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埃德蒙頓甲龍屬

埃德蒙頓甲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埃德蒙頓甲龍屬學名Edmontonia)是甲龍類恐龍的一屬,屬於結節龍科,生存於上白堊紀北美洲

牠是以發現化石的埃德蒙頓組(現名為馬蹄鐵峽谷組)來命名的。牠的化石並不是發現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頓

目錄

敘述

埃德蒙頓甲龍是巨大、類似坦克恐龍,身長約6.6公尺,高約2公尺。牠們的口鼻部為狹窄、缺乏牙齒的喙狀嘴,可用來切碎植物。頭顱骨的骨頭緊密癒合,可使骨頭堅固[1]。從上方看,頭骨大致成水梨狀。

牠的背部及頭部都有小型骨質甲板,背部及尾巴都有數列尖刺。頸部有兩環鱗甲,肩膀間有第三環鱗甲。兩側的肩膀都有四條長刺,某些標本的其中兩條刺再分叉成小刺。

發現及物種

在1915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獲得一個接近完整、天然狀態的甲龍類化石,只有身體前半段。在1922年,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威廉·狄勒·馬修(William Diller Matthew)將這個標本歸類於古蜴甲龍。在1940年,Lori Russell將個標本改歸類粗齒埃德蒙頓甲龍(E. rugosidens),是最早被發現的埃德蒙頓甲龍標本。

埃德蒙頓甲龍的模式種長頭埃德蒙頓甲龍E. longiceps),是在1924年被發現的。直至1928年,才由加拿大古生物學家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命名。粗齒埃德蒙頓甲龍由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於1930年正式命名,化石是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現的。埃德蒙頓甲龍的物種包括有:

  • 長頭埃德蒙頓甲龍(E. longiceps):模式種,化石發現於馬蹄峽谷組,地質年帶約7150萬到7100萬年前[2]
  • 粗齒埃德蒙頓甲龍(E. rugosidens):最初於1988年,羅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根據頭顱骨與長頭埃德蒙頓甲龍的比例差異、生存年代較早,而認為牠是一個亞屬,稱為Chassternbergia。這個亞屬卻不被其他學者採用。
  • 南方埃德蒙頓甲龍E. australis):只有一些頸部甲板,一般都認為是疑名,或是小雕齒甲龍G. mimus)的異名[3]

Chassternbergia的語源是「紀念斯騰伯格」,以發現長頭埃德蒙頓甲龍的查爾斯·斯騰伯格為名。羅伯特·巴克後來建立埃德蒙頓甲龍科(Edmontoniidae),包含埃德蒙頓甲龍、Chassternbergia、丹佛龍。

丹佛龍 Denversaurus schlessmani)一般都被認為是埃德蒙頓甲龍的異名。丹佛龍是由巴克在1988年命名,化石是一個從南達科他州蘭斯組發現的頭顱骨,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麥斯特裡希特階。但後來發現牠其實是屬於粗齒埃德蒙頓甲龍。丹佛龍的正模標本現正存放在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館

古生物學

埃德蒙頓甲龍的大型尖刺可能是用來打鬥用的,例如求偶或確定領地,以及抵抗掠食動物。為保護自己,牠們可能會臥在地上,以減低對沒有保護的腹部的攻擊的可能性。

與埃德蒙頓甲龍相同時代的矽化木,可看出當時的溫度、雨量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這可以解釋埃德蒙頓甲龍的骨甲、尖刺多位在原本位置的原因。這些個體可能因乾旱、溺水而死亡,而後因雨季來臨而迅速沉積在地層中。

參考文獻

  1.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2. Arbour, V. M.; Burns, M. E.; and Sissons, R. L. A redescription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 Dyoplosaurus acutosquameus Parks, 1924 (Ornithischia: Ankylosauria) and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4): 1117–1135. doi:10.1671/039.029.0405. 
  3. Burns, Michael E. Taxonomic utility of ankyl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osteoderms: Glyptodontopelta mimus Ford, 2000: a test cas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8, 28 (4): 110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