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夾纈(「纈」音同「協」)是一種流行於東亞地區的傳統雕版鏤空印花防染工藝。在日本稱為板締。中國浙江溫州的藍夾纈已經列入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日本的板締也已經極其少見,是日本的國有文化遺產

夾纈在中國唐朝最為盛行。夾纈製品常用於服飾面料,也用於屏風、包袱等日用品。後經日本遣唐使流傳到日本,朝鮮的夾纈工藝也是由中國傳入。18世紀後,中國的夾纈發展為單色藍夾纈;日本也向單色發展,成為紅板締和藍板締。

中國的藍夾纈在浙南民間用作婚嫁時的被面。藍夾纈的木版在浙南常用紅柴、棠梨木、楊梅楓樹等木材製作,圖案以晚清之後流行於當地的戲曲為主。

日本的紅板締流傳於15-19世紀初期的京都地區,主要用作和服裡面穿的襯衣。轉為化學染料後,因生產和技術問題逐漸淘汰。圖案以松竹梅等吉祥紋樣為主。木版多為厚朴製作。

目錄

起源

扎染有着悠久歷史。起源於黃河流域。起源於何時尚無定論。現存最早的扎染製品,是出於新疆地區。據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公元408年東晉時期的作品,扎染這種工藝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成熟了。當時絞纈產品,有較簡單的小簇花樣,如蝴蝶、臘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圖案花樣,如白色小圓點的「魚子纈」,圓點稍大的「瑪瑙纈」,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纈」等。在南北朝時,扎染產品被廣泛用於婦女的衣着。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鼎盛時期,絞纈的紡織品甚為流行、更為普遍,「青碧纈衣裙」成為唐代時尚的基本式樣[2]。北宋時,絞纈產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區流行甚廣。

載體

布匹是扎染的載體,沒有紡織也就沒有布帛、絲錦,沒有了諸如此類的載體,也就不可能有在載體上的任何塗染的美術工藝。

我國紡織的歷史從現存的史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或西周。在商代和西周的墓葬中,都曾發現過不少玉蠶,說明當時人們對蠶桑的重視。到了春秋戰國,絲織工藝進步很快,從現有發掘出來的實物和文獻資料上看,當時的絲織品種類繁多,圖案精美。及至漢代,絲織品和染織技法有了長足的進步,品類已可分為綿、綾、綺、羅、紗、練、紈絹、綈、緞等十數個類別。與此同時,還形成了中原地區以臨淄、襄邑等地為主的絲織生產中心。

我國傳統社會以男耕女織的基本經濟形態形成之後不太長的時期,社會思潮中便出現了對「織女」的崇拜。漢代畫像石星像圖中就有「織女」的美麗形象。西漢長安昆明池畔也發現了「織女」的石雕像。這些文物中的「織女」,也就是我國民間無數從事紡織、刺繡、縫紉等手工藝勞動生產的婦女的神化形象。

在古代文獻中也有許多紡織生產勞動的記述和描繪。比如《墨子·辭過》:「女工作文采」,就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織女的勞動已經不僅只是紡織布帛,而且在布帛、絲織上「作文采」了。孟郊《織婦詞》說:「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生動地描繪了織女們艱辛的勞作;王建《織錦曲》寫道:「紅縷葳蕤紫茸軟,蝶飛參差花宛轉。一梭聲盡重一梭,玉腕不停羅袖卷。」描繪了織女的心靈手巧的紡織勞動。正是她們夜以繼日的勞動,創造出舉世聞名的中國紡織、織染的精品。

古代織女們進行紡織的原始織機是什麼模樣?我想,大致就是文獻上說的「踞織機」。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了漢代銅貯貝器,它的蓋上有從事紡織的雕鑄人物,從畫面上看,這種原始的踞織機是手腳並用的。又從出土的漢代錦綺實物上看,當時的織機已經可以斜織和提花了。東漢王逸《機織賦》:「纖纖靜女,經之絡之」,「動搖多容,俯仰生姿」,是對織女勞作的精彩描繪。正是她們的辛勤勞作,織就了「方圓綺錯,極妙窮奇,蟲禽品獸,物有其宜」的精美紡織品。

漢代銅貝器出土地的晉寧屬滇池區域。當時滇池區域已有河蠻部族(西南夷中的一個強大部族。河蠻後來分為白蠻、烏蠻兩支部落,分別是白族和彝族的先民)居住,我們有理由推斷:在漢代,地處邊陲的雲南紡織工藝已經相當發達,其中必定有河蠻的紡織品,也就是說,必定有白族、彝族先民們的紡織品。

在雲南元謀大敦子,洱海及金沙江流域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還發掘出大量四、五千年前原始的石質、陶質紡輪、紡錘等工具,證明了新石器時期雲南已經有了紡織生產這更進一步說明,當時不但有了棉、毛、麻等織物,並且能利用天然染料,印染出白疊花布。可見南詔、大理國的紡織技術已與中原不相上下了。

又據《滇志》記載,雲南絲蠶生產也很發達。趙州(現大理市鳳儀鎮及其周邊地域)絲是遐邇聞名的,漢時就有趙州絲出口到撣國(緬甸古稱)、身毒的歷史。南詔時期,洱海區域就生產出著名的「紅布」,鶴慶也有「井口布」出口的記載。

視頻

夾纈 相關視頻

傳統工藝——夾纈
夾纈——紀錄片

參考文獻

  1. 藍夾纈技藝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 青碧纈衣裙,素手染繁花 ,看點快報,20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