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
詠春拳是近代新興及流行的武術。葉問於1949年代從中國大陸來到香港,是第一個以詠春派為名稱的師傅教授這種拳術。於1968年成立詠春聯誼會(後改稱詠春體育會)。於1970年代起,葉問親授徒孫梁挺師傅率先將詠春拳介紹到德國。因此可以從香港繼而發展至全世界為人所熟悉。
在中國大陸稱現今在香港流行的詠春拳為香港詠春拳。
詠春拳以實際的拳術戰鬥理論為主,以身體結構、關節活動及流體力學開始研究改進[1],脫離了傳統的五行八卦及象形神意等玄學、非科學性質、近似哲學性的解釋。前輩們進而設計了一套由淺入深的訓練系統,由第一套拳小念頭的單純靜態氣功及一攤三伏的手部拉筋動作開始,直至意念反應全身總體運動為止。除了真正可以用於攻擊及防守之用,及至其訓練黐手階段,由於是練習自然反應,不會硬套次序重複性的招式,更加容易使到練習者感到有興趣。故此,詠春拳可以在擂台的項目上比賽,一般的訓練亦可以被視作為長期健身強體運動。於香港,九龍寨警察學院及廉政公署訓練營的常規武術訓練以自衛術為主導,亦曾經加入詠春拳元素。此外,部分航空業在訓練空中服務員保安內容時,亦有加入詠春拳的技巧。
目錄
傳說
中國武術的早期發展多半缺乏文字記載,僅能靠師徒口耳相傳。其間或因個人學識不足而多所短缺;又因為清末迄今的政權變更,引致有關人物雖要使用化名;加上期間的反清天地會宣傳少林故事等章回小說所影響而增添幾分神秘色彩。經過若干年後,今日的傳說與當年的事實必然有其差距。
依據最早使用詠春拳名稱的一代名師葉問所述:清康熙年間,廣東人嚴二因事被誣告,攜女嚴詠春遠徙四川大涼山腳。詠春年滿15時,有當地土豪垂涎其姿色,前來逼婚。大涼山白鶴觀有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出身的比丘尼五枚師太攜詠春返山,授以武藝。詠春技成後返家擊敗土霸。詠春婚後將武藝傳予夫婿梁博儔,其後梁博儔再傳予梁桂蘭,梁桂蘭再傳予黃華寶。黃華寶為棲身「紅船」之粵劇演員,與曾獲另一少林寺武僧至善禪師教授六點半棍的同袍梁二娣為伍。兩人互相切磋武藝,彼此盡得所學,技法亦互相融合。其後梁二娣將技法傳予佛山名醫梁贊。
葉問長子葉准根據佛山永春拳的彭南陳述及研究,提出與父親不同的版本:清雍正年間,湖北藝人張五擅長攤手(粵劇做手),人稱「攤手五」。因故從北京流亡至佛山,組織紅花會館,教授戲曲及武藝。其拳術已經初具詠春拳的章法,經過近百年的流傳和發展,歷經嚴詠春、梁博儔、黃華寶、梁二娣等人的努力,詠春成為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拳術,至梁贊始發揚光大[2]。
視頻
詠春拳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重慶民眾熱捧「詠春」:中國功夫低調長久是傳統,人民網,2014-07-25
- ↑ 詠春拳實戰厲害嗎?,知乎