本相承。奢香墓作为民族团结、彝汉相融的历史见证,弘扬传统,激励后人的煌煌胜迹,不仅是促进民族团结,进忤爱国方义和历史叭物主义教育生动的教科书,而且了是国内外人士到黔西北旅游观光、访古览胜、参观瞻仰的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彝族发展
奢香博物馆展示的是聚居在贵州黔西北,以大方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代水西彝族历史文化的辉煌。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彝族默部德施氏迁入贵州后,长期在鸭池河以西的大片地区进行开发和繁衍生息,史书称为“卢盲部”或“水西彝”。在蜀汉时,有过妥阿哲为罗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有过奢香夫人摄贵州定量慰使开辟龙声九驿等兴盛时期。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水西彝族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灿烂文化。馆内有6个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彝族社会传统文化、艺术、异俗等物品尤其以彝文古籍和金石文物,集中反映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视频
奢香博物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批)名单、地区、批次全在这里了(上)!,搜狐,2018-01-05
- ↑ 浮雕的起源与发展,搜狐,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