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位于台湾新竹县尖石乡秀峦村与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之间的一座山峰,雪霸国家公园辖区,主脊高3,492公尺,上有一棵二等三角点(编号1540)。其与北边的中霸尖山、西边的小霸尖山及东边的东霸尖山组成大霸尖山群峰。
目录
名由
大霸尖山泰雅族语为“Papak waqa (Skaru语系)、 Papak wa'a (Spazi语系)、Papakwa'a (Klapay语系)”,大霸尖山与小霸尖山合称为“Babo Papak”,Babo 是山,Papak是双耳朵,亦为双耳岳。赛夏族人称它“Kapatalayan”。
汉民族曾称为熬酒桶山(《淡水厅志》1871),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圆柱,四面都是直立的悬崖,因此当地居民也称之为“酒桶山”。光绪六年《台湾舆图并说》首见大霸尖山之名。
山形
大霸尖山位于台湾的雪山山脉,圣棱线北端,其山势突地拔起,危峰孤峙,遥望如同覆置的大酒桶,四面崖壁寸草不生,山形冷峻,令人生畏,素有“世纪奇峰”之美誉,高峰聚集,气势宏伟,称得上是北台湾的屋脊,更因独特的外型与特风被收录在新台币五百元的背面。[1]。
在著名的台湾百岳之中,大霸尖山与中央尖山、达芬尖山合称“三尖”。台湾泰雅族与赛夏族原住民坚信大霸尖山是其祖先发祥地,视为圣山。春天,玉山杜鹃在3050高地到中霸坪一带热闹绽放;深秋,台湾马醉木在山径坳谷处染上一层火红。四季展现迷人的风情[2]。
其附近相似命名之山头有:在1927年,台湾已经有人用攀岩技术,登上大霸尖山,此纪录的缔造者是一位居台湾的日本学生濑古喜三郎,一说是日本人中曾根武欺骗泰雅族向导,才登上泰雅族因敬畏而不愿攀上的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