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一
土卫一又称为“弥玛斯”(Mimas,希腊语:Μίμᾱς,极少情况下拼为Μίμανς),是土星的一颗卫星,1789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 它以希腊神话中的盖亚之子Mimas命名。
土卫一是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小的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天体。
目录
发现
命名
土卫一以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泰坦巨人的名字命名。当时威廉·赫歇尔的儿子约翰·赫歇尔在其1847年的著作《在好望角天文观测的结果》中以泰坦族巨人的名字命名了已知的七颗土星卫星,包括土卫一,其理由是萨图尔努斯(罗马神话中的农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是泰坦族的领袖。
依据里德尔和斯科特的希腊-英语词典,土卫一的形容词格为Mimantean(其所有格在拉丁文中为Mimantis,在希腊文中为Μῑμάντος)。在实践中,英国式的形容词格如Mimansian或Mimian则十分常见,而更经常使用的则是短语“of Mimas”。
物理特性
土卫一密度较低(为1.17),这表明其可能是由大量的冰体和少量的岩石构成。由于潮汐效应的作用,土卫一并不呈完美的球形;其长轴大约比其短轴长10%。从近期卡西尼号发回的图片上看土卫一更接近于卵形。
卡西尼号拍摄的土卫一的高分辨率照片,照片中显示了深达6公里的撞击坑以及右下方的一个深达1公里的峡谷。
土卫一最显著的特征是一个直径达130公里的庞大撞击坑——为纪念土卫一的发现者,它被命名为赫歇尔撞击坑。赫歇尔陨石坑的直径接近于该卫星直径的三分之一,其坑缘高达5公里,部分坑底则深达10公里,而其中心山峰则高出坑底6公里。如果地球上出现同等比例的撞击坑,则其直径将会达到4000公里,超过了加拿大的宽度。形成这个撞击坑的撞击事件几乎将土卫一撞得粉碎:在撞击坑的相对侧仍能清楚地看到断裂地形,这可能是撞击之后横贯星体的冲击波造成的。由于星体表面存在着这个大撞击坑,使土卫一的外观与《星球大战》中的死星相似。
此外,土卫一的表面还遍布着众多较小的撞击坑,但是其中没有一个可以与赫歇尔陨石坑相匹敌。虽然土卫一遭受过猛烈的轰击,但是成坑过程并不同一。其大部分表面都覆盖着直径超过40公里的撞击坑,而在南极地区,却很少有直径超过20公里的撞击坑。这表明某种地质活动将这些地区的较大撞击坑移除了,或者某些事物或机制阻止了较大星体对南极地区的轰击。
视频
土卫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土卫一:太阳系第二十大卫星,样子像极了星球大战中的“死星” ,搜狐,2019-04-30
- ↑ 卡西尼飞船捕捉到土星卫星近距离特写(组图),搜狐,20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