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神話
埃及神話 |
---|
|
埃及神話指源自古埃及的一系列神話。通過描繪眾多神明,古埃及人得以更好地理解當時的整個世界,這些神話故事也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1]
埃及神話在古埃及文學和藝術作品中頻繁出現,在流傳至今的古埃及短篇故事、宗教儀式所用的讚美詩、祭文、喪葬銘文及神廟飾物中也可以看見埃及神話的蹤影。不過這些神話材料往往支離破碎,很少能將一個完整的神話故事概括下來,而是更多地側重於神話故事的某個片段。
目錄
介紹
受自然界的各種循環所啟發,古埃及人認為當下的時間是循環往復的,而過去的時間則是線性的。神話的背景設在世界之初,而神話傳說則為當下的時間循環定下基調。古埃及人認為,當下的事件往往重複着神話事件,這個過程伴隨着瑪阿特(宇宙中的基本秩序)的再現。
埃及神話中最重要的幾個事件有創世神話,其中眾神在最初的混沌中創造了世界;太陽神拉對世界進行統治;以及奧西里斯神話,其中代表正義的神奧西里斯、伊西斯及荷魯斯與邪惡與無序之神賽特進行鬥爭。古埃及人常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看作神話傳說中的一部分,如日夜循環即被視作太陽神拉在白晝穿過人世,並在黑夜穿過冥界。這些神話傳說所反映的主題包括秩序之神瑪阿特與混沌之神阿佩普之間的鬥爭、國王世代維繫「瑪阿特」的必要性,以及奧西里斯的死而復生等。
神話中的同一處細節,往往隨着出處的不同而大相徑庭,有時甚至互相矛盾。在描述神話傳說時,人們多用隱喻,以更好地將神的行為以至精神傳遞給其他人,因此不同版本的神話背後傳達着的象徵意義也各不相同,從而使古埃及人能以不同角度了解他們所崇拜的神明,也進一步了解他們所處的整個世界。
埃及神話體系對埃及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塑造了古埃及的宗教儀式,還在古埃及人的心中為國王的神權統治打下了意識基礎。神話中的各種場景與符號出現在神廟、陵墓以至死者的護身符上。而在文學領域,人們在讚美詩或寓言故事中大量引用神話元素,這也反映出埃及神話已經深入古埃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觀
瑪阿特
「瑪阿特」(英文:maat/ma'at,埃及文轉寫:m3ˁt)指的是古埃及信仰中整個世界的基本秩序。瑪阿特建立於世界之初,與周圍先於其出現的混亂相對。瑪阿特不僅代表了人們在俗世中有序的行為,還象徵着自然界各種循環的正常運轉,這些都是埃及人幸福生活的基礎。正因為神明(無論善惡)掌管着宇宙規律,描述神明行為的埃及神話自身也被認為反映了對世界的合理運轉與生命的正常維繫。
對埃及人來說,維護世間「瑪阿特」的就是國王/法老本人。在不同的神話中,國王是不同神明的孩子,因此法老是古埃及人在塵世間的代理人,肩負着維持世間秩序的重任,並保證與人們正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宗教儀式的正常進行。
世界的形態
在古埃及神話體系中,世界之外是一片無垠的混沌之水,即「原初之水」,具象為神努恩。大地則一般被認為是扁平狀,體現為大地之神蓋布,籠罩於其上的是一片天空,體現為天空之神努特。天空和大地之間由空氣之神舒分隔開。人們認為太陽神拉在白晝時經過天空,穿過努特的身體,並將光芒帶給大地,使整個人間得以復甦。在夜晚拉神向西穿越地平線進入冥界,後者位於地下,是一片與原初之水相接的神秘地區,與人間上下顛倒。在清晨,拉神穿越冥界並向東重新返回地平線。
天空究竟是什麼,冥界究竟在何處,這些問題人們都無法確定。古埃及當代文獻對太陽神夜晚行為的描述有所不同,據說拉神在夜晚穿越地下,並穿過天空之神努特的身體。埃及學家詹姆斯·艾倫認為這些對太陽神運動軌跡的解釋雖然看起來有所出入,但是能夠共存:努特代表着原初之水最外層的表面,這層表面能為人們所見,漂浮着繁星。因此太陽神駕着駁船,周期性地穿過原初之水,並在夜間跨越地平線,並達到籠罩在冥界之「上」的冥界「天空」。而之前另一位埃及學家萊昂納德·萊斯科則認為古埃及人將天空看作一片堅硬的斗篷,並在夜間自西向東穿越冥界,運動軌跡位於冥界「天空」之上。
若安娜·孔曼在萊斯科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埃及神話中的天空是個凹陷的穹頂,動態地籠罩在凸起的地面上。太陽和繁星與天空一同在地面上空移動着,在夜間也是如此,只不過夜間它們巡視的地區古埃及人無法看見,這一地區也就是冥界。
尼羅河谷的肥沃地區(下埃及)以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上埃及)在古埃及世界觀中位於核心地位。在上下埃及之外則是貧瘠的荒漠,人們往往把這些地區與世界之外的混沌聯繫起來。荒漠之外是兩座分別位於極西和極東方的「地平線山」,這也是太陽神出入冥界的地方。
埃及以外的國家往往被與神話中的荒漠聯繫在一起,因此那些地方的人們一般也被歸於「九弓」民族,後者是全埃及的敵人,時常危及法老的統治,並破壞瑪阿特,但真正所指的民族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有所不同。而與埃及結盟或臣屬於埃及的民族則通常能獲得更積極的評價。也是基於上述原因,古埃及神話中的事件很少發生在埃及土地之外。
儘管部分神話事件發生在天界或冥界,諸神們基本還是在埃及的土地上進行活動;然而即使處於同一土地之上,諸神所在的位面也往往與人間不同,不過也有少數例外,人類偶爾會與眾神產生互動。但有一個原則是保持不變的:埃及神話中的眾神是與「凱麥特」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時間觀
古埃及人的時間觀念受到當地環境的強烈影響。日復一日,太陽朝升夕落,給埃及的土地帶來光明,並指導人們合理作息;每年尼羅河定期氾濫,使土壤重新肥沃起來,繼而維持當地發達的農業。這些週期性的事件使得古埃及人認為,時間是由一個個周而復始的事件所組成的,使眾神和整個世界得以永生,並受到瑪亞特的制約。儘管古埃及人能意識到,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略有不同,週期性的歷史觀仍然主導著古埃及人的生活。
在很多古埃及的神話故事中,諸神生活在「上古」時期,並在埃及的土地上進行統治。埃及人普遍認為,之後埃及國王以至法老的權力是從諸神之中傳遞下來的。在這一所謂的「上古」時期是時間的「起點」,太陽神拉尚未在天空中開始他日夜往復的航行,人間世界也尚不存在與神話相對應的週期性事件。而在時間的盡頭,整個世界的迴圈終止,世界趨於毀滅。無論是世界之初還是世界末日,這些遙不可及的事件往往更適合於進行線性敘述,因此並沒有被古埃及人描述成另一個週期性的事件,約翰•貝恩斯也因此認為這些線性事件所描述的才是所謂的「真實」的「神話時間線」。
不過,在埃及神話中還是能發現迴圈的痕跡:埃及人認為,神話中的事件是永遠成立的,並適用於相對應的現實生活。當古埃及人現實生活中的事件能與神話傳說相掛鉤時,人們常常舉辦宗教儀式,以儀式慶典的方式再次經歷這一神話事件。宗教儀式使得整個世界的時間週期性地重返「上古」神話時期,並使整個世界的生命得以「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